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三讲 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2021-07-25 01:01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熏染梭子肉铺

原句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注释

昔:从前,古代。

择邻处:选择邻居居住。

子:孟子,名轲,字子与,战国时邹国人,后世尊“亚圣”。

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德。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小时候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织布的机杼来教育他。

典故锦囊

孟母教子

孟子小時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母子俩住在城外的一个破房子里。这个破房子正好在墓地旁,所以经常有人办丧事。小孟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受到了熏染,他从小就学人家哭丧,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对孟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怎么办呢?竭尽所能搬家。母子俩搬到市集上,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天天杀猪卖肉。小孟子没事干,又学着肉铺伙计的样子在那里剁肉,还学人家讨价还价。孟母更着急了咬咬牙,决定再搬家。这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

孟母这一次搬到一所学校的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之间的礼仪。又听学生在那儿背书,孟子的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孟子长大了,要去学堂读书了。有一天,小孟子觉得课程没意思,于是就逃课回来了。孟母正好在织布。孟母看见儿子逃课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就白费了。孟子是个好孩子,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诉他:“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像我织布,我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成才呢?”

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从此以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这就是《三字经》中“孟母教子”的故事。

猜你喜欢
熏染梭子肉铺
在假期学习生活中高中生应否有自治的机会
蕨麻猪肉重组肉脯配方优化研究
生活
一种塑料圆织机
一种塑料圆织机
油梭子
约翰肉铺,卖的是温情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浅谈小学诗词教学语言诗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