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还是后退:新时代高校学生会改革重点难点探析

2021-07-23 06:37张艺嘉赵敏杏彭茜
速读·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生会改革同学

张艺嘉 赵敏杏 彭茜

高校学生会作为全国学生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显露出了“官僚化”、“功利化”甚至“娱乐化”的倾向,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也使广大学生会工作者开始思考,新时代下高校学生会如何真正走出一条“高质”发展的道路。2019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后统称“意见”),针对长久以来学生会工作中存在的沉疴痼疾决心“刀刃向内、刮骨疗伤”,全国各级学生会以《意见》为指导开始稳步推进学生会改革。本文将以文献和工作实践为基础,对新时代高校学生会改革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学生会改革提供借鉴意见。

一、高校学生会改革的现实困境

《意见》指出,“学生会是党领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深化学生会改革即具体通过明确职能定位、改革运行机制、精简人员结构、明确遴选条件等方面以支持和引导学生会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1然而,在实践中,高校二级学生会改革仍面临若干现实困境。

(一)组织精简与工作效率的冲突

自改革以来,学生会机构精简、规模减小,部门内人员和职能与主责主业关系模糊、运转重叠的部分被削减合并,对组织原有的运行模式和框架造成巨大冲击。

在改革的初步探索期,学生会发展面临着“前无古人”的挑战,活动的开展、人员的调配、同级学生会间合作等内容的变化,均需秉承“在摸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良”的理念。同时,上级对学生会工作质和量的要求不减反增,在此高效高压的改革要求下,组织的工作效率如何保证是各高校学生会共同面对的难题。是否能细化职能、明确分工、聚焦到位是影响学生会改革后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那么,此时此刻,如何快速扭转学生会成员的工作思维、探索出适合改革后学生会长期高效发展的运行机制迫在眉睫。

(二)组织门槛与成员能力的冲突

《意见》提出,学生会工作人员应当是学有余力、学业优良的学生,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在本专业前30%以内,且无课业不及格情况。

改革后,学生会需要的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对成绩有硬性门槛。然而,成绩好坏与能力高低的关联度仍未可知。对于对学生会高憧憬但工作能力和成绩尚不可预测的新同学该如何筛选、引导;对于有志留任学生会、不仅兴趣浓厚且工作能力强,但换届时成绩却处于门槛下的组织内成员又该如何引导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此外,成绩门槛限定了组织人员的范围与流动性,无形中对成员能力的提升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培养出符合组织需要的人才,形成一套学生会独有的育人、用人方案也是当前需要探索的方向。

(三)組织规范化与吸引力的冲突

改革要求学生会应聚焦主责主业,提高组织门槛,推动组织运行规范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同学。但从改革实践层面来看,过程中“尺度”把握不准确将对学生会的吸引力造成影响。例如,完全去娱乐化的组织推广引导和活动开展,很大程度上会让学生因此认为学生会的工作是高压、枯燥、无趣的,而不敢或不愿去尝试,从而对组织招新、优秀学生招募产生影响。

因此,如何展现学生会改革后的风采,体现学生会的优势,让“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受到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亟待我们共同努力。

二、深化高校学生会改革的路径探索

《意见》规定:“学生会是党领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必须面向全体同学,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这深刻阐释了学生会的组织定位,强调了学生会的根本宗旨,即为同学们服务。我们应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在学生会工作中明晰个人定位,坚定理想信念。

(一)把好“入口关”,优化队伍结构

1.明确定位,坚守为同学服务的初心

《意见》提出,学生会工作人员应当品行端正、作风务实、乐于奉献,具有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觉悟和能力。

对比改革前后,学生会的组织定位和根本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应该贯穿学生会工作的全过程。 然而,需要注意遵循宗旨并不意味着成为不顾大局的激进代表。学生会成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一方面需要多走访、真调研,以同学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同学们做实事,避免成为学校的“代言人”2;另一方面也考虑校园实际,理性思考,真正为解决问题、营造和谐校园而共同努力。

2.严格遴选,全面提升成员个人素质

《要求》对学生会成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期盼,这也要求学生会要进一步优化遴选机制、遴选标准和遴选流程,为组织筛选出更有利于组织长久发展的人才,选出真正能够为同学们服务的工作人员,塑造出学生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为此,首先应突出学业要求。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生会工作人员更应该以身作则,全学生会内从指导老师开始带头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先进带后进”的会内帮扶制度,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其次,突出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可通过党支部、团支部定向推选学生会工作人员乃至主席团候选人,带领学生会成员从各方面向优秀党员标准看齐。

(二)掌握“方法论”,提高工作能力

1.优化组织育人培训机制

在机构人员精简的背景下,制度建设与成员培训则显得尤为重要,前者使工作规范化、流程化,后者使工作高效化、创新化。

因此,其一,完善学生会内部制度建设,包括但不限于强化各部门协作的项目组制度、例会制度和促进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考核奖惩制度等等。《意见》中特别提到应用好述职评议制度并明确规定“组建以学生代表为主……的评议会,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工作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向评议会述职”。从“自上而下”的工作考评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群众(学生)评议模式将有助于学生会找到“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集众人之智成众人之事3。学生会要用好评价的“尺子”,让述职评议成为推动工作的“助推器”。其二,在培训方面,除常规公文文书、礼仪等业务培训外,应进一步强调思想引领和意识培训,如利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全国学联会议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学习讨论,邀请优秀学生干部如广东省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者进行分享交流,从而达到组织育人的目标,使学生真正能力有提升、精神有收获。

2.构建“学院-团学-班级”三级工作机制

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学生会本身的确仍面临人员不足的难题,在这个背景下,另一个可行途径是充分发挥班级的力量。以往,班级班委与团委学生会的联系多为通知、信息的上传下达,流于表面,但改革无疑要求双方的合作配合不断加深。例如,学生会学习部的阳光晨读活动也可以由各班学习委员轮值的方式负责考勤、秩序维持的工作;学生会文娱部组织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各班文娱委员负责本班的节目组织策划的同时也可以参与到节目遴选、彩排与晚会现场工作中去。将班级干部发展成为共同为学生、学院服务的生力军将大大弥补学生会改革后的人员空白,同时也为班委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三)提振“精气神”,提升组织吸引力

“锻炼自己”、“提高能力”、“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想有归属感”等话语是谈及加入学生会目的时常能听到的表述。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干部需求才能够找到提升组织吸引力的关键。

因此,通过工作实践、培训提升能力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提示我们需要着力打造积极正面的组织文化。从外在因素来看,学生会标志、组织服装、口号等有助于组织文化形成与传播;从内在因素来看,组织目标、指导老师与成员的品德言行、制度建设也都潜移默化塑造着组织文化。“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学生会尤其要凝聚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品格高尚的人共事,远离追求头衔、内定人员、迷恋等级等不良习气4,真正展示出高校學生会应有的精神、气质与神采。

三、结语

高校学生会改革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改革后的学生会职能定位明确、主责主业清晰、人员机构精简、程序制度规范。但改革并非一日之功,其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现实困难不容忽视,只有各校、各级学生会坚定目标、坚持原则,加强交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才能真正保证学生会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推动学生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2019.

[2]高大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与转型发展探索——以南京某高校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4):111-112,125.

[3]中国青年网.让述职评议赋能学生会健康发展——“学生会改革进行时”述评之六.2020.

[4]中国青年网.学生会要培育清新组织文化——“学生会改革进行时”述评之四.2020.

猜你喜欢
学生会改革同学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