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1-07-22 07:07魏真吴振兴
网印工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信息处理等级证书图文

文 魏真 吴振兴

“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简写。“1”是学历证书,是指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设立是为了体现职业教育所具有的教育需求与产业需求结合、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协同、个体个性化发展与职业化发展统一的“跨界性”特征。“1+X证书制度”的“跨界性”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需要将体现人的个性化、社会化水平的学历证书与体现产业、企业与职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水平程度的若干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和融通,正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一种制度设计。“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上的重大创新改革,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是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必经之路。“1+X证书制度”的实施,必将助推职业院校改革走向深入。

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背景

通过梳理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学历教育与技能大赛、技能等级证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图文信息处理专业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的现状和企业实际合作需求,初步提出图文信息专业群开展“1+X”证书制度设计思路。

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从“1+X”证书制度本身来看,学生要完成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取证,单一专业培养方向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考证的需要。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技能发展方向,实现个性化职业发展,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能够实现学习模块的自主选择与合理的学分置换。这就需要我们从专业群建设的角度完成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内容模块的统筹安排。“1+X证书制度”的核心理念是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结合。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获得相应文凭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专业群共同建设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实现专业群核心能力的优质培养以及优势技术能力的定向培养是“1+X证书制度”在教学改革操作层面上的具体体现。

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的可行性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和传播与策划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对媒体元素处理能力均有较高要求,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主要训练学生对于图形图像的编辑和处理能力。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偏重于训练学生图形图像在包装产品上的设计能力。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偏重于训练学生图文及视频的创意设计能力。传播与策划专业偏重于训练学生的图文及视频元素的策划编辑能力。四个专业的学生均需要掌握图形图像的处理技术。因此该四个专业具备了建立专业群,共享优势课程资源的逻辑内涵(如图1所示)。在训练学生图形图像处理的核心技术能力的前提下,不同的专业各自有不同的技术技能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课程设置上兼顾核心技能的资源共享和优势技术能力的定向培养,将现有的课程根据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群互选课程三大类划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意愿,自主选取。

图1 专业群共建逻辑结构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图文信息专业群建设的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与根本目的是紧密服务地方产业。2019年4月16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提出专业群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专业群定位准确,对接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地方产业与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关系,在教育部的“双高建设计划”中的“三个要求”已经明确: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按照社会需求办学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这就要求专业群的布局和结构应以服务产业为目标。作为地方高校,高职院校必须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标,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视角进行专业建设。行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先进技术、产品、生产要素,不断折射出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专业群建设必须深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态势,根据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以及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重点,确定未来人才的专业层次和核心技能需求。特别是针对那些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更应结合学校原有专业,寻找和确定相关行业,作为学校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调研过程要行业和企业的参与,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和邀请行业专家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开展座谈,了解所在地区或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见、要求和期望,为专业群建设提供第一手的人才需求信息。只有立足区域,研究市场,改变过去闭门造车搞专业建设的做法,以企业、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调查分析为依据,对人才需求作出前瞻性的预测,高职院校才能选准专业方向,高职教育也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

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对专业群建设作出深度调研

通过比对京津冀地区招聘信息,我们总结出了图文信息处理类应用性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其中互联网新兴设计成为主流需求,占比达到85.4%;品牌及运营设计占比较大(如图2所示)。通过对以上企业的招聘信息对技能的需求得到如下分析数据(如图3所示),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PS、AI、CAD的操作技能。

图2 从岗位角度分析市场用人需求

图3 从技能需求角度分析市场用人需求

互联网新兴设计成主流,岗位招聘量占比近九成

互联网服务业新兴设计成主流,岗位招聘量占比近九成

·在当前招聘的信息处理岗位中,我们重点关注互联网新兴设计,主要包括界面设计、UI设计、美工、视觉设计、交互设计、媒体设计、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用户体验、信息设计、全栈/全链路设计等岗位。

·通过分析招聘数据发现,当前招聘的设计相关的岗位中,互联网新兴设计成主流,市场需求量大,招聘量占比近九成,远超其他设计岗位的招聘比例。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课证融通

技能要求更多样化

互联网服务业新兴设计成主流,岗位招聘量占比近九成

·技能要求上,企业要求设计人才能熟练掌握基本的设计软件,如Photoshop、CAD、AI。

·与总体相比,企业对互联网新兴设计岗位技能要求更多样化,除了有设计软件要求外,还倾向有JavScript、HTML、MySQL等开发技能要求;高新企业更倾向要求设计人才掌握Sketch、Office、AE等软件。

X证书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是独立于专业教学之外再设计一套培养培训体系和课程体系,而是要将其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能涵盖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的,就不再单独另设X证书培训;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培训内容,则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加以补充、强化和拓展。专业群人才培养是一项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个或多个专业与若干相关专业的简单集合。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课程体系重建等。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以学校现有专业、教学条件和师资状况为基础,对接对互联网新兴设计产业需求,响应企业对员工核心技能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根据证书要求,完成课证融通,制定学分兑换规则。学生针对X证书要求,根据个人学习意愿,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模块,获取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课程重构思路

