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21-07-28 23:19李明聪金良詹亚军秦耀军董攀邱丹冯顺
南方农业·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晚疫病马铃薯品种

李明聪 金良 詹亚军 秦耀军 董攀 邱丹 冯顺

摘 要 2017年,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种植的鄂薯5号、米拉和费乌瑞它三个马铃薯品种上,开展了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科佳、枯草芽孢杆菌和唑醚·代森联六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1)第三次施药后10天,氟噻唑吡乙酮的防治效果最好,总的平均防治效果为92.8%;科佳、唑醚·代森联和嘧菌酯防治效果较好,烯酰吗啉防治效果一般,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效果最差。2)氟噻唑吡乙酮增产效果最好,比清水对照平均增产50.6%;唑醚·代森联、科佳、嘧菌酯和烯酰吗啉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平均增产46.6%、43.3%、43.1%和40.3%,所有药剂处理均以米拉品种增产最大。3)马铃薯产量,米拉极显著低于鄂薯5号和费乌瑞它,鄂薯5号和费乌瑞它之间没显著差异;全部药剂处理均極显著高于清水对照,以氟噻唑吡乙酮为最高,枯草芽孢杆菌极显著低于除清水对照外的其他药剂,烯酰吗啉、嘧菌酯、科佳、唑醚·代森联之间没差异。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品种;药剂防治;重庆市巫溪县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3.004

马铃薯属于薯芋类蔬菜,可食器官为地下块茎,茎叶可作饲料和绿肥[1]。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粮菜兼用,加工性强,产业链长,马铃薯生产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深受重视[2]。我国目前种植马铃薯470万公顷,总产量66 000万吨,是世界最大生产国,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0%以上,占亚洲种植面积60%左右[2]。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在一些地区发病率较高,给农民造成了巨大损失,而市场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物品种多,让农民难以选择,大多只能听从销售商家的介绍,部分药剂防治效果较差,给农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药物成分不同,对马铃薯品种、防治时间等具有选择性,因此,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我们针对不同的马铃薯品种、气候和地区,开展了田间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试验,旨在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概况

试验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开发区4社进行,海拔1 728 m,壤土,肥力中等,前作萝卜。

巫溪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大巴山东段南麓。地处东经108°44′~109°58′、北纬31°14′~31°44′,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红池坝镇是重庆市马铃薯主要种源地,马铃薯生长期在5—9月,此期最低温度3.1 ℃(5月),最高温度30.6 ℃(7月)。从表1气象数据可以看出,红池坝镇适宜种植马铃薯。

1.2 试验材料

选择不同抗晚疫病性能(中抗、中感、高感)的马铃薯品种,同时进行马铃薯防治晚疫病新药剂筛选试验。

参试马铃薯品种3个:鄂薯5号、米拉、费乌瑞它,由巫溪县薯光有限公司提供,种薯全部采用整薯播种。

参试药剂6个: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科佳、枯草芽孢杆菌、唑醚·代森联,剂型、使用剂量、生产商和有效成分见表2。

1.3 试验设置

设6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6个药剂处理分别为烯酰吗啉(T1)、氟噻唑吡乙酮(T2)、嘧菌酯(T3)、科佳(T4)、枯草芽孢杆菌(T5)、唑醚·代森联(T6),对照为喷清水(T7);3个品种分别为鄂薯5号(P1)、米拉(P2)、费乌瑞它(P3)。田间试验按3个品种与7种药剂进行组合种植排列,21个小区,3次重复,共63个小区(见图1)。

试验用地1 333 m2,小区面积20 m2,行距50 cm,窝距33 cm,每667 m2种植4 000株,小区行长5 m,8行区。每667 m2用有机肥1 500 kg、马铃薯专用复合肥50 kg。

1.4 田间管理

2017年5月11日播种,播种后10天施用乙草胺进行田间化学除草。出苗后,在苗期每667 m2施15 kg尿素作为追肥,其他管理与大田相同。

1.5 调查记载及数据统计

6月12日出苗,7月2日进行第一次防治,田间第一次调查没有出现病株。7月12日进行第二次防治,并进行田间调查(每个小区固定取20株调查病情,以后每次都固定调查这20株)。7月20日进行第三次防治并进行田间调查。7月28日进行最后一次晚疫病调查。即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共四次调查。

病情分级参考国家马铃薯分级(见表3)进行。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病害级数×相应级数病害株数)/(总株数×最高级数)×100

防治效果=(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情况

第一次施药前(7月2日)调查,没有发现病株。第二次调查在第一次施药后第二次施药前进行,记载结果见表4;第三次调查在第二次施药后第三次施药前调查,记载结果见表5;第四次调查在第三次施药后第四次施药前调查,记载结果见表6。

