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友送清风中国之扇

2021-08-02 03:31撰文郭瑜华
艺术品鉴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团扇唐寅折扇

撰文=郭瑜华

扇子乃招风引凉的工具,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扇子不断被赋予着美好的寓意,既可高居庙堂附庸风雅,又可身处江湖之野谈笑风生,它是映照新娘娇容的明月,又是士子挥毫笔尖的仁风。

扇子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唐代的《独异志》有着详细的记载:“宇宙初开时,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娲二人。他们来到昆仑山上,燃草向上天祈祷:如果我们可以结为夫妻,那么燃烧的烟合在一起,如果不可以,那么烟四散。结果所有的烟合在一起。于是女娲‘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与伏羲结为夫妇。”由此可知,最早的扇子是用草编织的,具有遮蔽的功用,虽然传说有待考证,但是也从侧面反映扇子的起源很早。

最初的扇子并不是纳凉所用,据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舆服》所记:“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尧禅,广开视听,求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秦,汉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晋非乘舆(皇帝)不得用。”《古今注》还有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可见扇子最初是作为一种礼仪工具出现的。

清 蒲编斧式扇柄长39.7cm,单幅扇面长28.3cm,宽185cm 清宫旧藏其形式特殊,与今所见战国、两汉时期某些带柄蒲编扇,即所谓“便面”者颇为类似,估计制作时当有所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扇子种类也越发的丰富,从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逐渐转变为纳凉、娱乐的生活用品。羽扇、竹扇、团扇也纷纷出现,功用种类也越发多样。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出土了一种叫做“便面”的扇子,是用细竹蔑编制而成,除了可扇风生凉外,还可以遮面窥视。该扇是一短柄竹扇,扇面略近梯形,用极细薄的红、黑两色蔑片夹以较宽厚的竹片,柄侧的两个长方形孔就是窥视时所用的,其纹饰十分规整,是一件工艺很高的竹制编制品。可见战国时期扇子已经用以招风引凉之用了。

团扇如明月

《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

清 佚名 兰花成扇绢本 设色 24.5×24.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缂丝花鸟牙柄刻八仙团扇就是其中的代表,该扇作上广下狭的芭蕉式,扇面中央于桃红色地上缂织折枝牡丹、梅花及绶带鸟,其铺排全依画理,花枝偃仰有致,小鸟尤其生动。值得注意的是,物象形体边缘以丝线缂出,其内则为添笔彩绘,这样既降低了工艺难度,又使局部更为精致和写实,反映出清代缂丝的新风格。扇面下部配四出柿蒂形护托,一面饰缂丝加绘宝相花,一面刺绣卷草纹。扇面整体以红、蓝二色为主调,牡丹及梅花亦分别用二种丝线滚边。配色和谐,恰到好处的蓝色稳定了画面,使其不显甜腻。扇柄牙制,嵌犀角顶头,柄身阴刻填漆八仙纹,黑白分明,写形传神。

团扇汉代即以有之,别称为宫扇、纨扇、合欢扇,其中合欢扇来源最有说法:团扇型如月,暗合团圆如月、合欢吉祥之意,故称之为合欢扇。

团扇既可以用作日常扇风之用,也在人一生中最为隆重的场合出现,当象征着明月的团扇与新妇娇羞的容颜相辉映时,婚礼就越发显得美好,令人动容,这种在婚礼上用扇子的礼仪名叫却扇礼。

却扇礼,古时婚俗,新娘出嫁,须得蒙头遮面,其用意有两种:第一是“遮羞”,第二是“避邪”。新娘盖面的东西除盖巾外,还有扇子,在宋之前,用扇子居多。新娘自出阁大礼起,一直把扇子拿在手中,见人即双手张扇,用以遮面。就是拜堂拜客时,也只是低垂扇子,弯腰作揖,一直到全部嘉礼完成,众亲友退出新房为止,新娘才敢大胆地放下扇子。故洞房定情,古语美称为却扇。

清中期 牙丝编地花卉芭蕉扇 长57.3cm,最宽34.1cm

却扇礼虽然最早的源头在晋代,但真正盛行之时是在唐朝。唐时,出现“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却扇气势。

每一个朝代的文化习俗皆继承于前代,同时又有自己的时代特色,隋唐两代亦是如此。陇西李氏掌握权力后实行的是开明的文化政策,继承、发展了来自南北朝时期的催妆、掩扇、铺帐等习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却扇诗。

元和六年(公元806 年),刚入秘书省的进士陆畅,恰好遇到宪宗皇帝的妹妹云安公主与南川郡王刘昌之子刘士泾的大婚,陆畅作为傧相,奉皇帝之命作《傧相诗六首》(傧相指的是古代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人),其中有一首绝美的却扇诗: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姮娥需逐彩云降,不可通晓在月中。”

