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轨检车波形图谈重载道岔的综合整修

2021-07-20 08:31
山西建筑 2021年15期
关键词:波形图轨距道岔

刘 桂 双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茶坞工务段,北京 101402)

轨道不平顺是轮轨系统的激扰源,是轨道结构综合性能和承载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引起机车车辆产生振动和轮轨作用力的主要原因。轨道不平顺状态的良好与否,对机车车辆的安全运行、货物运送的效率、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养护费用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荷载作用时,即人工或轻型测量小车测得的静态不平顺不能如实反映暗坑、空吊板、刚度不平顺等问题,用轨检车检测轨道动态,则能完全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所以,在日常维修过程中,我们更要加强对动态检查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结合动态检测结果去查找轨道的静态病害,找到轨道结构的薄弱点,逐步从结构和维修上进行加强。因大秦铁路正线基本均为直向过岔,所以本文只考虑直向过岔的轨检车波形图情况。

1 波形图上单开道岔的表示

GJ-6型轨检车采用自动地面位置检测装置ALD检测地面标志,采用电涡流金属探测传感器检测金属物的存在,该传感器安装在车体下面与车轴平行的轨距、轨向检测梁上,自动检测地面金属材料输出不同识别标志。

轨检车直向通过道岔时,安装在轨检梁上的ALD传感器在经过转辙器尖轨拉杆和导曲线钢轨时,会产生高电压信号。具体描述如下:

1)轨检车在经过尖轨拉杆位置时,拉杆较细,ALD反应持续时间短,所以ALD信号表现为两根小刺(如图1所示)。

2)轨检车在经过导曲轨部分时,导曲线钢轨和连接部分直股连接钢轨截面积大,ALD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ALD经过导曲轨部分时产生等边梯形信号曲线(如图1所示)。

3)轨检车在经过辙叉部分有害空间时,在波形图中会同时出现一处超限大轨距,两处超限轨距变化率,一处超限轨向,四项缺一不可。根据有害空间,我们可以更精准的锁定病害位置。此处超限应予剔除。

4)大秦铁路正线道岔尖轨前均含2 mm的加宽值,在波形图中呈现的将是一处轨距的小尖刺。

根据这些道岔在轨检车波形图上的特征,能够精确的定位出道岔各个位置,因此也就能够准确判断出道岔各个位置的超限病害和假病害,便于现场利用轨检车波形图查找和整治相应病害。

2 道岔轨向的检测及整治

道岔轨检车轨向超限,主要是指在钢轨内侧出现横向不平顺的状态。

2.1 轨检车轨向病害原因分析

轨向不良会引起车体的摇摆,产生车体横向振动,引起车辆的蛇形运动。轨向严重不良时,会使得轮轨间产生很大的横向冲击力,可能会引起钢轨外翻甚至轨排横移,造成列车脱轨事故。因此,必须及时整治轨向不良地段,保证列车平稳安全的运行。

从大秦铁路单开道岔的实际分析,产生轨向病害的主要原因有:尖轨或基本轨存储过程中产生硬弯并上线使用;接头支嘴或左右错牙;框架刚度减弱,扣件扣压力不足,轨道弹性不均匀挤开;轨距变化率过大或过小等。

2.2 轨检车轨向病害的整治措施

在日常养护和维修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超限轨向,具体方案主要有:做好道岔及前后50 m线路的整体维修,日常要强化道岔的整组拨道,建议使用激光拨道仪对道岔进行拨道,使道岔经常保持轨面平、方向顺;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日常巡视加强各部分零件的养护维修和小补修,充分发挥各种零配件的作用;加强对接头支嘴或左右错牙的处理;针对岔区无缝化的道岔,要使无缝道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锁定,根据季节情况适时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保证道岔内应力均匀;灵活掌握并合理选用“起、拨、改”作业方法,保证道岔轨距、轨距变化率和方向良好。

3 道岔轨距的检测及整治

轨检车轨距超限有大轨距和小轨距两种。轨检车检测两股钢轨踏面下16 mm处,用激光伺服的方法测得轨距,轨距偏差过大会引起车轮掉道或卡轨。

3.1 轨检车轨距病害的原因分析

从大秦铁路单开道岔的实际分析,产生轨距超限病害的主要原因有:轨距块与铁垫板铁座之间离缝过大,动态情况下产生大轨距;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楔铁落槽并前后存在间隙,楔铁丧失作用;扣件扣压力不足;接头支嘴或线路一侧存在暗坑,在轮轨作用力作用下使轨距变大;各部的钢轨存在肥边等。

