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要精巧,情节起波澜

2021-08-02 02:47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波澜面馆记叙文

技法点拨

清代诗人袁枚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并引诗为证:“‘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洵知言哉!”梁章钜在《退庵随笔》中也说:“朱子尝言:‘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意思是说,文章要以婉曲的情节来引人入胜,才能显出风姿、见出深意来。考场作文更是这样,考生写出的作文需要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新意,需要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独到。然而,近年来的考场议论文却呈现出“千人一面”的现象,这些作文往往少了灵气,缺了新鲜。这时,一篇疏密相间、摇曳多姿的记叙文就会成为有别于这些套路文的一抹亮色,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如何让一篇记叙文在万绿丛中“红”得娇艳呢?这就需要考生在记叙文的情节设置上花心思,动脑筋。

1.悬念迭生,拨开云雾见天日。

记叙文写作最忌一马平川,索然无味。要让记叙文“有味”,考生可在情节设计上大胆设置悬念。而“设置悬念”,就是指在写作时故意卖“关子”,故意留下疑团,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可使记叙文跌宕起伏,韵致无穷,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写作时,考生可采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把事件的结果放在开头说,让读者从一开始就陷入疑问之中,而后慢慢解开谜团;也可以运用对比法设置悬念,提出与常理相反的看法,抓住“相反的方面”大做文章;还可以通过设置精彩的片段、思考的话题、重要的物件、典型的环境等来制造悬念。

2.情节突转,等闲平地起波澜。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九首·其七》中描绘瞿塘峡之险时写到:“等闲平地起波澜。”意思是说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即使是“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写作文也应如此,无论是什么样的作文,写得太“平”了,就会让人一眼洞穿,少了趣味,要做到平中有起伏,平中有波澜。这就需要考生在写记叙文时,先顺着某一方面叙述下去,层层推进,等到叙事高潮时,设计一个读者始料不及的转变,由此造成强烈的戏剧性,亮明自己出人意料的见解,将读者带到意想不到的境界。所以,考生在安排情节时,可以化实为虚,也可以化虚为实,实实虚虚,生出波澜;在选择材料时,要根据需要,把最能吸引读者的材料放在最后面,以巧取勝。

3.抑扬相生,正反相照自分明。

宋代诗人刘宰曾在诗中写到:“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幽香的兰花能否孤芳绽放、独领风骚,关键在于大自然对百花有抑有扬的安排。而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也需要考生在安排情节时做到有抑有扬。为此,考生在写作时,要么欲抑先扬,要么欲扬先抑,要紧紧抓住某个人或事,先按下要叙述的一面,从相反面落笔;在后文中,随着情感的发展变化,再写对其态度或看法的转变,进而抒发喜与忧、颂与贬等情感,突出主题。这样,通过正反的相互照应,泾渭自然分明,文义自然深刻。

4.巧置误会,曲折回环意蕴深。

巧置误会就是利用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考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利用人物之间的语言、举止、表情等设置误会,将错就错,从而引起矛盾冲突,将故事情节向前推进,增强其喜剧或悲剧色彩,最后进行反转,消除误会,让人豁然开朗。这样不仅能使作文的情节回环曲折,带动读者步步进入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还能展示情节布局的高妙,深化作文的主旨。

【殷卫中/供稿】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新时代,要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需要别人全面客观地看,更需要我们生动准确地说。新时代领路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俯拾皆是,请联系自身生活讲一个中国故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展示

繁忙

◎颜一晋

浩瀚无垠的夜空里,一颗颗小小的星星,或闪烁,或黯淡,那是星辰自己的模样,也是夜空的模样。

——题记

夜深了,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东街店铺的灯光一个连着一个亮了起来,写字楼里灯火通明。

“同志们,鼓起干劲,咱们加个班,小湾村的孩子就有希望了!”林枫的指尖搭在已微微发烫的笔记本上,他知道有些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与手,才能揭露给世人看见。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拨通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号码。

“爸……”林枫忽然觉得口中泛着些许苦涩,自己最近忙着下乡采访、拍摄、整理编辑,忙忙碌碌,已经两个多月没回去了。

“今儿是十五了,我得加班,回不来了……”

电话那头的呼吸声浅了,时空仿佛凝固了。“好,年轻人拼一拼是应该的,你照顾好自己,别刚毕业就把身子搞坏了,你妈挺想你的……”

月上柳梢头,楼外的街道上,昏黄的路灯下,王奕身穿“黄袍”,跨上自己的小电驴,准备前往邱记面馆取自己的下一份订单。

“人们大概都觉得这一身‘黄袍很辛苦吧。但工作哪有不累的?哪怕是烈阳、风霜,自己靠这一单一单、几块几块的,撑起了一个家,心里的踏实与甜蜜可是真真切切的。”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生活中有为大家挡风遮雨的大人物,也有如我一般的小人物。我们对伟大的人抱有崇高的敬意,可渺小的人也有独特的故事。”

河道漫长,十里杨柳,春意盎然,河面上映照着人间烟火的光晕,水波起伏,不断向前奔去。

“邱记面馆”的招牌在灯光映衬下,散发出家的温暖光芒。

“林老头,让你那拿过枪救过火的手来给我们端面条,怪不好意思的……”

“你可别这么说,别看我一把老骨头了,国若有召,召必回!不过现在太平盛世,国富兵强,我这个老兵只有端面的份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儿子忙,我这老家伙也不能落下,再说我喜欢听歌……”

二楼的年轻人似乎听见了,吉他声愈发温柔。那是邱家夫妻俩的一个租客,小伙子喜欢音乐,是小乐队的吉他手,平时会帮夫妻俩的忙,也会弹吉他给客人听。

林老头熟练地下了碗牛肉面,煎好一个鸡蛋,再烫几片青菜叶,他哪里懂什么音乐,可说不定这话儿说多了,小伙子对音乐的信心就更足了。

依旧是杨柳岸,暖风圆月,在店铺明亮温暖的灯光下,人们进进出出,带走一个煎饼果子,亦或是一杯清茶,度过这忙碌的夜晚,迎接下一个红日初升的清晨。

王奕来到了邱记面馆,他总是接这家饭馆的单,也会带女儿来吃面、听吉他,女儿爱跟着哼那句“我们都曾有一双清澈的双眼,心怀热血在天地间勇敢闯一遍”。夫妻俩人很热情,唤他一句“小哥”,那偶尔来的林老头也很精神,背挺得笔直,总给女儿讲当年在火场拼命救下一条条生命的故事。

接过面,王奕骑上小电驴,驶过东街,来到了写字楼。

“您的外卖。”“谢谢。”“祝您用餐愉快,再见。”这样的顾客总是让王奕感到舒服,像春日的微风。邱记的牛肉面总能让林枫感到温暖,有家的味道。

这便是我身边的中国故事,抱着对同一片土地的热爱,那一颗颗小小的星星,融汇成中国这片浩瀚而又绚丽的星空。

【湖南安化县第二中学(1810)班,指导老师:陈艳辉】

点评

这是一个温暖而美好的中国故事。考生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邱记面馆”为线索,将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叙写了一群上进、质朴的中国人,表现出不同行业、不同身份人物的精神面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们的尊重与敬佩。情节上巧设波澜,使读者心生疑惑,却又在读完后恍然大悟,体会到考生的精巧构思,令人佩服。文中月色、杨柳、灯火等自然环境描写细腻简洁,起到了营造氛围、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猜你喜欢
波澜面馆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越吃越有劲”面馆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Response of th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to global warming in the model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午夜面馆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