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大头菜

2021-07-21 10:52吕雪萱
旅游 2021年5期
关键词:酱菜鲜食陶罐

吕雪萱

大头菜为“芜菁”的别名,乃蔬菜之上品,鲜食极有滋味,腌渍之后再吃,更别有一番风味。它亦常用于小菜,凡吃面或饺子时,佐食,清脆爽口,胃口随之而开。

关于鲜食大头菜,近人伍稼青的《武进食单》内,有一道“大头芥丝”,和咱家所制雷同,夏日食之尤妙,特录如下:“大头菜切丝,愈细愈好,入油锅中炒数下即取出,拌以预先炒熟之黑芝麻及少量食盐,食前加麻油拌和,佐酒或为粥菜皆宜。”黑白相间,煞是好看。如果阁下无辣不欢,再加点红辣椒丝同炒,视觉效果更好,颇能发汗袪暑。

芜菁亦称“诸葛菜”,它之所以得此名,必与诸葛亮有关。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指出:“诸葛亮所止,令兵士独种芜菁……取其才出即可生啖,并拈出了芜菁有六大好处。

其实,它的妙用远不止于此。芜菁既可代粮救荒,同时耐贮藏,易运输,且利远运。至于营养丰富、价廉物美,尚在其次。难怪诸葛亮南征孟获,必用其种籽,广植于山中,以补给军食。

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盛赞芜菁之好,云:“芜菁南北皆有,北土尤多。四时常有,春食苗、夏食心(亦谓之苔子)、秋食茎、冬食根。河朔多种,以备饥岁。菜中最有益者,惟此尔。”对它推崇备至。

然而,它却常遭人们冷落,在有些盛产地,还被当成饲料,于是吴其濬不胜感慨,说:“余留滞江湖,久不睹芜菁风味,自黔入滇,见之圃中,因为《诸葛菜赋》。”赋文有云:“伟此伶仃之小草,犹留宇宙之大名。 (杜甫之诗)。”他在丽江一带发现当地人大量种植芜菁,普遍以燕麦和青稞为主食,煮芜菁汤喝,“芜菁耐寒,割而复生,又为复生菜。”。他又查阅了地方志,滇西种芜菁,“夏种秋收,户户晒干囤积,务足一年之粮……

《武进食单》在“酱菜”条下,写着:“各大酱园门市部,多出售各种酱菜,如酱瓜、酱姜、酱萝卜、酱大头菜之类,多为佐粥小菜。另有一种‘酱云南大头菜,系黑色,如切成细丝与猪肉丝同炒,亦有味。”用猪肉丝,当然不符茹素者享用。

目前的酱大头菜,多以產地命名,著名的有云南大头菜、毕节玫瑰大头菜、黔大头菜、襄樊大头菜、淮安大头菜等,除淮安外,皆和诸葛亮有关联,十分有趣。

相传淮安的大头菜,在南宋期间,大放异彩。当时名将韩世忠及夫人梁红玉镇守于此,基于战备需要,广泛种植芜菁,并发给每位士兵一个陶罐,专门贮存老卤腌制的大头菜,后人称之为“韩罐子”,且存放时间愈长,味道愈为鲜美。

相传淮安的大头菜,在南宋期间,大放异彩。当时名将韩世忠及夫人梁红玉镇守于此,基于战备需要,广泛种植芜菁,并发给每位士兵一个陶罐,专门贮存老卤腌制的大头菜,后人称之为“韩罐子”,且存放时间愈长,味道愈为鲜美。

猜你喜欢
酱菜鲜食陶罐
陶罐(外一首)
酱菜所含
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装在陶罐里的春天
老北京的酱菜情结
全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举行
值钱
鲜食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自制陶罐
《红楼梦》里的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