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磷布韦联合维帕他韦在慢性HCV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2021-07-31 09:05刘阳许莉冯友成蒋胜昌
肝脏 2021年1期
关键词:病毒学丙型肝炎基因型

刘阳 许莉 冯友成 蒋胜昌

HCV为单股正链RNA包膜病毒,可引起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受损,甚至演化为肝细胞癌[1]。该病毒基因组包含10个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其中,非结构蛋白参与病毒生命周期的发展,起到调控的作用,而其中的NS5A、NS5B和NS3/4A是目前抗HCV药物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靶点[2]。索磷布韦(SOF)是HCV核苷酸类似物NS5B聚合酶抑制剂,而维帕他韦(VEL)是二代NS5A抑制剂,SOF和VEL两者联合应用无交叉耐药现象,副作用小,并且表现出协同作用[3]。由SOF和VEL联合的复合片剂 SOF/VEL是我国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基因 1-6 型慢性丙型肝炎的口服联合药物[4]。因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用SOF/VEL 药物治疗的慢性HC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SOF/VEL 药物治疗效果和临床反应,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我院感染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慢性HC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33 例;年龄分布在25~70岁,平均年龄为(45±3.18)岁;未曾受过治疗患者45例,曾经受过治疗患者27例;患者中包含肝硬化代偿期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例;收录患者基因型1b为 型43例(63%),2a 型18例(25%),3型8例(11%),6型1例(1%),HCV RNA(lg值)在5.5~6.9之间。患者知晓本项目研究内容,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2015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年龄在18~75岁。

排除标准: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经治患者;吸毒患者;伴心脑血管疾病、酒精肝和恶性肿瘤患者;中途放弃治疗者;临床资料不全者;研究药物过敏史或药物过敏体质者。

二、方法

(一)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确诊后均口服SOF/VEL片剂,每日1次,疗程为12周,同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随访12 周。SOF/VEL(Gilead)每片剂含索林布韦400 mg和维帕他韦100 mg。检测患者外周血生化指标,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三、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生化学应答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12周肝功能水平变化如表1所示。其中,治疗第4周后血清AST、ALT、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持续治疗第12周肝功能水平较第4周均降低,肝功能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APRI指数在患者治疗的第4周和第12周也明显下降(P<0.05)。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变化

二、病毒学应答

抗病毒治疗2周时42例(57%)慢性HCV感染患者HCV RNA 低于最低检测下限(15 IU/mL),在继续治疗4周、8周和12周时低于HCV RNA检测下限的患者分别达到64例(89%)、69例(96%)和70例(97%);不同基因型之间病毒学应答差异性见表2,其中疗程结束后12W,分别有18例(100%)2型、43例(96%)1b型、6例(75%)3型患者获得SVR。

表2

三、安全性评价

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其中46(6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15例(22%)、疲劳11例(19%)、恶心8例(11%)、咳嗽6例(8%)、易怒5例(7%)、失眠4例(5%)。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无死亡发生。

讨 论

HC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甚至可演化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在病毒复制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6]。SOF是可被NS5B 聚合酶识别并嵌入HCV RNA 内进而终止HCV的病的毒复制过程,在SOF抗病毒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8-9]。相关研究表明,SOF具有抗病毒能力强,治疗基因型广泛、对人体毒性小、耐药率低等优点[10-11]。本研究中收治的4种类型慢性HCV感染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得到一定的恢复,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相一致[12]。同时相关研究表明,SOF/VEL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周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高达91以上,其中1型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65%以上[13-14]。SOF联合VEL在丙型肝炎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其不仅提高了SVR,还缩短了治疗周期,本研究纳入72例慢性HCV感染患者,在治疗第4周时迅速获得较高病毒学应答为89%,持续治疗至12周高达97%,停药观察4周和12周后其SVR依旧为96%,其中1b型和2a型SVR高达97 %以上,并未受患者肝硬化状态和曾经是否接受过治疗的影响。

本研究中,患者治疗4周后肝功能ALT、AST、TBil水平明显得到恢复。这表明SOF/VEL在丙型肝炎临床治疗中,患者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5-16]。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SOF与VEL联合用药无交叉耐药现象,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小,依从性良好,具有协同作用[17]。相关研究表明,SOF/VEL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对患者的安全性[18]。在该研究治疗中,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均完成治疗,其中常见的表现为头痛(22%)、疲劳(19%)、恶心(11%)、咳嗽、易怒及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多见于1周内,在治疗3周后患者的这些反应将逐步减轻。国外相关研究中指出,在联合应用SOF/VEL治疗中曾有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10 g/dL和胆红素增加[19],但在本治疗过程中尚未遇见。

综上所述,SOF/VEL用于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对治疗HCV感染患者1b、2a和3型均产生有效性,早期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HCV RNA转阴,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且均为轻微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但是本研究患者数量不足,不能对不同基因型和多重感染患者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因此,在SOF/VEL临床治疗上需要扩大样本量和特殊患者人群进行长期临床观察研究。

猜你喜欢
病毒学丙型肝炎基因型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复发预测因素meta分析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西安地区育龄妇女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研究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Ⅴ.表型选择与基因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