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的杭州记忆

2021-07-20 04:25曾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钱氏西湖家族

曾勋

近日,杭州市通报了钱镠墓被盗事件,引起舆论关注。嫌疑人于2019年5月以来从钱镠墓盗掘文物,并尝试售卖,目前抓获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39名,追回涉案文物共223件。

对于不少人来说,钱镠的名字是陌生的。但他之于杭州,犹如伍子胥之于苏州,李冰之于都江堰,他们均在一座城市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兴建钱塘江堤等水利工程,使“钱塘富庶盛于东南”。任杭州通判时,苏轼慕钱镠之名,写下碑文《表忠观记》,说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唯独钱镠治下的杭州民丰物阜,“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钱镠写给夫人那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更是让苏轼推崇之极。苏轼受此句启发,写了三首《陌上花》。

身为吴越王的钱镠,乃一方王侯,权力跟浪漫经常水火不相容,而钱镠身上却保持着一股难得的诗性。想象这样一幅画面,田间阡陌上的野花开了,夫人啊,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苏轼说,这句话被杭州本地人吟唱出来,“含思宛转,听之凄然”,浪漫而又凄凉,这何尝不是这名乱世之王一生的真实写照。

灰色生意人的逆袭路

晚唐大中六年二月(公元852年3月),杭州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下的一户人家,一名其丑无比的男孩呱呱落地。他出生时,屋内出现红光。父亲钱宽认为这是凶兆,想要将孩子扔到屋后的井中,但祖母怜惜这个新生命,执意留下男婴。因此,他有了小名婆留。小婆留自幼学武,擅长射箭武术,分明是一块纯美的黄金,于是以“留”的音义,取了“镠”的名字。

钱镠一家做的是贩卖私盐的灰色生意,钱镠成年后,继承了家族的产业在生意场上结交了无数战斗力爆表的文才武将,为他后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唐末旌旗飘飘,这时干贩卖私盐的堪比地方豪强,这些人往往对中央不买账,比如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家族,就是靠贩卖私盐积累了原始资本和人脉。

黄巢起事后,杭州当地的团练董昌聚集民众,在杭州地区招兵买马,以遏制黄巢。这时,钱镠已在董昌手下担任部校,钱镠率士兵进攻越州、润州,平定了江浙一带。

后来的故事比较简单了,董昌见四处流寇占山为王,自己也想过一把当皇帝的瘾,遂自立为王。唐昭宗命令钱镠出兵讨伐,对老东家开刀,钱镠念及旧情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评估各种形势利弊,反戈平定了董昌的势力。直到朱温夺取唐哀帝的帝位,唐朝终结,诸侯国林立,钱镠登上人生巅峰,成为吴越国王。之后,他发展农桑,保境安民。

钱镠与草莽出身的人最大的不同,是通晓政治智慧。他侍奉中原从不含糊,从唐朝一直到后梁,再到后唐庄宗中兴以来,他每次都向中原的朝廷贡奉。正是钱镠的大智慧,保障了吴越国不被外部势力滋扰,可以安心搞发展。

杭州城的缔造者

钱塘江两岸是吴越国最大的粮食产区,但战乱多年,海塘失修,遇到台风海水倒灌,农田被淹没,农民颗粒无收。钱镠将重修海塘,作为他当上国王后的第一要务,后来他写《筑塘疏》说:“虽值干戈扰攘之后,即兴筑塘修堤之举。”

《筑塘疏》还记录了钱镠带领民众修海塘的细节。一开始,他们采用传统的“版筑法”,不到几天,新修的大堤被侵蚀冲毁。于是,诞生了“钱王射潮”的传说。据说钱镠下令“强弩五百以射涛头”,以镇潮神之威;又亲自去胥山祠(即今伍公山上的伍子胥庙)祭拜,还题诗一章,略曰:“为报龙神并水府,钱塘借取筑钱城。”之后,才降服了潮头。

