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品的深度表达思想的高度
——解读艾克拜尔的精神世界

2021-07-21 13:19□苏
艺术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拜尔艾克前妻

□苏 打

艾克拜尔

男,维吾尔族,画家,雕塑家,教育工作者。1974 年生于中国新疆,现居北京。1988 年就读于阿克苏文化艺术学校,1991年留校任教。1995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詹建俊教授。2000 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游学。2011 年在北京创办了“艾克工作室 AIKEARTSTUDIO”。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绘画、雕塑和公共艺术创作,并致力于多元化作品的研究,进行东西方文化艺术差异的探索。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艺术展,代表作有《黑松》《前妻》《圆明园》《孤独》《永乐双鹤图》《根》《深思》等,是一位极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

艾克拜尔 《童年》 40cm×50cm油画2010年

初见艾克拜尔是在他顶楼的工作室,工作室里除了有已完成或未完成的画稿外,还有一只老迈的田园犬伏在他的脚边。接过艾克拜尔递过来的一支香烟,笔者开始尝试着和他讨论他的几幅作品。之所以说是尝试着讨论,是因为虽然他几乎没有了新疆口音,但笔者总感觉他还是很难用汉语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表达出来。这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毕竟,艺术家更善于用作品去表达。

艾克拜尔 《人物》 160cm×280cm 油画 2014年

对于早期的作品,艾克拜尔保存的极少,只在楼梯口处挂着一幅他在新疆时期创作的作品,依稀可以看到伦勃朗给年少时的他带来的影响,也能探寻到一丝丝民族与宗教的蛛丝马迹。而其他作品,已经很难找到这些影子了。笔者也很好奇,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为何艾克拜尔却没有刻意去追求自己的民族风格呢?随着讨论的深入,笔者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他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早已超越语言、时空、文化的界限,这一点从他的一些作品中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笔者站在他的新作《前妻》前,驻足良久。画中的女子正背身回首,似正要转身离去,唇边虽有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但幽蓝的眼神中又满含复杂的决绝,这何尝不是多少曾经的爱人留给对方的最后一瞥呢。画中女子虽有着蓝色的眸子和棕黄色的头发,但轮廓却有东方人的精致和细腻,让人难以分辨她的民族和国别。这样一幅作品命名为《前妻》,难免让人联想到画家的丰富情史。然而事实恰好相反,艾克拜尔不但对待艺术是虔诚的,对待爱情更是忠贞不渝,他一路相守的妻子就是他的初恋。这让笔者颇感愕然,这需要多么细腻的情感才能创作出如此摄人心魄的作品呀!

在《前妻》这幅作品中,笔者明显可以看出艾克拜尔的艺术具有包容性、多样性和融汇性。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艾克拜尔幼年便接受了极为系统的美术教育,伦布朗、莫奈陪伴着他的童年时光。他在17 岁就拿到了全新疆专业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并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后又周游瑞士、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漫长而曲折的游学创作经历,让艾克拜尔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突破了民族与文化的局限。由此,他不断思考并探索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和联系,在借鉴东西方美学思想与技艺的基础上,致力于多元化作品的创作研究。到北京后,潘天寿、吴冠中、赵无极等艺术家成为他重点研究的对象,他在作品中力图把西方艺术的视觉冲击和中国传统水墨的含蓄意境、审美视角相融合。在观赏他创作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中时,人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艾克拜尔 《前妻》(局部) 180cm×102cm 布面油画 2010年

2003 年,艾克拜尔拜访了吴冠中先生,吴老先生教诲他,对于艺术家而言,思想的感悟远比技法本身更重要。此后,艾克拜尔更加追求作品的深度,力图用作品的深度与浩瀚的历史星河中那些璀璨夺目的先辈大师们的思想进行碰撞,这一点在他2014 年创作的《向吴冠中致敬》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的作品表现主体的变化。

艺术家创作风格的演变,是从艺术语言和艺术思想不断深入与提炼中表现出来的。对绘画有着充分理解力的艺术家,能在当前快速变迁的时代,通过不断创作与思想升华,使作品风格和表现方式产生极大变化,从而放弃自我复制,使作品更富有内涵和欣赏性,进而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价值,走向一个有核心境界的新维度。艾克拜尔的朋友们都说他身上有一种神秘的能量,他自己对这种“神秘能量”的解释是用“真诚、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作品表达出爱、真实、希望和美丽”。笔者想说的是,一个有深度思想的艺术家必然会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

艾克拜尔 《根》 150cm×30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艾克拜尔 《黑色灵璧石》 抽象系列 300cm×200cm 2011年

猜你喜欢
拜尔艾克前妻
他把人生最后40年给了中国
爱箱常满
爱箱常满
男友离异和过去没断干净
小丑鱼吞石记
我准备再婚时,前妻想跟我复合……
名嘴“扣扣熊”,倾倒美国人
老公的前妻想复婚
特别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