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的有效利用方法研究

2021-07-21 21:25余永成
考试周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余永成

摘 要:随着小学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也变得更加丰富、贴合知识内容,成为现代小学教育中的一大特色,更便于教师开展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情境图的使用确实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完善学生对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深入领悟数学知识的含义。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情境图的作用,并促使其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的有效利用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策略作为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情景图;利用方法

一、 引言

教材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根本,而教师如何把握教材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当下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情境图可以充分利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清晰展现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充满挑战性的问题变得更为容易理解。部分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数学课程,就是因为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并且充满了困难,而教材中情境图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方向,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引发有效的数学思考。目前情境图已经是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教师应利用其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价值。

二、 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的功能作用

(一)借助情境激发兴趣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也会被称为主题图,就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去展现数学知识,大多会被放在课程起始部分,可以起到一定导入效果,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情境图的特点在于画面,其中的内容也比较贴近生活,表达出的意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学生建立画面,从而把抽象过渡成形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情境图中,很多故事贴近生活,一些比较受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很多教材都创设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场景,这些情境图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并更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认知冲突的情境图,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更多思考与探索的机会。

(二)借助情境拓展思维

教材中的情境图不仅非常有趣,其中的小故事、小实验等,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更好地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境图中很多的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甚至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情境图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或者对问题进行分析,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在过程中突出了个性化学习。情境图的运用,比较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在学生熟悉情境后,就能联系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从而挖掘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情境图经历了数学知识的产生,认识到与生活的联系,并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借助情境简化难点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较为困难的知识点,往往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完全传递给学生,或者说学生能够被有效掌握。有不少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程,就是因为数学知识抽象、困难,学习数学需要面对很大的挑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教学,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简化,包括单元情境、例题情境等。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图解读数学知识的本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思考方向,并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情境图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目前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已经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其优势就在于直观性,以及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加仔细的观察、探究,相比以往的学习过程要更为简单,学生也能通过情境图,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使用存在的误区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教材情境图的使用存在较多误区,部分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开发,无视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没有充分利用情境图,或者干脆弃之不用,所以导致情境图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深挖情境图,不管适不适合学生,能否起到关键性的教学作用,只是简单地进行解读,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材中的情境图,是很多专家学者的精心力作,其用意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部分教师并没有把握好情境图的使用,也没有发挥出其具体的价值,导致教材中情境图失去作用。

四、 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的运用原则

对于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来说,其設计理念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是部分教师认为情境图,不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其他处理,直接照搬给学生,所以导致情境图的作用较低。例如,在讲解《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其中教学情境图呈现了熊猫分竹笋的过程,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会放3个竹笋。学生通过文字去获得相关信息,并没有认真观察和探究的过程,这就导致情境图失去作用。从学生对情境图的反馈就能够有效看出,观察与探索变成了寻找已知条件的过程,而提出数学问题变成寻找所求问题,无论受教学内容还是目标的限制,都导致无法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新合理设计情景图,或把情境图详细剖析,促使其更有利于教学、有助于学生探究。再比如,小学《分类》教学中,情境图中呈现出排列整齐的学具商店,不过学生很难通过观察进行分类,如果教师先引导学生,看一看杂乱的书桌,就能促使学生明白分类的意义。再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就能起到更好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使用教材中的情境图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情境图的意义,并引导其深入思考问题,从而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

五、 小学数学教材情境图的有效利用方法

(一)课堂善于利用教材情境图

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其内容十分丰富,并且具有较为深厚的内涵,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善于利用情境图开展教学,教师必须提前进行研究,掌握其中的情境内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完美呈现,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8、7加几》中,主要学习内容在于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口算。在该内容中配备的情境图是小号,两盒每个盒子有十个格子,而左右两边的盒子分别放7把和8把小号,让学生根据情境图去进行操作,深入理解、掌握凑十方法。首先从简单的一个盒子开始,学生了解其中的含义,可以尝试进行更加复杂的凑十,这样教学就会形成从易到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掌握。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