实际上,钱镠采取了筑捍海塘的新技术,即用竹器填充巨石和沙土,再壘起来修筑海塘。终于,“沙土渐积,塘岸益固”。

解决了海塘的问题,又一项民生问题摆在钱镠眼前。隋唐时期,杭州当地的水苦咸难饮,唐初的杭州刺史李泌治期,曾挖了六口井,将西湖水引入杭州城内供居民饮用,解决了长久以来的饮水难问题。中晚唐,政府忙于征收徭役,西湖淤泥越积越多,湖面缩小,到钱镠接手时,居民饮水灌溉成了大问题。

这时,有术士乘机兴风作浪,向钱镠进谗言说:如填西湖,以建府治,国祚可以延长十倍。钱镠头脑清醒,怼道:哪有永久的王?百姓藉湖水以生,没有西湖水,哪还有吴越国的国民?不要胡说八道了!

钱镠不仅不填埋西湖,反而组建了一支七千人编制的“撩湖兵”,将疏浚工作纳入国家工程。吴越国最后一任国君钱弘俶当政时,有史书记载,当时几层的大船在湖上航行无阻,可见,湖水已非常充盈。

之后,钱镠先后修筑夹城、罗城、子城,南到钱塘江北,北迆武林门,西濒西湖,东至菜市河(今东河)的“腰鼓城”有了雏形,“三面湖山一面城”的杭州格局就此成形。

这一时期,杭州已然成为一线大都市,如钱镠在《筑塘疏》里所说,“风气所凝,人才所聚”。史料记载,隋末唐初杭州户籍居民只有一万五千多户,到钱镠主政时期,本地户口激增到了十万余户,常住人口达五十万,令其余九国艳羡不已。

“牙城旧址扩篱藩,留得西湖翠浪翻;有国百年心愿足,祚无千载是名言。”这是一名无名布衣书生在西湖留下的对“杭州之王”的赞美诗句。钱镠的德行镌刻在杭州城的肌理,千百年来被当地人传颂。历史上割据吴越地区的霸主不少,但能让后世铭记并以他的谥号“武肃王”举行祭祀活动的,唯钱镠一人。他在杭州大搞基建时,知晓增加徭役对劳动者的负担,曾意味深长地说:“千百年后,知我者以此城,罪我者亦以此城。”

钱氏家族“群星闪耀”

钱镠曾留下《武肃王遗训》《武肃王八训》,称为后世整理《钱氏家训》的雏形。

在遗训中,钱镠回顾了自己从初出江湖到戎马执政的岁月,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对子孙后代提出忠告。如“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等句,便寄托了钱镠对子孙的期盼。

千百年来,钱氏家族俊杰辈出,被称作“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苏轼曾写有《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一诗,用“五季文章堕劫灰,升平格力未全回”赞扬“二钱”的才华与品格。“二钱”便是钱镠的曾孙钱易与钱惟演,两人在北宋文坛举足轻重。

到了清代,钱氏家族出了一位学术成就突出的史学家——钱大昕。钱大昕与纪昀并称为“南钱北纪”,其治学思想影响了整个乾嘉时期的学术界,被成为乾嘉学术的典范,其著作《廿二史考异》对历代史作了全面考证研究,影响深远。

而近现代历史上,钱氏家族更是群星闪耀。有人曾总结钱氏人才为:一诺奖(钱永健)、二外交家(钱其琛、钱复)、三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四国学大师(钱玄同、钱基博、钱穆、钱锺书)、五全国政协副主席(钱学森、钱昌照、钱正英、钱伟长、钱运录)、十八两院院士”。

钱氏后人中人才辈出,与钱氏家训密不可分。钱学森父亲钱均夫就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可以说,在祖先家训的浸润下,钱氏家族后人于多个领域发光发亮,影响的又何止杭州一城。

猜你喜欢
钱氏西湖家族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西湖
雪后西湖 暖阳
钱氏家族迁徙考
皿字家族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西湖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