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数字交互展示中信息传达有效度评估研究

2021-07-28 01:41张冰妍高颂华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情感化维度问卷

张冰妍,高颂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博物馆数字交互展示是新时代数字化格局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传承的重要途径。作为新事物,全息影像、云上展览、虚拟触摸、沉浸式体验等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全面铺展,其中历史文化信息传达有效度,是影响博物馆传承与展示职能的重要因素。“博物馆虚拟展览馆承担着一定的教育职能,用户在参观后需要对展示文化形成一定的综合印象和精神认知。”①因此数字交互环境对于博物馆职能评估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博物馆数字交互信息传达有效度评估与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一、博物馆文化信息传达测量的评估动机

目前数字交互信息传达评估研究领域中常见有眼动仪和脑电波这两种测量方式,其在人机界面交互设计中和视觉信息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主要优点在于是对人的无意识认知和大脑反馈方面进行测试。在测试用户行为方面,以眼动测试等技术作为测量方式,其中有辛向阳老师在《基于眼动测试的产品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研究》中提到的以眼动测试作为无意识评估的方法,在产品界面的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有效度。还有杨晓哲的《虚拟现实和脑电波反馈系统对于创造力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在利用脑电波测试用户心理状态和大脑状态方面进行的深入探索。这两种方法测试用户行为、用户吸引力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并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

目前就测量内容方面来说,博物馆作为展示教育职能的载体,除了要进行无意识认知和大脑反馈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外,还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等有意义的重要信息传达,包括用户的认知维度、记忆维度、情感维度等多个方面。而使用现有的眼动仪、脑电波等评估方法,无法进行全面评估。就测量实用操作方面,利用科技设备方式进行评估测量的方案,具有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不适合用于日常田野调查的实际问题。对于博物馆实际展示职能来说,信息传达给用户的有效程度才是博物馆教育、科普职能的重要因素。

二、衡量信息传达有效度的研究路径

本文借用3M认知模型、加工水平理论模型和情感化设计理论模型,结合成熟的社会科学调查方法,依据用户调研需求模式,研究调研问题设置,设计调研流程,形成对博物馆数字交互展示中信息传达有效度评估的方法路径。

(一)3M认知模型善于测量用户认知

认知模型也称3M认知模型,是康菲(Confie.Koo)在2012年5月提出的人类对真实世界进行认知过程的模型。

3 M 认知模型指人类对客观世界事或物认知的三个问题“What”“How”和“Why”,即是什么、怎么、为什么。其中“是什么”是研究关于事物本质的问题,“怎么”是为用户提供怎么做的指导,“为什么”是对事物问题发生原因的探讨。从理论层面来说,所谓认知,通常包括感知与注意、知识表示与形式、记忆与学习、问题求解和推理等方面。目的是为了探索用户的认知,特别是用户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为人工智能认知系统提供评估体系结构和技术方法。从实践层面来说,3M认知模型应用于人工智能系统、写作、结构方程、英语学习等领域。王寅在《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中归纳了认知模型评估的使用方法有词汇化、语法化,并分析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台湾中兴大学商学院院长郭昆漠还总结出与认知模型有关的FABE模式。

图2 《高山流水》(作者拍摄)

本文将3M认知模型应用在信息传达有效度测量上。通过认知模式,设计问题和回答统计量化完成对用户观看展示内容的测量。

(二)加工水平理论模型善于测量用户记忆程度

加工水平理论是克雷克和洛克哈特(Craik &Lockhart,1972)提出的一个单一记忆系统理论。其定义是:通过精细的加工——对学习材料产生逐步深入的理解。

加工水平的理论认为“加工”才是记忆存储的关键所在,包括三种不同的加工水平,分别是物理水平、语音水平和语义水平。提问者所提问题,激发的加工水平越高,记忆的程度就越好。加工水平模型的应用方面是在五感等方面的感觉通道进行处理,它有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等。而记忆复述是加工水平应用的关键,进行更深的记忆评估。具体应用在数学问题的解决、外国学生学习汉字、音乐意象、道德行为的使用等领域。

