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2021-07-21 22:03刘曼军
考试周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问题对策

刘曼军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种教育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制约着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转变,学生获得健康身心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重要的心理素质。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心理辅导,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不断意识到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教育滞后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到農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转变,形成重要的学习意识,在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指导。学校、教师、家长一起联合建立一个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机制,督促学生能够自己处理一些心理方面的难题,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面貌。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一、 引言

农村小学在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进入校园管理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重要的心理问题。教师和家长都对学生有着更高的期望,从而在完成教育任务进行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有些学校倾向于德育培养,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无法承受心理压力,形成自卑心理,在承受挫折方面也逐渐出现没有安全意识的心理发展问题。学校在不断重视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为教师提供重要的心理健康培训空间,逐渐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同时,进行多资源的教学融合,形成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以及心理健康现代化教育新模式,在用爱去呵护,转变学生心理问题,也能够更好地与家长进行联合,关心学生心理成长,让他们敢于表达,敢于交流,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建设。

二、 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逐渐让学生逃避学习,在面对各种压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误的心理问题。农村小学校和教师都应当意识到现阶段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好地让他们形成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在积极应对各种社会挑战的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形成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效果。农村地区经济状况不发达,教育意识不够清晰,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联系脱节,学生失去了自主发展意识,在封闭的空间内形成心理矛盾。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向前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从而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对学生不同问题实施心理辅导,形成心理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在健康环境中的健康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不足

农村小学校由于教学设施落后,在不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教育的有效引导,但大多只是徒有形式,在进行心理健康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农村小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忽略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不断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交谈的过程中,出现了心理交流障碍。学校应当意识到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在不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创新理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家长外出打工,出现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参与学校教育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关爱和陪伴,出现了自卑的心理,不爱与教师进行表达和合作,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总是不合群,学生心理缺乏安全感,逐渐阻碍了学生未来的成长,甚至会出现犯罪心理。有的农村小学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落到实处,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创新性,在心理压力较大的状态下,学生开始接触社会上的不良教育环境,在脱离学校教育环境的过程中,逐渐无法控制自身的网络嗜好以及社会玩乐心理,学生的心理压力无法释放,逐渐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信心。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在不断进行有效教育科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学生应当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在不断进行心理表达以及心理沟通的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解决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

(三)学校、教师、家长存在的心理教育困境

农村学校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受地区教育条件的影响,失去了教育的先导性,学生在参与学校教育和生活的过程中,缺乏主体性认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并没有设置专业的教师以及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引导者,进行实际教学目标融入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较差,在不断进行琐事处理的过程中,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有心无力的现象。农村家长在不注重学生教育的同时,开始脱离学生的管理,在不断给予学生经济资助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困境。

三、 农村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不断将教育进行现代化思考的过程中,应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形式和教学方法。在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以及教育目标调整的过程中,逐渐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环境条件,学校、教师、家长齐心协力,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的基础。在与学生积极交流以及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应当能够让学生获得快乐以及舒适的教育环境,从而在树立自律自强自信意识的同时,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学生自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在不断进行个体教育价值发挥的过程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心理健康学习的重要目标。

(一)学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师勇于实践

学校是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在不断从学生实际心理问题出发,构建有效教育机制的过程中,学校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在学科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效渗透。教育改革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在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平衡学生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自身的实际心理问题。学校在加大设施设备投入的过程中,应当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从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在教育实践中形成自身健康心理形象以及积极学习状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心理健康的有效交流。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