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问题的处理方法

2021-07-28 13:46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林芝水文水资源分局益西卓玛
内江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水质水资源

◇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林芝水文水资源分局 益西卓玛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类耗水量越来越大,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更突出。为有效缓解这些问题,确保人民生产及生活的正常有序,我们要重视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并以此为核心加快构建起完善水资源保护体系。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地表水水质概况,其次分析了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中的常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处理方法。

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作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监测和数据统计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所监测点的地表水动态情况,便于深入分析水体水质和污染原因,有助于找到水环境治理的正确途径。当前我国地表水水质不容乐观,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手段改善水质现状并提高监测水平。

1 我国地表水水质现状概述

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趋势、大环境下,我国政府积极作为,搭建地表水质量监测网络,目前共设置194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涉及全国978 条主要河流的1698个断面,242个重点湖库点位,190条入海河流的195个监测断面,有效提升了对全国重点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和监测工作[1]。从2020年11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来看,目前全国地表水水质情况总体良好,在1921个国考断面(点位)中:Ⅰ类水质占比12.3%,高质量水资源仍不足;Ⅱ类占比42.3%,Ⅲ类占比28.3%,可转化利用的生活水资源较充足;Ⅳ类和Ⅴ类共占比16%,可满足生产用水需要;劣Ⅴ类为1.0%,说明水体污染问题始终存在(见图1)。

图1 2020年11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比例图

从监测统计数据来看,全国地表水水质污染问题不仅一直存在,而且污染程度相对严重,根据2020年11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污染指标可以看到,化学需氧量、总磷、高锰酸钾盐、五日生化需氧量几个指标较为突出,说明地表水受有机物污染较严重,水体富营养化较高、受还原性无机物污染程度较大等(见图2)。

图2 全国地表水水体污染指标示意图

2 目前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常见问题

目前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整体上开展较好,监测点设置分布较多较广,监测涵盖了全国主要水资源环境,能够得出较为准确和全面的监测数据。但各地区监测工作中难免存在一定不足,出现一些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如下所示。

(1)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缺乏针对性。我国当前的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中,监测人员及机构通常以重金属浓度监测和综合指标监测为主。部分监测人员在对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时忽略了有机质污染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地表水有机物污染原因并得出科学的治理方案,影响到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同时,由于各地地表水的具体污染源、污染程度等不一样,使用常规监测方式和监测指标,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本地地表水水质情况,不利于水环境改善和保护。

(2)地表水水质监测技术有待提升。由于城市扩大化、人口集中化、生产及生活发展等多种原因,水资源环境受到加大破坏,地表水水质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生态环保建设工程,在水质监测方面加强了生物监测和自动监测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同时积极探索新型监测模式,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但这些监测技术和监测模式并未得到有效推广实施,大多数地区仍以传统常规监测方式为主,存在监测效率低下、监测不系统,数据信息失真等问题,影响了地表水常规监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3)常规水质监测质量受外部环境动态影响较大。水质监测工作是一种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如随着工矿业的发展,工业排污、排气、排水等对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都构成了较大污染,化工类企业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会引发地区出现严重的酸雨现象,也会造成水源污染,同时使得局地气候和水环境在短时间内出现复杂变化,如果在对地表水进行质量监测时不注意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那么可能影响最终的监测质量[2]。这就要求监测技术人员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监测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要能根据监测对象的变化性和具体的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如此才能得出科学有用的水质监测数据,从而为地方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充分依据。

3 地表水水质监测问题的处理方法

(1)完善地表水水质监测体系。为提高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就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各地地表水环境实际情况,加快完善监测操作流程,明确具体的执行方案。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各地区的地表水污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且完善的地表水监测指标及实施措施,将监测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根据地表水污染程度和水质污染主要成分,实时调整各重点流域的断面监测和饮用水水源监测指标,确保监测数据的精准性。比如,以溶解氧、六价铬、二氯甲烷、氟化物、三溴甲烷等作为地表水水质污染指标,全面监测不同水质。

(2)提高地表水水质监测技术。各地监测机构和环保科研部门及企业应紧密合作,加强地表水常规监测技术的技术研发,积极探索全新的地表水监测模式,研发或引入更加先进的水质监测仪器设备。可以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融入到地表水常规监测技术中,提升监测的自动化、时效性和精准度,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结合自动化技术和“3S”技术,在非接触地表水的情况下,通过采集和分析地表水的电磁波反射数据,对地表水的水质成分予以全面、精准测量[3]。

(3)实施优先监测制度。为进一步提升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质量,监测机构应打破常规模式建立优先级制度,将监测地表水的功能区域、纳污种类和动态信息作为主要分级标准,并实时调整常规监测方案和技术标准。比如当某一监测指标经常性低于标准值且造成较大监测误差时,就需要对这一指标量进行调整或减少指标监测频率。需要在合适条件下,将常规的综合性监测模式发展为针对性更强的指标监测模式,重视分析地表水水质中的污染物形态。

4 结语

地表水水质常规监测是了解水质情况,为治理水环境提供数据支持的主要手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尽快完善监测制度体系,提升监测技术,以此提升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更好地保护地表水资源。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水质水资源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汽车胎压监测技术探讨
水资源(部级优课)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研究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气井出砂动态监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