2.2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

3个马铃薯品种的抗病性不同,故对每个品种单独分析防治效果,再计算总的防治效果。

2.2.1 第二次施药后8天的防治效果

从表7可见,第二次施药后8天,防治效果为T2>T4>T6>T3>T1>T5。其中,氟噻唑吡乙酮(T2)对3个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总的平均防治效果达96.1%;科佳(T4)、唑醚·代森联(T6)、嘧菌酯(T3)和烯酰吗啉(T1)对3个品种的防治效果较好,总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1.4%、75.5%、74.4%和74.2%;枯草芽孢杆菌(T5)防治效果最差,总的平均防治效果仅为30.4%。

2.2.2 第三次施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

从表8可见,第三次施药后10天,防治效果为T2>T4>T6>T3>T1>T5。其中,氟噻唑吡乙酮(T2)对3个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总的平均防治效果达92.8%;科佳(T4)、唑醚·代森联(T6)和嘧菌酯(T3)对3个品种的防治效果较好,总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6.6%、74.4%和73.9%;烯酰吗啉(T1)防治效果一般,总的平均防治效果为68.0%;枯草芽孢杆菌(T5)防治效果最差,总的平均防治效果仅为29.2%。

2.3 各药剂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9月15日测产,采取小区全部收获称重(见表9),同时称重计算商品薯率(50 g以上为商品薯)。测产结果产量顺序为T2>T6>T4>T3>T1>T5>T7,各药剂处理的鄂薯5号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 838 kg、1 741 kg、1 804 kg、1 721 kg、1 678 kg、1 521 kg、1 254 kg,米拉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 624 kg、1 617 kg、1 567 kg、1 557 kg、1 524 kg、1 234 kg、1 014 kg,费乌瑞它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 774 kg、1 741 kg、1 617 kg、1 704 kg、1 684 kg、1 421 kg、1 231 kg。增产效果最好的是T2(氟噻唑吡乙酮),比对照平均增产50.6%,鄂薯5号、米拉、费乌瑞它三个品种分别增产46.6%、60.2%、44.9%。T6(唑醚·代森联)、T4(科佳)、T3(嘧菌酯)、T1(烯酰吗啉)和T5(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比对照平均增产46.6%、43.3%、43.1%、40.3%和19.5%,鄂薯5号、米拉、费乌瑞它三个品种中,所有药剂处理均以米拉增产最大。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1)三个品种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P2(米拉)的产量极显著低于P1(鄂薯5号)和P3(费乌瑞它),P1和P3之间没显著差异。

2)七个药剂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T7的產量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T5的产量极显著低于除T7外的其他药剂,T1、T3、T4、T6之间没差异,T2的产量最高。

3 小结

1)从第二次施药后8天的防治效果来看,T2(氟噻唑吡乙酮)对鄂薯5号、米拉、费乌瑞它三个品种的防治效果都最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到100%、94.9%、93.5%,对三个品种总的平均防治效果为96.1%;科佳(T4)、唑醚·代森联(T6)、嘧菌酯(T3)和烯酰吗啉(T1)对3个品种的防治效果较好,枯草芽孢杆菌(T5)防治效果最差。从第三次施药后10天的防治效果来看,仍然是T2(氟噻唑吡乙酮)对鄂薯5号、米拉、费乌瑞它三个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2.7%、95.1%、90.5%,对三个品种总的平均防治效果为92.8%;科佳(T4)、唑醚·代森联(T6)和嘧菌酯(T3)对3个品种的防治效果较好,烯酰吗啉(T1)防治效果一般,枯草芽孢杆菌(T5)防治效果最差。

2)增产效果最好的是T2(氟噻唑吡乙酮),比对照平均增产50.6%。T6(唑醚·代森联)、T4(科佳)、T3(嘧菌酯)和T1(烯酰吗啉)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对照平均增产46.6%、43.3%、43.1%和40.3%,鄂薯5号、米拉、费乌瑞它三个品种中,所有药剂处理均以米拉增产最大。P2(米拉)的产量极显著低于P1(鄂薯5号)和P3(费乌瑞它),P1和P3之间没显著差异。T7的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T5的产量极显著低于除T7外的其他药剂,T1、T3、T4、T6之间没差异,T2的产量最高。

3)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以孢子在季风雨季,随风、雨滴飞点进行传播,在第三、四代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马铃薯病害的防治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以化学防治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格局[3]。巫溪县建立田间小气候观测站35座,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技术已经完善,正在推广实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行的减量增效的绿色防控战略。

参考文献:

[1] 杜连启,高胜普主编.薯类食品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胡达理,宋勇,何长征,等.发展能源型马铃薯产业,构筑国家粮食与能源安全新体系[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06.

[3] 谭宗九,丁明亚,李济宸编著.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晚疫病马铃薯品种
马铃薯有功劳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揭示晚疫病菌负调控植物免疫的新机制(2020.8.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河北承德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试论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与综合防治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