骨骼之美

2021-07-19 19:01东野晃典
摄影之友 2021年7期
关键词:东野族群骨骼

印度眼睛蛇。蛇的脊柱由200-400块椎骨组成,由椎骨构成的关节经过韧带与肌肉的强化,活动自如,能够支持其特有的柔软动作。

骨骼是脊椎动物身体的基础,通过骨骼,我们可以看出其主人的生活形态,得知其运动方式。骨骼是生物在演化中产生的不断“升级”的精密结构,造就了脊椎动物独有的魅力。然而,与其他展现生命魅力的因素相比,支撑着每个运动的骨骼,很少有机会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组由摄影师汤泽英治用特殊手法所拍摄的骨骼照片,除了令人惊叹的生物演化的鬼斧神工外,独特的黑白色彩更传达出一种幽异的美感。兽医东野晃典撰写的详细解说,内容包括各类动物的生物特性、骨骼构造、骨骼如何与附近肌肉组织协调工作最终完成肌体的运动等。

冠斑犀鸟、苍鹭

亞洲象、日本猕猴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动物,它们身体的中轴线上有一条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被归类为脊椎动物。在身体内部有着由骨头组成的、作为独立器官的骨骼是脊椎动物的特征。

骨骼是脊椎动物身体的基础,它能保护那些用于维持生命的主要内脏器官免受外部的冲击。同时,骨骼是肌肉附着的平台,作为支撑身体运动的器官,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壁虎。爬行类比两栖类更适合在陆地上生活,其骨骼构造也适合在陆地上灵活地活动

戴帽长臂猿。长臂猿在类人猿中身体尺寸最小,在树上移动时非常敏捷。它们只使用前肢支撑身体,从一根树枝移动到另一根树枝

大角羊。在进化的过程中,很多动物获得了犄角这个器官。犄角不仅作为对抗捕食者的武器,在同类之间的斗争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这些特性来看,骨头的形态和骨骼的构成如实地反映了动物的特征,我们能从中读取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能够解读的重要信息之一便是不同动物族群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同一动物族群的骨骼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通性,特别是四足动物,它们骨骼的各个部分具有同源性。骨头的形态和骨骼的构成表明脊椎动物属于同一支系的动物族群。试着观察某种动物就会发现,它们遗传了这一动物支系所共有的特性。这些特性成为我们划分脊椎动物的依据。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骨骼推测动物的生活方式。动物拥有适应栖息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本领。这些本领包括奔跑、飞翔、跳跃、游泳、挖掘等。动物根据它们各自的本领,进化成相应的形态。这些形态都是动物通过改变自身骨骼结构而获得的。

为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脊椎动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形态,令人叹为观止。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它们骨骼的形态进化得极其精练,即使撇开这些形态所释放的生物学信息不讲,其骨骼的外形也足以引人入胜。因此我们可以说:动物骨骼是动物们生存能力的浓缩表现,是大自然物竞天择的杰作,具有至高的机能美。

大熊猫。熊科动物的步行方式,前肢是半跎行式。这样的步行方式虽然不适合快速奔跑,但很稳定,很适合爬树等立体活动

书籍信息

骨骼之美

摄文 [日] 汤泽英治 [日]东野晃典

译者 杨本明 叶小荣

书号 978-7-5596-4648-4

页数 264

出版 后浪出版公司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 258元

猜你喜欢
东野族群骨骼
东野稷驾马车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东野稷败马/《庄子》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蓝鸟
东野圭吾《绑架游戏》将拍网剧
3D打印骨骼指日可待
7 Craziest Extreme Sports七大最疯狂的极限运动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