整首诗都没提到新娘,却从后面两句诗中烘托了公主惊人的美貌。就这样,从宫廷到民间,却扇礼在上层社会的推崇之下,在全社会范围内流行起来。

大唐距今已有数千年,我们虽不得见盛唐之时却扇之礼有多么隆重,但幸运的是,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还可以窥见些许大唐婚礼之遗风。敦煌莫高窟第12 窟中有一幅婚嫁图,在图中可以看到,左边礼席客人已经就座,右侧跪拜地上者为新郎,一旁作揖站立者是新娘,新娘旁边的仕女手持一柄团扇,好似却扇礼已经完成,而在新婚夫妇后面是众傧相。整个画面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地将婚礼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让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清 缂丝花鸟牙柄刻八仙团扇通长45cm,扇面最宽31.5cm 清宫旧藏

婚礼是喜悦的场景,自然少不了歌舞助兴,五代时期的榆林窟第38 窟婚嫁图中就有乐舞助兴这一场面:男女对舞,男子头戴幞头,身着窄长袖缺胯衫,正甩袖提腿起舞;女子梳双丫髻,着襦裙,一手持团扇,一手执帔帛,婀娜盈步。

从西汉班婕妤以团扇自喻所作《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到杜牧《秋夕》中:“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再到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都给人以悲凉、无奈之感,后来在诗中出现的团扇、秋扇也往往和这些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了一起。

榆林窟第38 窟婚嫁图

秋扇不仅在诗文中有所体现,在画家的笔下也留下了一抹“倩影”。

天津博物馆藏有一幅南宋《盥手观花图》,此图绘仕女进行“牡丹插花”的场景。一贵族女子已完成了插花,正在金盆中盥手并回首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旁立侍女捧金盆,身后立侍女手持长柄宫扇。左边绘湖石花丛,案前小方几上置古铜觚,中插三色牡丹。全幅设色浓丽,用笔细劲,是宋院画中精品。

左图:南宋 佚名《盥手观花图》 册页 绢本 设色 30.3×32.5cm 天津博物馆藏

右图:明 唐寅《秋风纨扇图》轴 纸本 水墨 77.1×39.3cm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秋风纨扇图》,图中仕女手持纨扇,于秋风渐起之时,在庭院中徘徊,脸上愁云微露。画面左上角题诗云:“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佳人从手中的纨扇想到自己青春难驻、世情可畏,禁不住黯然伤情。画家以简练的笔墨挥写人物形象,笔法略近杜堇,较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全画纯用水墨写成,以淡墨染衣带,浓墨画发髻,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墨韵生动。衣纹用笔顿挫转折,纵逸潇洒,寥寥数笔便将佳人“秋扇见弃”的哀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唐寅另有一幅《班姬团扇轴》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幅绘班婕妤绡衣绮裳执纨扇侍立玉阶,旁有棕榈数丛,微带秋意。扇上有明三大家题诗。祝允明题诗:“碧云凉冷别宫苔,团扇徘徊句未裁。休说当年辞辇事,君王心在避风台。”文徵明题诗:“落尽闲花日晷迟,薄罗轻汗暑侵肌。眉端心事无人会,独许青团扇子知。徵明。”王穀祥的题诗是:“蝉鬓低垂螺黛残,含颦睡起恨漫漫。长门七月浑无暑,翠袖玲珑掩合欢。王穀祥。”

折扇送仁风

折扇的起源很早,最早出现于《南齐书》的记载:“褚渊以腰扇障日。”其中的“腰扇”据宋代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解释就是折叠扇的意思。

相比团扇送来的阵阵香风来讲,文人墨客好似更偏爱折扇的风流洒脱。从元代开始,团扇日渐衰颓,折扇因方便折合,易于携带,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折扇也成为墨客们挥洒诗意的载体。

虽然折扇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但折扇最广泛流行时期还是在明代。明朝永乐皇帝命令内务府大量制作折扇,制作折扇时,一面命待诏学士在扇面上写下诗词文句,一面由画苑的画师绘上精美的图案,由皇帝赏赐给嫔妃、大臣们,一时间折扇一跃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手持折扇也成为品味高雅的象征。

宫廷所制折扇,个个都精美绝伦,价值不菲。用玳瑁、檀香、沉香等珍贵木料所制成,制作的手工艺也十分精巧,有镂空通身,并在扇内填满香料的,还有空圆钉铰中,在其中藏入极小的骰子的方法。

明 唐寅 《班姬团扇轴》轴 纸本 设色 150.4×6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唐寅《秋葵图》扇页 金笺 墨笔 18.1×51.3cm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大折扇——《山水人物扇》是现今传世最为著名的折扇之一,该扇于1949 年故宫养心殿南库发现,可能是古代传世折扇中形体最大的一件。该折扇两面均为纸本设色人物画,一面画柳阴赏花,主人戴乌纱帽,透明感很强,额与发交接处清清楚楚,仆人手捧一瓶花正向主人走来;另一面画松下读书,也是一主一仆,他们的衣纹线条的用笔都很劲健、古朴。两面画上均钤有“武英殿宝”朱文方印和“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松下读书”图中还书有“宣德二年春日武英殿御笔”款,由此可知两幅画的作者都是明宣宗朱瞻基。其所绘笔法,笔墨简洁,清润活泼,设色明快秀雅,不失为朱瞻基系列书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此扇虽是折扇,但形体巨大,应是观赏装饰之用。

