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型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风貌

2021-07-20 08:31
山西建筑 2021年15期
关键词:航站楼风貌太原

刘 成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1)

我国在新时期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对各地的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大剧院等超大体量公共建筑作为城市重大建筑项目进行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是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城市文脉、展现时代风貌、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要工作。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推进过程中,对航站楼建设方案进行多方面考量,深度分析了山西建筑风貌对太原机场T3航站楼方案的启迪以及航站楼方案对城市风貌的深远影响。

1 山西建筑风貌的特点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文物大省,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称。

1)布局。山西建筑特别是晋中建筑受礼制文化影响,往往有明显轴线,其正房多放在南北主轴线处,呈现左右对称的格局,比如大同华严寺,采用中轴对称、左右平衡,秩序井然,庄严恢弘的设计风格,强化礼制性与纪念性。又如晋中民居,依中轴线砌以完整精致的四合院落,呼应传统礼制(如图1所示)。

2)进落。以多样化的院落组合形态作为空间组织的基本逻辑,空间层次逐级递进,外闭内敞,层层递进,功能组合,空间丰富,一步一景。

3)形神。山西建筑轮廓线丰满舒展,脊与檐是最为重要的表达形式,注重细部的雕琢,脊走檐飞、外雄内秀是其建筑特点。

4)建构。中国现存的唐代木构建筑多见于山西,木构建筑特征结构简练、古朴雄浑,很好地体现了唐朝建筑风格,建筑形态很好反映了其受力逻辑,与目前业界的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不谋而合(见图2)。

5)人文。山西建筑的物质实体被赋予了人文的艺术特点,注重艺术与建筑的结合,木雕、砖雕、石雕、花格图案式样繁多,通过图像、环境、序列、纹饰表达人们的需求价值,表达其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

6)生态。山西建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以适应当地气候,是人、自然和技术三者关系的适地性建筑典范。

2 国内枢纽机场航站楼设计风貌

回到机场航站楼方面,航站楼等交通枢纽作为现代交通方式的载体,其本体即是现代建设技术和科技水平的物化,有以下特点:大跨空间为主,作为人流主要聚焦场所:主要旅客活动空间以大空间大跨度建筑为主,赋予了建筑师更多创作的可能;强调流线组织,涉及进出港、中转等多条流线,流线极其复杂;注重便捷高效,旅客组织高效,注重旅客的集散便捷。

国内新建机场的航站楼方案很好地符合上述特点,如北京大兴机场,以五指廊的构型满足高效运转的同时,保证了较短的步行距离,并呼应了中国传统建筑围绕中心庭院串联空间的原则,整个设计通过流线型的造型展示了“凤凰展翅”的意向,机场吊顶设计从侧面到顶面形成“如意祥云”的肌理(见图3)。

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设计选取白云元素作为建筑意向,表达出“云端漫步、行云流水”的动感和“轻盈、漂浮、流动”的感觉,采用了体现岭南地域特色的屋面花园及装修设计。西安机场T5航站楼,采用“长安盛殿、丝路新港”的设计理念,承载多重功能和地域文化内涵的航空枢纽复合系统,继承和汲取西安的地域文化和城市文脉,传统文化精神的建筑要素整合现代技术及航空特点。

分析国内诸多优秀案例,通过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语言,从空间、形态、细节、色彩、艺术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彰显时代特点和科技动感的同时与其所在的地域环境相协同,营造了充分体现“地域性”与“时代性”相协调的航站楼,也为我们太原机场航站楼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 太原机场T3航站楼建筑设计理念

太原机场T3航站楼方案,以突出我国传统经典建筑元素,造型恢宏大气,结构简洁明朗,功能布局合理,设计绿色环保,方案建设可行为基本原则。作为山西省重要的城市门户,同时也是城市对外展示与交往的重要窗口,以“晋风晋韵”作为太原机场T3航站楼设计基调,打造一座与城市风貌相协调、彰显时代气息,“外力求经典,内力求现代”的现代空港(见图4,图5)。

与古:太原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示城市精神的空中门户城市风貌,“晋风晋韵”的表达。 为新:时代科技的建筑物化,现代动感的时尚表达。在太原机场建筑设计中,紧扣“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设计方针和民航局四型机场建设纲要。

1)布局。轴线居中,左右对称,运用了“中轴为骨,山河为神”的立体空间递进手法,以向“山河文化”致敬的姿态赋予建筑诉说历史的语言;

2)进落:纵向为进,横向为落;

3)形神:外雄内秀,脊走檐飞。T3航站楼追求传统印记的突破,主楼北向“出檐深远”,巧妙地盖住高架车道边;“一主双辅”的造型母题,重檐的正脊展开,形成连贯的天窗,让柔和的天光铺洒入航站楼的室内空间;天窗随脊线,向指廊延展,两侧飞檐恰如鸿雁舒翼;

4)建构:唐风晋韵,钢骨木魂,将山西木结构古建筑雕梁画栋的空间特点通过钢结构与玻璃天窗进行重新演绎和传承,利用钢结构的特点,在保留古建筑空间形态的同时,使航站楼室内空间更加明亮通透,屋面桁架与次梁、吊顶的关系重构了古建筑室内瓦、檩条与梁之间的层次关系,营造出富有古韵的室内空间,线性天窗结合“Y”型柱列,营造出大厅一线洞天空间背景,空间指向性强;

5)人文:旧题新裁,古今相和,航站楼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是公共艺术展示的舞台,室内设计需对于公共艺术进行点位预留并进行体系策划,结合城市特色空间策划新晋阳八景,旧题新裁,打造古今相和的公共艺术体系,室内以木饰面为主,延续山西传统木建筑的历史文脉,室内木色给旅客温暖,舒适的出行体验;

6)生态:因地制宜,高低相宜,做到虚实结合、保温隔热,屋面和立面均考虑适宜的实墙面与玻璃面比例,确保良好的保温隔热及绿色节能效果。

T3航站楼室内效果图及全景立面效果图见图6,图7。

4 对未来城市建筑风貌的思考

1)进一步完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相关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地段、重要类型建筑风貌管控。强化城市设计对建筑的指导约束,建筑方案设计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和空间环境等方面符合城市设计要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及时整治包括奇奇怪怪建筑在内的各类“城市病”。2)严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筑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和公开公示制度,把是否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作为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重要内容,防止破坏城市风貌。3)对建筑设计方案加强正面引导和市场监管。加大优秀建筑设计正面引导力度,引导建筑师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要求,促进建筑设计理念交融和升华,推进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航站楼风貌太原
作者更正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人造太原
包裹的一切
除夜太原寒甚
航站楼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