本文将加工水平理论模型应用在测量用户记忆程度上。计划通过一层又一层的问题的递进,对用户观看数字展示历史信息后的记忆程度进行评估测量。

(三)情感化设计理论模型善于测量用户情感共鸣

情感化设计理论是唐纳德·A·诺曼(Donald Norman,2005)提出的。该理论从三个层次去测量用户情感,分别是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

情感化设计理论方面是指抓住用户注意力、诱发情绪反应,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通俗地讲,就是设计以一种方式去刺激用户,且使其产生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情绪。

情感化设计用于测量方法加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许利剑在《情感化设计的评价指标》中提到很多应用方法,“有语意差异法、信息分析法、Pro E模式分析法等。”②在问卷设计中可以使用情感化设计的指标,在工业设计中可以使用三层次测量其功能水平等。情感化设计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运用,进行测量评估。

本文将情感化设计理论模型应用到测量信息传达中,用户对文化内容的情感共鸣方面,就有较强的可行性。

(四)结合社会科学调研方法,设计评估方案

操雅琴在《基于多模式测量的电子商务网站情感化设计研究》中提到情感测量的三种方法“主观问卷调查、行为观察和生理测量。”③所以本文还将结合社会科学的调研方法,将理论分析转变为实际的调研方案,并进行试验。包括情景访谈、问卷法和观察法结合使用。

情境访谈法是定性研究法,问卷法是定量研究法,它们基于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各自优越性和局限性,通过结合使用问卷和情境访谈这两种主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来实现一种方法上的互补与融合。由此我们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将比较具象的东西进行量化,并将问卷中的问题在情境访谈中获得明确的回应和深度的探究。本文还结合与博物馆数字交互展示有关的信息,设计情境访谈问卷问题,测量用户回答问题与有效度程度的契合。本文根据观察法观察用户的表情、动作和交流等方面以进行事件、阶段和追踪取样,进行辅助调研。

三、评估方法设计方案

“由于数字化展示评估具有多样性和主观性,所以要借助科学的测评工具。”④“展览评估作为陈列展览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和提升展览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⑤

(一)设计目标

本评估方法根据科学的理论模型和社会调研方法,归纳出评估博物馆数字交互展示信息传达有效度的方法模型。适用于初学者对于数字交互产品的测量评估,方法简单有效。最后使用的评价指标使用李克特量表形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打分。

(二)评价过程及指标说明

第一情境访谈法设置三级问题,进行追问回答记录,第二访谈问卷大纲使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呈现。评价指标是根据问题设置5等级、7等级和10等级选项的数据,数字大小表示认可程度,资料量化完成后,对其平均数、变异数、偏态和峰度进行统计计算。

(三)评估方法的设计方案

本方案在情境访谈问卷中共有17个问题。其中2个问题来源于加工水平模型理论的引介,有6个问题来源于3M认知模型理论的引介,有9个问题来源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模型的引介。

1.认知维度的问卷问题设计

在情境访谈使用的问卷中,6个问题来源于3M认知理论模型,问卷空出项目内容是符合作品本身的问题,由测试者进行填写。使用李克特量表为评价工具,进行不同程度的打分,这一维度评估用户在数字交互产品展示中对历史文化知识层面的认知程度。

关于文化认知维度,采用6个问题的设计来测量。第一个问题用在记忆维度的测量上,所以认知维度从第2个问题开始。第2、3个问题理论来源于3M认知模型的What层面,评估用户在数字交互展示中,对相关文化的历史源流、时代、形态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第4、5个问题理论来源于3M认知模型的How层面,评估用户在数字交互展示中,对历史文物的功能和制作使用所了解的程度;第6、7个问题理论来源于3M认知模型的Why层面,评估用户在数字交互展示中,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知程度。具体问题设计如下。(表1)