扇子不仅在制作上精美异常,而且明清之际扇面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明四家就留下不少的佳作,例如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寅《秋葵图》扇面就是不可多得之珍品。唐寅在扇页上重点唐寅在扇页上重点刻画了三株茁壮的秋葵,且扇页有自题:“叶裁绿玉蕊舒金,微贱无媒到上林。岁晚冰霜共摇落,此中不改向阳心。”通过诗文赞美了秋葵在寒霜气候及与杂草丛生、荆棘相伴的恶劣环境下,仍然“此中不改向阳心”的品质。刻画了三株茁壮的秋葵,且扇页有自题:“叶裁绿玉蕊舒金,微贱无媒到上林。岁晚冰霜共摇落,此中不改向阳心。”通过诗文赞美了秋葵在寒霜气候及与杂草丛生、荆棘相伴的恶劣环境下,仍然“此中不改向阳心”的品质。全图笔墨技法娴熟,于灵动的勾描、晕染间自得疏散通脱的逸趣,在扇页的左右两边还分别有唐寅友人孙益和与张衮的依韵和诗。此扇面从总体上看来图诗并茂,画作充满浓郁的文人书卷气。

到了后来的“松江画派”“清六家”“扬州八怪”等文人画家更是为扇面增添许多光彩,折扇又因此被称为怀袖雅物,同僚友人之间互赠折扇之气更是蔚然成风。

扇子如此得文人的喜爱,当然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在《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则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唐寅《秋葵图》局部

明宣德 朱瞻基《山水人物扇》绢本 设色58×151cm 清宫旧藏

明 文徵明《兰花图》扇页 金笺 墨笔 16.8×50.9cm

如今,浙江绍兴蕺山南边有“题扇桥”,相传便是王羲之当年题扇的地方,时至今日,桥上还竖有一块一人多高的“晋王右军题扇桥”大石碑。

在文人眼中,扇子不再是单纯的扇子,它们是雅、是情也是骨。

仪扇示皇权

在扇子中有一种特殊的扇子,它不用来扇风引凉,而是由左右侍者相持为帝王或者皇后障尘遮日,这种扇子逐渐发展成一种仪仗,称作仪仗扇。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帝后出行时,太监或宫女手执长竿羽扇站在帝王后侧作遮护状的场面,十分富丽堂皇。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就反映了仪仗扇使用的场面,在图卷右半侧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是为全图的焦点,宫女们手持华丽的仪仗扇,将画中的唐太宗衬托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与威严的唐太宗形成鲜明的对比。除此以外,清代画家焦秉贞所作的《历朝贤后故事图》之一也展现了宫女手持仪仗扇的场面,用以烘托主人的身份高贵和威严之感。

仪仗扇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礼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图:清 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页 绢本 设色 30.8×37.4×12cm

左图:阎立本 《步辇图》局部

右图:剔红宫扇 故宫博物院藏

到唐代之时还建立了专门的“索扇”制,杜甫的《秋兴》诗句“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麟识圣颜”,便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索扇制度。所谓的“索扇”就是指用扇子作为屏障,遮蔽皇上的龙颜,防止臣下的觊觎窥视。“索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皇帝的神秘和威严。

因“索扇”制度顺应了封建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所以自李唐以来,被历朝历代所继承,直至晚清皇朝灭亡为止。

在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柄名叫剔红宫扇的仪仗扇,不过此扇并不是用于行进队伍中的,而是陈设于宝座间,置于宝座两旁。这件宫扇制作于乾隆年间,乃羽毛所制,经过常年使用后羽毛脱落,清末时期曾经进行修复过。扇面图案是绘制而成,红雕漆花叶形须弥式底座,面下高束腰,上下雕刻仰俯莲花瓣。座面上红雕漆象驮宝瓶,寓意“太平有象”。宫扇杆下端插入宝瓶之中,扇面下端与宫扇杆结合部位用铜制作,铜叶上镶嵌玉制磬纹、双鱼纹,寓意“吉庆有余”。

扇子已经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既是摇动生风、避暑纳凉的物件,又是文人墨客们挥洒才情的艺术载体,是新婚之时新娘掩面、新郎却之的美好,又是彰显帝王权威的重要工具,简单的扇面上是人间的离合悲欢,是先哲的智慧与感悟,毕竟人间烟火色,最抚凡人心。

猜你喜欢
团扇唐寅折扇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团扇
踏冰展“折扇”,斗球“五棵松”
装疯卖傻的唐寅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扇面作画
折扇应用上线了
唐寅绘画专题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会变的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