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1-07-22 09:48吴丽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4期
关键词:障碍性盆底肌力

吴丽萍

(重庆市北部宽仁医院 妇产科,重庆 401120)

0 引言

伴随着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计划生育以及各项优生优育政策,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关注胎儿和婴儿生长发育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起来产妇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并将这项关注逐渐由家庭和医院上升到社会的层次。最近几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也受到诸多人们的关注。就产妇而言,其在妊娠阶段因为伴随不断增大的子宫,会对盆底造成一定的慢性牵拉,进而使得产妇伴随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另外,在孕期,产妇也会伴随不断变化的孕激素水平,进而使得其盆底的支持结构伴随不断减弱的支持作用[1-2]。当产妇进入分娩期后,胎儿先露出的部分会对盆底造成一定的挤压,如此,必然使得产妇的盆底韧带和肌肉过度的扩张,这样的结果必然使得盆底神经、结缔组织等连接分离,最终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有研究指出,在我国已婚已育的妇女当中,大约37.8%~45.2%比例会伴随各种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因而,为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产后早期阶段盆底康复治疗已成为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阴道哑铃训练+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的产妇44例,分娩类型:自然分娩34例,剖宫产1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为产后女性;②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④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在产妇产后42天采用阴道哑铃训练及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在治疗之前,先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然后采用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仪(荷兰ENRAF Myomed 632X)进行电刺激,之后采用阴道电极进行生物反馈电流的收集,当患者感到肌肉强力收缩过程中伴随疼痛感抑或自身盆底肌肉跳动不伴随疼痛感的时候就为判定标准,结合治疗仪屏幕上出现的压力波形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合理的指导[3]。一天治疗两次,一次治疗20分钟到半个小时,一共治疗十次。待医院的盆底康复锻炼完毕之后,让患者在家采用阴道哑铃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在前3个月中,一天训练一次,一次控制在20分钟左右,3个月后,一周训练两次,坚持不懈的进行训练以保证康复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在治疗之前,通过盆底肌肌力评估和POP-Q问卷调查法对患者的盆底肌情况进行评估,在治疗后一年对患者随访并再次进行评估,结合盆底肌肌力的测量,对患者盆底肌锻炼的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对比。将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治疗后患者盆底肌Ⅰ类肌纤维肌力情况及盆底肌Ⅱ类肌纤维肌力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等级比较(n)

2.2 治疗前后POP-Q分度对比。治疗后患者POP-Q分度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POP-Q分度情况对比[n(%)]

2.3 治疗前后尿失禁及性生活对比。治疗后患者尿失禁情况及性生活障碍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患者尿失禁及性生活情况对比[n(%)]

3 讨论

最近几年,伴随着不断加重的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起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指的是盆腔的一系列支持结构伴随了损伤或者一定的缺陷致使患者功能伴随障碍而引起的疾患,此损伤在最早期的表现就是患者伴随改变的盆底肌电生理,具体主要体现在肌电位的改变,肌力的改变以及肌肉疲劳度的改变等等[4-6]。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压力性的尿失禁症状、伴随脱垂的盆腔器官等,一部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还伴随性功能障碍。

就绝大多数女性而言,怀孕和分娩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在女性妊娠过程中,其腰部会呈现前倾,同时其腹部会向下突出,整个身体的重心也会逐渐前移,如此,就使得本来在骶骨上的作用的重力慢慢向着盆底肌肉逐渐转移,而伴随着胎儿的不断长大,孕妇的子宫也慢慢变得沉重,这就使得作用于盆底肌肉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加致使其呈现出松弛趋势。另外,产妇在分娩的过程当中,还可能会伴随盆底组织的机械损伤,而剖宫产时进行的手术操作以及作及雌、孕激素等原因,也很可能对产妇的骨盆肌肉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损伤,同时,也可能致使盆底伴随不可逆转的影响以及改变。如果产妇在怀孕期间以及分娩过程中致使自身伴随盆底组织受损时,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以后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7-8]。在国外欧美以及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针对盆底康复治疗已经基本普及,在产妇生产之后的42天,对其进行常规的康复疗程,从而及时唤醒产妇盆底的肌肉功能以及相应的神经功能,这样,能够帮助产妇及早恢复到产前的状态,使得其性生活的治疗得以及时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9-11]。在我国,针对产后盆底的康复治疗还处于初始阶段,因而,大部分的妇女对盆底肌肉功能有着并不是很多的认识,即使自身身体抑或生活方面伴随不舒服,也不能引起相应的重视,大部分女性认为没有什么大影响,加之害羞难以表达和医疗机构对此项疾病的宣传度又不大,使得不少产妇产后即使伴随盆底功能障碍也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治疗,并且能拖则拖,最终使得自身提高或者最终发展成为了真正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12]。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产后早期阶段的盆底康复治疗将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盆底康复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无痛苦、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及恢复盆底功能,还可以预防或延缓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效提高女性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使新时代的女性活得更自信,更有魅力。

猜你喜欢
障碍性盆底肌力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