表1 具体问题设计、问题来源、评估方法和评价标准

2.记忆维度的问卷问题设计

在情境访谈时所使用的问卷中,第1个问题和第17个问题,来源于加工水平模型,两个问题的设计属于开放型问答题,考虑到评估记忆的合理性,所以将两个问题放于问卷问题的开始和结尾。测试者自己准备5~10个与项目相关的问题,并对回收的问题进行打分。

图3 《敦煌》(作者拍摄)

图4 《圆桌互动》(作者拍摄)

关于文化记忆维度,采用2个问题的设计来测量。第1个问题理论来源于加工水平模型理论中的语音水平,是在用户沉浸于情境中处于物理水平的前提下,在语音水平中,评估的是用户看完后的短时记忆程度;第17个问题理论来源于加工水平模型理论的语义水平,评估的是用户回答完所有问题后,在脑海中再次进行回想的长时记忆程度。具体问题设计如下。(表2)

表2 具体问题设计、问题来源、评估方法和评价标准

3.情感维度问卷问题设计

在情境访谈所使用的问卷中,9个问题来源于情感化设计理论。具体设计方法是:收集大量(50~100)与测量概念相关的词语句,对问题进行词汇化、语法化设计,问卷空出项目内容是符合作品本身的问题,由测试者进行填写。最后使用李克特量表为评价工具,进行不同程度的打分,这一维度评估用户在数字交互产品展示中对历史文化情感层面的共鸣。

关于情感维度,采用9个问题的设计来测量,第8、9、10个问题理论来源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本能水平,以测量好奇心、窥探心理为手段,评估的是用户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程度;第11、12、13个问题的理论来源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行为水平,评估的是数字交互展示的可用性、功能性等方面,测量信息传达是否有效,操作是否简单便捷;第14、15、16个问题理论来源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反思水平,评估用户在观看后的反思层面,用户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产生自豪感、满足感的程度。具体问题设计如下。(表3)

表3 具体问题设计、问题来源、评估方法和评价标准

(四)测量实践

2020年10月14日,调查者一行3人,对首都博物馆《文物时空漫游》展览进行测量(图1—4),共调研展览中的5个主题,26个数字交互展项。重点以“文以化之:交流与融合”的敦煌主题为例。根据上一章节中3个维度确定的17个问题设计情景访谈问卷,以实体问卷形式发放。共发放100份问卷,收回83份情境访谈问卷,有效样本率为83.0%。

图1 文物时空漫游项目(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官网、作者拍摄)

据统计,可以得出结论:“文以化之:交流与融合”的敦煌主题中,认知维度计算平均值为4.52,众数为4,记忆维度计算平均值为3.98,众数为3;情感维度计算平均值为4.77,众数为4。

综上所述,该问卷尝试从认知维度、记忆维度和情感维度,对博物馆中数字交互展示中信息传达的有效度进行测量评估。其中系数大于0.8,说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结论

本文使用了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借用3M认知理论、加工水平理论和情感化设计理论,探讨信息传达有效度的三个维度,17个影响因素。并以社会科学调研方法为载体,尝试设计了新的信息传达评估方法。

博物馆数字交互信息传达中数字交互信息传达有效程度,将涉及到更多需要评估测量的方面,信息传达的有效度还将涉及到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职能领域中,对于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信息传播有效度,提升用户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本文在测量实践中还发现许多不足,例如在问卷设计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结合理论进行推敲;问题流程还可有更深一步的简化。■

注释:

①许世虎,陈茜朦.博物馆虚拟展览馆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研究[J].戏剧之家,2019(20):196-197.

② 许利剑.情感化设计的评价指标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③操雅琴.基于多模式测量的电子商务网站情感化设计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4.

④ 程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⑤ 黄靖.完善博物馆展览评估的国际借鉴研究——以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为例[J].民博论丛,2018(00):95-99.

猜你喜欢
情感化维度问卷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乡村儿童玩教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艺术玩具设计方法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