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2021-07-22 09:48陈妙丽梁巧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4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组间常规

陈妙丽,梁巧莹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感染科,广东 中山 528415)

0 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并发症较多、易反复发作、病程普遍较长,严重会导致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临床多通过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但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不足,导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压力与心理压力,会对患者治疗依从性造成不利影响。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1]。本研究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方法与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5例和试验组55例。其中常规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20~79岁,平均(45.73±5.41)岁。试验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19~78岁,平均(46.35±5.27)岁。入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本次实验研究中11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2];首次接受核苷类抗病毒治疗患者;无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禁忌症患者;患者了解本研究全过程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抑郁、焦虑病史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资料不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患者;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 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①患者入院后协助患者完成相应检查,评估患者实际病情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全程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为患者一对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明确疾病病因、治疗方式、并发症的护理等。②了解患者心理动态,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随意增减药量,患者用药期间若发生恶心呕吐、高热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根据循证医学证据为患者实施护理。③为患者开展出院指导,主要包括复诊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服药指导等,同时患者出院后定期为患者进行随访,提醒患者复查肝肾功能、乙肝病毒耐药变异株变化、乙肝两对半、血常规等,同时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以保证患者正确用药,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SDS、SAS评分、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临床护理效果评定标准为:显效为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护理过程中无复发情况发生;有效为患者:肝功能有所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为上述效果未达成。使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估SDS评分、SAS评分,分数越高证明越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本次护理价值调查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分析,采用(±s)表示患者SDS、SAS评分,使用t检验数据,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行卡方检验,用[n(%)]表示,P<0.05:研究数据属于有意义数据,P>0.05:研究数据属于无意义数据。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常规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n(%)]

2.2 组间患者SDS、SAS评分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DS、SAS评分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低,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SDS、SAS评分分析(±s)

表2 组间患者SDS、SAS评分分析(±s)

组别 例数 SDS(分) SAS(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55 56.27±4.05 45.63±2.41 51.32±4.21 43.09±2.17常规组 55 56.86±4.12 52.71±3.82 50.08±4.33 47.91±3.50 t - 0.7573 11.6250 1.5227 8.6801 P - 0.4505 0.0000 0.1308 0.0000

2.3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见表3。

表3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慢性乙型肝炎多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具有病情迁延、病程较长、较难治愈等特点,患者常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会对患者治疗效果、疾病进展造成不利影响[3]。

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更具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措施,能够优化患者接受核苷酸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4-8]。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DS、SAS评分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低,常规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9-11]。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交流、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组间常规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常规之外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