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宣传片《格桑花开》宣传效果评估

2021-07-28 12:49王幼明康京丽黄保续李翠玲张玉宝孙向东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7期
关键词:格桑花包虫病农牧民

刘 平,王幼明,康京丽,黄保续,葛 威,李翠玲,张玉宝,孙向东

(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2.兴安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3.菏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菏泽 274003;4.阿尔山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阿尔山 137805)

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所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并危害畜牧业生产,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开展包虫病宣传干预,提高流行区农牧民防治意识,是包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在前期调研分析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宣传片《格桑花开》,其形式新颖,寓教于影,并在短时间、小范围内开展了实时评价[1]。现拟对其开展连续的长时间、大范围播放效果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与对象

《格桑花开》传播1 年后,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4 省区选取调查县开展问卷调查,测量农牧民包虫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水平变化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宣传方式 将制作的包虫病防治宣传片《格桑花开》[1-2]投入各省区,要求各省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农牧民,通过各类培训班、电视台、广场屏幕等集中播放,或将光盘发放至个人,指导其自行观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

1.2.2 评价方法 宣传干预满1 年后,与当地兽医主管部门负责人、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等座谈,了解宣传片播放情况,并在试点地区抽取农牧民进行问卷调查。抽样策略与样本量计算与干预前的基线调查[3]相近,即样本量定为1 500,在每省区选择畜间包虫病流行率较高的3 个县,每县随机抽取125 名农牧民参与调查。问卷内容与基线调查内容一致,包括农牧民基本信息以及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

1.2.3 数据分析 使用Excel 和SPSS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用卡方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认知差异,检验水准设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宣传片播放情况

四川省在383 个乡镇累计发放光盘2 292 张,在23 个县电视台累计播放131 h,在各类培训班集中播放1 094 场次;甘肃省通过各类培训班、电视台、广场屏幕等集中播放1 791 场次,观看人次约25 万;青海省主要通过青海省电视台循环播放;新疆将宣传片翻译为蒙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柯尔克孜语等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通过培训班等方式组织农牧民集中观看学习。

2.2 宣传效果

2.2.1 基本情况 共回收有效问卷1 204 份。调查对象年龄集中在31~50 岁,约90%为男性,约70%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3 常用语言为汉语,大多数信仰佛教。所有随机抽样的调查对象中,看过《格桑花开》宣传片的占39.6%。

2.2.2 防治知识水平 防治知识点得分平均上升8.4 个百分点。《格桑花开》播出后,10 个知识点中,9 个知识点平均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平均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7.0%上升到了65.4%。其中: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知识点分别提高了17.1%和12.9%;感染途径知识点,如喝生水可患包虫病提高了14.5%,与犬亲密玩耍可患包虫病提高了9.7%;但控制措施知识点中,“扑杀流浪犬可以预防包虫病”的认知水平下降了4.8%(表1)。

表1 干预前后养殖户相关知识点知晓率变化情况 %

2.2.3 防治态度 平均得分上升16.5 个百分点。养殖户对包虫病防治的意愿由干预前的55.6%提高到72.1%,整体效果较好。其中:积极预防包虫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了69.2%;是否关心自己或自家牲畜会患包虫病,分别提高了32.2%和17.9%;但养殖户对“能够接受扑杀流浪犬”和“家人患包虫病会对生活影响很大“2 个知识点认知率有所降低,分别下降了7.5%和8.8%(表2)。

表2 干预前后农牧民包虫病防控态度变化情况 %

2.2.4 防治行为 平均得分上升15.2 个百分点。其中:“每月给犬投喂驱虫药”上升最明显,提高了26.8%;其次是家人不喝生水和不给家犬喂生动物内脏,分别提高22.9%和21.8%;其他行为,如不和犬玩耍、对患病脏器要无害化处理,提高幅度均在6.6%以上(表3)。

表3 干预前后农牧民包虫病防控行为趋向变化 %

2.2.5 整体水平 与基线调查结果相比,各省区养殖户的总体“知信行”得分均有提高,其中四川、甘肃、新疆的“知信行”水平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水平越低的地区提高越明显。分区域看(图1):态度和行为方面,上述4 个调查省区转变明显;知识得分测评中,甘肃、新疆两省区与去年相比均有提升,但四川、青海两省的知识得分与去年相比有所降低,其中青海省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川省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1 西部4 省区知信行得分变化情况

3 讨论

3.1 情景剧是人兽共患病宣传干预的有效手段

《格桑花开》的拍摄与开播是首次采用情景剧形式进行人兽共患病宣传。从本次调查结果看,该片对提高西部省区养殖户和村级防疫员的“知信行”水平效果显著,养殖户在防控态度和行为上有明显提高,均有较高意愿率。提示与传统宣传理念相比,情景剧将科普知识融入生活情节的宣传理念,能起到“润物无声、喜闻乐见”的效果,更具宣传优势。

3.2 宣传要素选择是提升宣传效果的关键

对象、途径和内容是动物疫病防治宣传干预的三要素。本次调查发现,“扑杀流浪犬预防包虫病”认知得分和“能够接受扑杀流浪犬”的态度得分不升反降。这说明上述地区对扑杀流浪犬的接受程度低,对于扑杀流浪犬和防止流浪犬与羊群接触都有抵触,消极对待扑杀流浪犬。而研究[4]显示,扑杀流浪犬是控制该地区包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下一步该地区宣传中,包虫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将是重点内容。此外,四川省养殖户的“知信行”水平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知识得分略有下降。可能原因是四川省为基线调查时“知信行“得分最高的省份,与此前得分较低的青海等省区相比,宣传效果低于预期。提示当人们的认知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可能需要更大的宣传力度才能有效提升认知水平。

3.3 本研究存在几点局限性

一是各省区结合工作实际自主开展宣传,宣传手段、频次和力度没有统一标准,各省区之间认知变化的可比性差;二是研究之初未设立对照组,不能通过对照组前后比较来明确,本研究干预措施之外的其他行为对农牧民认知的影响。其他干预行为,如政府组织实施的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以及卫生健康部门对高危人群科普讲座、重点筛查等行为也会对农牧民认知产生影响[5-7]。今后开展宣传干预评估工作需要进行更加科学严谨地设计。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宣传是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但人们认知的提高以及行为的改变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很难一蹴而就。目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宣传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多为运动式的。根据宣传对象改进宣传内容,以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宣传对象,并做好宣传的长期性准备,将是下一步宣传干预工作的重点。

猜你喜欢
格桑花包虫病农牧民
儿歌作品《格桑花开》
小小格桑花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又见格桑花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高原开遍格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