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

2021-07-19 08:30端木祥瑞
留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科普素质资源

端木祥瑞

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全民科學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通知》指出,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基层基础薄弱;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组织领导、条件保障等有待加强。

《通知》强调四个原则: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坚持协同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开放合作。

《通知》提出两个目标。2025年目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通知》提出,要在“十四五”时期实施5项提升行动。第一项是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第二项是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第三项是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第四项是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显著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基本建成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第五项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提升开放交流水平,参与全球治理。

《通知》着重强调五项工程。一是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二是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三是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四是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显著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基本建成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五是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工程,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增进文明互鉴,推动价值认同,提升开放交流水平,参与全球治理。

《通知》提出组织实施三项保障。组织保障:建立完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协调机制。机制保障: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完善检测评估体系。条件保障:完善法规政策,加强理论研究,强化标准建设,保障经费投入。

猜你喜欢
科普素质资源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