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探讨

2021-07-28 08:33
教育界·A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原则

杨 梅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后,教育越来越重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实现创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法开展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原则;策略

一、前言

所谓的游戏化教学,就是指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游戏合理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乐趣,实现寓教于乐。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内涵以及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及原则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简单来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游戏化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出来的创新型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教材的分析探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更多知识的同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原则

为了保证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在实际运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其一,在运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知识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二,明确教学目标。一旦教学目标不明确,就会导致语文课堂产生一种杂乱无章的现象,不仅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进行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化教学融合到一起。

其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时,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着学生进行设计,发挥出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其四,及时进行反馈总结。教师作为游戏化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与组织者,在实施游戏化教学之后,应注重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改善,从而不断提高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形式,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类型丰富,包括趣味儿歌、拼音、口语交际、课堂小游戏、识字等游戏类型。对于刚刚进入小学校园的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一种温暖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应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出学生感兴趣、深受学生喜爱、符合学生发展以及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游戏。

例如,“开火车”游戏活动十分适用在拼音、生字、词语、句子等教学内容当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进行生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排成一队,后一名学生拉住前一名学生,呈现出一种“火车”的状态。然后教师展示生字卡,引导学生唱《开火车》的歌曲,随机暂停,对一名学生进行提问。

总而言之,教师应设计多种游戏活动形式,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游戏活动,保持学生对游戏的新鲜感,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精心设计游戏教学组织,增强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

游戏化教学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教学活动,也是小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时,如果组织不当,不仅会导致游戏化教学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时,一定要做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增强游戏化教学的有效性。

其一,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游戏与教學之间的比例:游戏的比例不能过高,否则学生就会陷入到游戏当中而不能学习到语文知识;教学的比例也不能过高,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做到通过游戏辅助教学,让游戏为教学服务,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目标。

其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提高学生对游戏化教学的参与度。

其三,游戏的难度应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进行设计。游戏不能太难,否则学生会失去游戏兴趣,进而失去学习信心。应当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利用游戏进行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注重在课堂导入环节开展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而且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课前导入并不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主要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时开展游戏,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不要传授学生太多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另外,课前导入的实际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入到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到实际教学内容中,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拼音“z c s”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温故知新”的教学手段,在复习以往学习过的拼音过程中,通过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新拼音教学。如“你摆我猜”的游戏,教师在讲台上借助工具摆出与某拼音相似的造型,让学生猜猜是哪一个拼音。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猜拼音的热情十分高涨。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最后教师告知学生拼音的正确拼法,以此类推,继续猜测下一个即将讲解的拼音。这样不仅能够达到课堂导入的目的,而且能够复习已学习过的拼音内容。

(四)利用游戏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掌握,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果。

例如在进行《美丽的小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如“美丽的小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对文章形成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语气与动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表演内容或者增加旁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最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到探究合作当中,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注重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进行分析探究,将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王玉琴.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10):103.

赵敏.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游戏化教学[J].华夏教师,2017(06):73.

程敏.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11):103-104.

付现红.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原则和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41,43.

王文英,范艳慧.构建游戏化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J].基础教育论坛,2019(13):7-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