图4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平台课

图5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方向课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课程分为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群互选课程。在专业群建设中对标互联网新兴设计岗位群需求,以锻炼学生Photoshop、Illustrator、CAD软件操作能力为核心的优质课程资源,打破原有的制度体系壁垒,从而实现专业群共建共享。建立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AI、CAD)、数字图像处理技术(Ps)、音视频编辑(Pr、AE)、数字创意建模(C4D、Maya)四门优质核心课程资源。合理分配师资力量,突破教研室划分界限,将课程教学任务分配给信息化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集中力量解决专业群图形图像处理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专业平台课程中熟悉各类软件的操作要领,为后续完成专业方向课中的项目制作打下基础。

在专业方向课程中专业群内部各个专业按照专业群就业岗位群需求设置课程。以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为例,其就业岗位群除互联网服务之外还有包装装潢与印刷媒介复制。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含以上两个岗位群所需要的色彩管理、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印刷工艺、数字印刷等9门课程。这九门专业方向课程结合职业技能大赛需求,以印刷包装类岗位群所需的核心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全真、优质训练项目。

在专业群互选课程中专业群内部各个专业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与兴趣可以对与“X”证书中对应的课程进行自主选择(课程与证书对应关系如图6所示)。如学生选择专业群互选课程中的“APP界面设计”课程后,可以考取“1+X”证书中的“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证书(中级),取得相应证书后可以获取对应的学分。专业群内部各个专业在专业群互选课程中可以互通互选。

图6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互选课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课证融通具体操作过程

数字媒体交互技术、融媒体内容制作、数字影像处理为本专业群对接的职业等级证书。每个专业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以上职业等级证书的初级、中级所要求达到的技术技能要求进行课证融通工作。

以职业等级证书中的数字媒体交互技术证书为例,与该证书对应的APP界面设计课程按照该职业等级证书中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重构。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传播与策划专业的学生可以将本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学习。学习完本门课程后,可以完成考证工作。对于专业群中的其他专业,也设置一门课程与一个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关联,依据该职业等级证书的要求进行内容重构。本门课程也同时作为专业群内部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技能发展意愿合理选择学习模块,最终取得相应职业等级证书。

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群建设展望

专业群建设要有反馈机制与动态调整机制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新技术、新技能、新岗位和新职业不断涌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滞后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不仅要具有前瞻性,还要建立动态的反馈与调整机制。教学团队应密切监测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科技结构和就业结构,时刻关注人才需求的新动向,紧跟行业步伐调整专业群结构,使专业群建设具有动态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

结合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创新团队建设,助推“1+X”证书制度实施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结合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在师风师德建设基础上,建立奖励机制与协作共同体,提高教室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提高教师创新创造能力,打造一支专、兼职比例合理,善于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创新型”教学团队,为开展“X”证书考评与培训工作提供优质的师资队伍。为保障证书考核质量,“X”证书考评制度需要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与专业的考评员队伍。对考评员建立了严格的入门制度并对考核结果进行了严格的评价与筛选。鼓励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专职教师积极参与考评员的培训工作,成为“X”证书制度有力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专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与“X”证书考评制度相匹配,紧密结合证书考核内容,紧密结合企业用人需求,用专业的知识、技能辅导并培训学生。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X”证书的证书质量,也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从创新团队的角度培养一批优质专业的师资队伍是“X”证书考评制度中关键的一环。

改善实训条件,面向社会开放“X”证书考评制度

“X”证书考评制度不只是服务在校的职业教育学生,还应该根据市场与社会的需求,完成社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考评工作。申请数字创意建模与数字媒体交互技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工作试点单位后,应该积极改善实训条件,扩大服务规模,将证书的考核向社会人员开放,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辐射与引领作用。

在面向社会服务中研究如何通过关注各方主体的利益,找到各方主体的利益结合点,将保证和争取各方利益最大化,切实做到企业、学校和师生多方共赢,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共同积极投身到“X”证书考评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研究如何组织协调团队形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经验成果,包括国际交流与合作、总结转化创立标准与模式、模式推广与标准输出等内容。

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已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巨大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压力,而具体到每个行业与企业,需要得到更多专业人才的支撑才能持续发展下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会成为重点需求对象。国家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目的就是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的措施对于学生未来发展也大有裨益。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如果学生只具有一方面的技能,很可能会在残酷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另外,学生的学历水平也会在试点工作中得到更大的重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改变社会上过于忽略“学历”的现状,还能让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处理等级证书图文
“毫米波雷达系统设计与信息处理技术”专题征文通知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画与理
大数据背景下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研究
基于Revit和Dynamo的施工BIM信息处理
“1+X”证书企业需求与认可度调研分析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