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与感恩

2021-07-25 02:34翁红妹
上海人大月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机关党委入党人大常委会

翁红妹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们即将迎来建党百年。百年征程,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今天,中华民族正以威武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作为党员队伍的一份子,我心中对党始终充满敬畏和感恩。

我于1971年11月赴崇明长征农场务农,1973年9月2日入党,这天也是我终身难忘的“政治生日”,当年伫立在党旗前,庄严宣誓并承诺,今后要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努力工作,积极奉献。

1980年初,我从奋战9年的崇明农场来到刚设立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在人大机关工作30多年至退休。初到人大机关时,我在秘书处工作,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共同的事业让我们走到一起。我永远记得与我同甘共苦的同事、那些紧张工作和共同欢笑的日子。我也经常追忆逝水流年——那些曾经的年轻、曾经的光阴、曾经努力和奋斗的经历。人大机关的工作经历让我心灵储备不少精神财富,我不仅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历史沿革,同时也亲身参与了人大工作的实践过程。

对我而言,人大机关不仅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所“大学校”。所谓“大舞台”,市人大机关是一个集体参谋班子和集体服务班子,使命崇高,任务光荣,责任重大,需要一大批脚踏实地、有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机关干部在这个“大舞台”施展才能、奉献社会。所谓“大学校”,人大机关聚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党政领导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各类会议活动都是生动的民主法治实践,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获取各类知识。

30多年来,我在这个“大舞台”和“大学校”有幸参与很多工作项目。在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办公室期间,每次换届选举工作完成之后的宽慰和甘甜,至今令我难忘。在宣传处,我曾参与全国“两会”、全国首创的上海“小人代会”以及重大活动宣传报道等工作,曾经有过紧张和忙乱,也有过任务順利完成后的喜悦。在机关党委工作那些年,我组织结对帮扶的农村党员和村民“走进人大”,参观常委会会议厅,在庄严的民主殿堂举行村民会议,亲身感受人大行使民主过程的实践,这也是常委会会议厅首次向基层农村开放。这个活动被评为市级机关十佳好人好事奖。

人大机关还是一个温暖团结的“大家庭”。记得有一次患病,确诊需要手术时,我精神十分煎熬。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机关党委、党支部和朝夕相处的工作伙伴带来无微不至的关心,嘘寒问暖,为我打气,让我在弥漫的药味中,感受到党组织亲人般的温暖,让我消除紧张和沉重的心情,更坚定战胜病魔的必胜信心。

回顾在机关工作的点点滴滴,忘不了一届又一届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他们身上的共同品质就是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继承和发扬历届常委会的优良传统,关注民生、求真务实,为上海民主法治建设尽心尽职,树立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良好形象。

2014年4月我退休,编入退休一支部。党支部建立了微信群,注重信息传达,加强沟通交流,认真贯彻机关党委和老干部处的各项任务,让已离开工作岗位的退休党员仍能及时了解党的主张和决定,拉近了党员距离,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渠道。

作为一名党员,在迎接建党百年之际,难忘入党瞬间,我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永远不忘我的入党“政治生日”。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

猜你喜欢
机关党委入党人大常委会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不经授权人大常委会主任能代表人大常委会吗?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重温入党誓词
中央国家机关积极推进“同一分管交叉任职合署办公”见成效
向党旗宣誓
山东济宁:抓系统党建重在加强基层
“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