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1-07-21 22:13于秀琪
考试周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于秀琪

摘 要: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养,新课改倡导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需要打破传统教育转换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此前提下,教师讲授新知识时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个别化教学的优点,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个别化教学的现状,结合现状提出了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实施的策略,希望实践分析能加强物理教学研究水平,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教学策略

一、 引言

个别化教学是为了实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中的需求、兴趣、能力以及学习情况等方面而设计的一种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别化教学并不是仅仅学习。当相同的教材与教学方法不能适用于学生各自的学习程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应对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需求等的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则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规划。本质上来说,“个别化教学”与“个别教学”并不相同,“个别教学”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换句话而言,个别化教学主要关键在于设计专门的教学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自身的能力情况。通常而言,个别化教学涵盖了三个方面的要素,同时教学模式中主要涵盖了程序教学方法、掌握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适应新教学以及个别指导方式。

具体而言,个别化教学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兴趣、不用能力以及学习情况等内容而专门设计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这里,需要认识到个别化教学与独自学习两者并不相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法不能夠满足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程度过程时,为了能够顾及不同学生的情况等,对于老师而言,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计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别化教学属于基于学生自身情况而专门编组、课程组织学习、教材编选、教学方式、课程安排以及成绩评定等来应对学生不同差异的教学情况。在20世纪30年代中由于经济萧条与进步教育运动的限制,此个别化教学方式逐渐消失。但是个别化教学方式对当前的教学理论以及实践内容等都具有非常深远的价值,同时当前真正在教育过程中大放光彩、具有深远影响的活动,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程序教学过程中产生。

二、 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的优点

(一)物理探究活动个别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对科学探究的强调是在科学课程标准中最值得一提的一点,这说明新课程改革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科学教育中所说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为得到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和感受科学的思想而参与的活动,而这些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是十分雷同的。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探究活动,虽然可能会花费一定时间,但是探究活动的开展是符合新课标中要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在老师的引导下灵活使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无处不在的,启发学生学会用个别化的思维来思考物理问题:

案例1:《浮力》决定浮力大小的条件。将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观察测力计的示数,之后将被测力计吊起的铁块慢慢放入水中,继而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通过反复试验,让学生建立假设,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得出结论。

(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物理学定律是生活中一系列事物的归纳总结,它的作用是用理论的方法解释物理现象。所以物理学的一般规律就是用一种简洁的语言和逻辑来表述一个物理定律。但这种复杂而密集的物理规律,学生很难彻底地记忆和理解。只有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才能达到粉碎物理规律和理解规律的水平,便于记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的记忆。

案例2: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红外线镜子实验,让学生便于理解光反射的过程。

(三)丰富物理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就是把专业术语转化为有利于理解的俗语,熟练运用这些俗语能给枯燥的课堂增添色彩。如果你仔细观察生活,你会发现许多成语中也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例如,“石头上滴水”和“木头上锯绳子”。只要平时多观察生活,多做一个有目的的人,就会发现言语中蕴含着很多的身体知识。如果能够被分析和理解,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案例3:当谈到杠杆原理时,用“小秤托住千斤顶”来解释,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一个孩子,那么完全有可能拉动千斤顶。

三、 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个别化教学理念的正确认识

教师由于对个别化教学的理念及实质并未形成完全正确的理解,尤其对初中物理个别化教学的认知还处于浅显的认知阶段,教学目标仍以应试考试为主。在单一教学方式的背景下,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作为教师考虑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现,个别化教学的探索十分滞后,这样的结果也导致了无法达到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由于教师无法深入领悟个别化教学,会让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很难发现因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教学成果不理想的原因,无法切实地分析及找到解决方法。当然,即使有些教师知道了这个问题,却因种种主客观限制,放弃对个别化教学的探索,无法切实地解决问题。

教师对于个别化教学策略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频率较低,且随意性大。如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依据,常常为方便起见以同桌、前后桌来开展,基本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无法在分析学生差异后设计有层次的教学。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是教师的主观认识不到位,无法正确理解或探索什么是个别化教学,由此而采取的个别化教学措施只会是错误和无效的。

(二)教师对个别化教学的探索滞后

从个别化教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来看,国外在个别化教学方面的研究要早于中国,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寻求一种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整体教学模式,而在具体的学科方面的几乎没有开展研究。对于中国而言,基础教育改革以来个别化教学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国内对个别化教学的研究大多是从个别化教学的内涵和个别化教学策略的方法展开,还没有研究过关于具体学科的个别化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