3.2 轨检车轨距病害的整治措施

如图2中的轨距超限,我们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整修方案。首先我们应在病害前20 m~30 m处查看此处的大平大向,如果此处存在轨向,说明该处轨距值一定偏大,我们应当将大轨距改小,并做好前后顺坡。如果此处因为钢轨磨耗造成的大轨距,我们应做好合理的顺坡,消除由此产生的轨距变化率超限,并在钢轨达到重伤之前及时更换。如果此处表观上不存在大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复紧扣件、选取合适轨距块等方式进行解决。

4 道岔高低病害的检测及整治

高低是指钢轨顶面纵向起伏变化,轨检车波形图中,高低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4.1 轨检车高低病害的原因分析

高低不平顺会引起车辆剧烈地点头和浮沉振动,会引起车轮的减载甚至悬浮,同时轨面不平顺向下发展会直接影响道床的残余变形和下沉,高低不平顺的幅值过大,会降低道床的阻力,同时高低不平顺会使得钢轨承受较大的轮载,而轮载会引起钢轨垂向负挠度,造成轨枕悬空使道床的阻力减小,因而易引起无缝线路发生动态胀轨跑道。

大秦铁路货运量大,密度高,极易产生高低超限病害。高低超限直接影响到轨面的水平,18 m范围内水平差超限造成三角坑,三角坑病害可产生车轮的减载甚至悬浮,造成脱轨事故。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高低超限病害的检查与整治,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高低超限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轨枕底道床不实存在暗坑、吊板;因冻害造成道床或路基冻起,产生线路高低;盲目起高道在轨面上产生鼓包;扣件扣压力不足;捣固作业捣固不实;接头低塌、大轨缝;钢轨掉块、鞍形磨耗等。

4.2 轨检车高低病害的整治措施

针对上述轨检车高低病害,我们应当选择合理的整修方案:

1)道砟在重载列车的碾压作用下,道砟棱角会被磨圆、粉化,外加小型内燃捣固机的弊病,道砟粉末化严重直接造成道床的板结或翻浆冒泥。所以我们应选择优质道砟,并有计划的清筛不洁道床,更换不良道砟,恢复道床弹性和稳定性,保证枕下道床密实。

2)采用垫、捣结合,加强并规范不良处所的捣固作业,复紧扣件等,消除空板、吊板,保证轨道框架的稳定。

3)加强对伤损钢轨接头、低接头的焊补、打磨,改善线路钢轨的平顺性。

4)对于波形图中的鼓包,我们可以采取垫板顺坡的方式,处理高低病害,并保证顺坡率不大于1.0‰(如图3所示)。

5)利用轨检车波形图得到高低超限的病害长度,到现场查找病害,现场病害长度小于图纸病害长度时,观察是否存在暗坑、吊板等情况,若存在此情况,视情况进行捣固或垫板消除上述问题。

5 结语

道岔轨检车动态不良呈现四个阶段的变化特点:第一阶段从集中综合养护维修结束开始,轨道状态恶化速率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轨道状态不良达到一定程度后,恶化速率会急剧增加;第三阶段是采取人工养护维修,恶化速率缓和,但还是持续发展;第四阶段是安排集中全面综合整治,返回第一阶段状态。因此大秦铁路每年安排两次集中修,对正线道岔每年进行两次的全面综合整修,大秦铁路日常维修天窗极其有限,只靠日常养护维修是不能保证道岔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利用好轨检车的检测手段,做好人工精准养护,在病害的苗头期(第二阶段之前)去治理病害,减少日常的养护维修工作量。这要求我们在日常要善于利用轨检车波形图去发现病害,到现场锁定病害,针对不同病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整修方案。轨检车波形图能够为大秦重载铁路单开道岔的综合维修提供良策。

猜你喜欢
波形图轨距道岔
由波形图领悟声音特性
浅析CH-γ方程中解的求法
亚欧大陆跨境铁路的轨距问题
轨距对轨道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UIC电子新闻12月10日刊
朔黄铁路30t重载道岔应用及强化措施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角度补偿轨距尺的研究与开发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