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教学设计*

2021-07-26 04:52蒋逢春
物理通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单摆重力加速度

蒋逢春 吴 杰 陈 靖

(郑州轻工业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张艳萍

(郑州轻工业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2)

1 引言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是我校一门全院公选课,它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真实实验,打破时空限制,不进实验室也能做实验.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该课程通过对实验环境的模拟,加深学生对实验的思想方法、仪器结构及原理的理解,加强对仪器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考能力和比较判断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技能的训练,深化物理知识的认识.达到实际实验难以实现的效果.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学习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工匠精神,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1,2].

近两年河南省开展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旨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设计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对于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具有关键作用.下面以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教学设计为例,谈谈笔者参赛的体验.

2 教学目标

2.1 教材分析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是大学物理仿真实验的第一个实验项目.前面学生学习了误差理论和处理方法,仿真软件的安装使用方法.本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理想模型、用误差传递函数和误差均分原则设计实验、掌握常见几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利用仿真软件完成实验,并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希望通过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初步掌握误差理论,为后续实验数据处理打下基础.

2.2 学情分析

选择“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作为第一个实验项目,原理简单,接近生活.

通过课前学习任务单,导学公告,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大学MOOC线上资源列表

利用MOOC平台线上丰富的资源,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基本原理,具备了实验的基本条件.如何建立理想模型?怎样设计实验?对刚学习误差传递理论的学生来说是难点,误差分析理论的应用是薄弱环节.

2.3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首要是确定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根据社会需求,学生现有水平,结合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工程认证理念,两性一度和课程思政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2.3.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单摆周期公式和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

(2)通过仿真平台,学习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3.2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建立物理理想模型的科学方法;

(2)学会设计实验的一般方法,掌握误差处理方法.

2.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单摆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用科学造福人类的理想;

(2)通过人物介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宣扬工匠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做实验和进行误差分析处理,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3].

3 教法学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采用翻转课堂以及示范模拟的教学方法,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来完成任务[4].

对教师来言,本节课是知识探究式教学,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示范模拟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包括观察、设疑、分析、设计、实验、讨论、理论联系实际等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整个课堂学习体现“探究、体验、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

对学生而言,本节课是实验探究式教学,经历了“提出问题—回顾旧知—探究推理—归纳总结—知识迁移”等环节,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4 教学过程

4.1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通过蛇摆视频引入新课

如图2所示,视频中蛇摆是由50个不同摆长的单摆组合而成.怎样设计才能摆出优美的图案?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图2 蛇摆视频

(2)利用单摆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提起单摆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伽利略从小善于观察,有一次他看到悬挂的吊灯来回的摆动,不自觉地用脉搏来测量摆动的时间,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进而发明了脉搏仪.惠更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摆周期运动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成功地制作了第一台钟摆,使人们对时间的计量精度大大提高.物理学家的探索精神,是对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很好素材.

图3为资源视频中讲述物理学家故事的截屏.

图3 资源视频中讲述物理学家故事

4.2 回顾旧知 认识新知

(1)回顾中学单摆周期公式,引出问题

它是怎样得到的?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给出单摆装置:由悬线,小球和支架组成.分析单摆受力,忽略空气阻力,它受到重力和拉力,由几何关系可得它摆动的回复力等于mgsinθ,并非做简谐运动.仅当θ很小的时候,sinθ≈θ,这时回复力近似与θ成正比,方向相反,满足简谐运动的条件.让学生分析总结.

(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可得简谐运动的方程,进而得到摆的周期公式

在实际中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这样一个模型,我们称为理想模型.学习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并明确研究简谐运动的意义:不同频率简谐运动叠加可以得到复杂的运动.使学生掌握理想模型建立的思想方法.

4.3 分析探究 体验新知

(1)由单摆周期公式得到求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由单摆周期公式

(1)

可得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重力加速度是个间接测量量.

(2)确定测量量

(3)由误差传递函数和误差均分的原则,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

我们有这些常用测量工具:卷尺和游标卡尺,以及秒表.根据误差传递函数由式(1)并注意D≪L,得到求解重力加速度相对误差的公式

(2)

周期的测量,秒表的允差为0.01 s,按动秒表的允差是0.2 s,那么总共是0.21 s,计算得允许测量误差ΔT<0.004 s,单次测量一个周期远远不能满足精度的要求,采用测量多个周期的方法,可得测量周期数超过52个,取测量连续60个周期,每一个周期的允差就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完成仪器的选择.

讲授中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4.4 虚拟仿真 运用新知

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教师通过直播,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给出正确的表达.

图4所示为单摆仿真实验界面,让我们走进仿真实验室,一起完成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突出学生中心地位,在做中学.利用仿真网络平台实现一对一示教,个性化教学.

图4 单摆仿真实验界面

仿真界面就如同走进实验室看到的实验仪器一样,所不同的是操作方式不同.如图5所示,先测量摆球的直径,双击游标卡尺,零点校准,然后拉开游标卡尺副尺,把小球放入到卡口中,再轻轻地推上,锁紧,这时就可以读出小球的直径:主尺23 mm,副尺0.74 mm,所以小球直径为23.74 mm,多次测量求平均,计入数据表格中.

图5 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

也可以用螺旋测微计测小球的直径.接着用卷尺测摆线的长度.

然后测周期,把小球拉离平衡位置,注意摆角要小于5°.从小球到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按一下秒表,往返经过平衡位置两次是一个周期,测连续60个周期,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完成实验.

最后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实际测量案例,让学生指出问题,并加以纠正,分析误差来源,再次做实验.

4.5 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布置作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的意义.再次引出蛇摆,分析成因,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4.6 板书设计

板书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这节课重点是单摆的周期公式和误差传递函数公式.需重点标注出来.

5 特色创新

5.1 内容创新

从单摆实验入手,降低实验本身难度,注重理想模型的建立和设计实验的思想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5.2 模式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利用简单小视频“蛇摆”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1)设置悬念,引出新课,问题驱动

中学单摆周期公式怎么得到?适用的条件是什么?通过设问,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受力分析,得出单摆理想模型的条件.

(2)穿越时空,直播教学,仿真示教

利用在线资源,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有针对性讲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采用直播教学加虚拟仿真演示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不进实验室不能做实验的难题,节约了成本.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了跨校认证学分[6],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5.3 形式创新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演示与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过程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设计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同步探究实验、合作交流3个环节.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中心地位,强调体验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新知,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5.4 评价创新

注重过程评价,利用慕课大数据,详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有课前预习测验,仿真实验,课后作业,讨论等环节,按一定权重计入成绩,给出综合评价.

6 总结反思

通过参加河南省教授组创新大赛经历,有几点体会,总结反思如下.

6.1 “知识 能力 素养”三位一体有机融合

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育人.我们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为一体,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建立用理性思维看待物质世界和崇尚科学的价值取向,为学校各专业工程认证提供有效的支撑.

6.2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中心地位

翻转课堂教学改进了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实践中我们牢牢抓紧几个环节:

(1)课前,发布导学公告,学生利用平台资源自主学习,完成测验,提出问题.

(2)课中,利用学习通开展各种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针对性讲解,帮助学生把知识内化.及时把科技前沿和物理学家事迹等引入课堂,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3)课后,精心布置作业、采用任务分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反馈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

6.3 格物致理 悟理思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创建“格物致理,悟理思政”品牌,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得明显成效,大学物理教学部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猜你喜欢
单摆重力加速度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重力性喂养方式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单摆周期问题的归纳与深化
重力之谜
发挥等效法在单摆运动周期问题中的大作用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