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长制”助力农业产业振兴

2021-07-29 00:03黄思好
源流 2021年4期
关键词:揭阳市链长市级

黄思好

在揭阳普宁市青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无尘车间干净整洁,工人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清洗器具,挑选品质,晾晒青梅井然有序,高科技的异物检测机通过释放X射线,自动筛选不合格的产品。一袋袋包装好的梅子食品陆陆续续生产,畅销国内,远赴日本等国家,“普宁青梅”品牌价值达到了20.72亿元人民币。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这是记者走访揭阳期间,最大的感触。

近年来,为探索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新机制,建立完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揭阳市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和机制—农业产业链“链长制”。

“链长制”的由来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陆地面积5240.5平方公里,内陆江河主要有榕江、龙江和练江三大水系,资源丰富。

揭东竹笋、揭西茶叶、普宁青梅、惠来鲍鱼等等,揭阳市特色农产品可谓是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产业。

可是,长期以来,产品多却分布零散,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大规模产业链,集群效应不强。

以揭西为例,揭阳人都知道“揭西炒茶”好喝,品质优良,却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把品牌打出去,扩大影响力,抢占外地市场,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利润。

像这样的产品,揭阳还有很多,这无疑是当地产业发展中的一处短板。

2020年9月,省委书记李希到揭阳市考察调研,提出了“加快做大做强临海产业集群,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补齐短板,达到“产业强市”的目标,揭阳市决定创新机制,发挥市、县党委政府“龙头”作用,以“链长制”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迳。

2020年10月,揭阳市开始编制《揭阳市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揭阳市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规则》《揭阳市全面推行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责任落实管理考核办法》,并启动部署相关工作。又于2020年12月,调研确定了首批重点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督促各县(市、区)配套出台“链长制”相关制度,明确了县级农业产业链总链长和副总链长、第一批10条市级农业产业链链长、各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和镇级农业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并对每条产业链按照“一链一策一团队”要求,编制了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指导团队,“链长制”由此而生。

什么是“链长制”

“链长制”是一种体系上的创新。“通过党政主导的工作机制+构建农业产业促进服务平台”,以党委政府有形之手,紧握市场无形之手,形成一种新的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以揭阳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以县为实施主体,依据各县(市、区)自然资源禀赋,选准发展基础较好的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选定农业产业链“链长”,通过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实现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党政主导,选准产业,形成链条,探索创新,升级转型,做大做强,是创立“链长制”的目标,也是关键所在。

创建“链长制”,就是为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统筹、组织、领导、服务全产业链的推动作用,揭阳市能更好地抓好一产三产,突出推动二产发展,完善农业产业经济链条,打造农业产业强市。同时,也更容易调动产业链各类群体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以“链长制”为突破口,揭阳市计划创建10条第一批市级农业产业链,并逐年增加创建数量。同时由各县(市、区)参照市级产业链,自主选择创建一批县级产业链,并在达到一定申报标准后经市同意纳入市级农业产业链范围。

到2021年,启动第一批10条市级农业产业链运行管理机制,全面履行职责,示范带动创建县级农业产业链10条以上,积极探索推动农业产业链发展,总结经验,健全完善“链长制”工作机制。到2023年,通过实施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促进上下游、产供销整体配套,实现重点产业链区域化本地化布局,全市累计创建市级15条、县级25条以上农业产业链,带动新增创建3-5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全市建成一批具有岭南特色优势、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领航企业和拳头产品,市级产业链产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加工能力、新产品研发和产品销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各产业链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效益大幅度增长,全市累计创建市级20条、县级41条以上农业产业链。

此外,为了更精准地选择符合发展的产业品种,揭阳市制订了《市级农业产业链认定标准》,对各类产业链的年销售收入、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产品竞争力等,进行逐一评定,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分值,当总分值达到80分以上,即可申报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链。

谁是“链长”

为了明确谁是“链长”,“链长”的职责是什么,揭阳市建立了市、县、镇三级农业产业“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

市设立市级农业产业链总链长,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担任;设立市级农业产业链副总链长,由市委分管“三农”工作领导和市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共同担任;下设市级农业产业链总链长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参照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产业振兴专项组,由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資源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市农业农村局承担,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县(市、区)设立县级农业产业链总链长、副总链长,分别由县级党委书记、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各产业链分别设立一位县级农业产业链链长,由县级党委书记、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领导、党委分管“三农”工作副书记、政府(管委会)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顺次担任(若产业链为4条以上,由上述领导重新顺次任链长),是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主要责任人,负责指导和推动对应产业链发展。下设县级农业产业链链长办公室,由县级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担(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参照市级组成,由县级农业农村局承担办公室日常工作,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五个一”工作模式,建立日常支撑服务机制,协助产业链链长、参与部门推进相关工作,协力推进产业发展。产业所在镇设立镇级农业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分别由镇级党委书记、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产业链所在辖区内的统筹协调服务工作。

“链长”怎么干

为了明确发展任务和目标,揭阳市组织抓好“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一批产业链发展重点项目、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个产业链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一个产业链发展指导专家团队、一个产业链发展分工责任机制和一个产业链年度工作计划”,以《揭阳市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揭阳市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规则》《揭阳市全面推行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责任落实管理考核办法》为基准,落实“链长制”工作措施。

市级“链长”重点谋划农业产业促进服务平台的搭建,内容为5+N:5即五项政策上的探索创新,一是扶持机制,促进政策措施向“链长制”集中;二是“链园合一”机制,争取园不离链,一体发展;三是扶贫资产入链机制,积极调动扶贫资产转投“链长制”产业;四是财政资金保障机制,统筹整合省级以上涉农资金,引导专项资金、债券资金等优先用于“链长制”;五是农村人才培养机制,解决农民创业缺技术、农村发展缺人才、农民大学生“双创”缺平台等问题。N指的是搭建N个服务平台,目前已启动了六项,一是与省农科院搭建现代农科服务平台,二是与省农业产业基金搭建金融投资服务平台,三是与省联通公司搭建数字农业赋能平台,四是与省供销社搭建产品流通销售平台,五是与省农垦总局搭建土地综合利用平台,六是与省人保等保险公司搭建农业保险服务平台。县级“链长”工作措施包括:制定农业产业链发展规划;出台农业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确立农业产业链重点项目;夯实农业产业链产业基础;培育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解决农业产业链共性技术问题;建立健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行动;制订农业产业链年度工作计划;解决农业产业链发展难点问题。

目标清晰,责任明确,考核有度,方法得宜,揭阳市“链长制”渐成气候。

据了解,目前,揭阳市已创建揭东竹笋、揭西茶叶、普宁青梅等共10条第一批市级农业产业链,示范带动创建县级农业产业链10条以上。通过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揭阳市链长市级
参观消防站
以国家需要为己任,改革赋能向强而行
——中核工程创新驱动改革,奋力打造核工程产业链“链长”
最时尚的潮流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市级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使用的技巧
休哈特控制图的改进
烷基链长及肽链电荷分布对脂肽双亲分子自组装及水凝胶化的影响
95%市级政府带头 实现软件正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