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置悬念 叙事波澜起伏

2021-08-02 02:47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闹鬼金戒指齐家

范本呈现

齐老太太

◎冯骥才

齐老太太有滋有味地住在西城一个小院里。老头死了后,就一个念想——家别散了。

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老三没出嫁,两儿子老大老二虽然都成了家,还全住在家里,守着老娘。打牌是老太太平生一大好。可是她七十岁后,打多了便要歇一会儿。几个孩子便在堂屋一角,给她支了一张软榻,她累了,就倚在榻上伸伸胳膊腿儿,有了精神招呼闺女媳妇接着再来。反正全家人对老太太一呼百应,只顺不呛,每天最后一把牌都要叫老太太胡。

齐老太太的两房媳妇人都不错。二儿媳特别,总把手上一个金戒箍摘下来,放在一块手帕上,她怕洗牌时总磨这戒指。她是穷人家的闺女,这金戒指是她当年最金贵的陪嫁。虽然只是一个圆箍,没做工,但够粗,颜色很正。

天天打牌,这戒指天天放在她右手一边。可是一天,她抽空去灌暖瓶回来时,忽然“哟”一声,戒指没了。她找,别人帮她找,桌上地下找,一遍遍找,居然就找不着了。老太太说:“甭急,自己家还会丢东西,细找找。”

二儿媳就这一件宝贝,丢了自然心急,还有火,忍不住冒出一句:“就出去灌水这一眨眼的功夫,光天化日的怎么会没,除非闹鬼了。”

丢东西的事一出来,本来就叫在场的人心里发毛。大儿媳有点沉不住气,说:“哎哟二妹,我挨着你,你说闹鬼,可别是说我拿的。”

二儿媳说:“你干嘛往你身上揽,我能说谁,只能怪我不该把这么值钱的东西撂在桌上。”其实这都是些着急的话,可现在你一句我一句,就都是往火上浇油了。

话再说下去,就会呛起来。

齐家从来没过这种事,最坐不住的是老太太。她脸色像张纸,忽然双手把桌子一推,这么大年纪,居然推出半尺远。她大声说:“现在谁也别出屋,你们给我翻箱倒柜地找,相互别客气,搜身!我不信找不出来。我不信我齐家——关着大门会丢东西!”

老太太头一遭发火!

大伙乖乖地按照老太太的话做。把屋里从明面到暗处,再到犄角旮旯,每一寸地界全都细细找过,连老太太歇身的软榻也拉出来,翻一个儿。姑嫂相互之间,头一次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身。那一瞬,齐老太太把双眼闭上,好像死了一样;她心里觉得这个家该是好到头了,要毁了。无论这戒指在谁身上,一翻出来,全是给这家捅上一刀。可是奇怪的是,戒指还是没影儿。连条案上的花瓶全扣过来,还能跑到哪去?真还是应了二儿媳那句话——除非闹鬼了!闹不闹鬼不知道,反正一股阴气从此罩住了齐家。先前那股子劲没了。人人各有心事,相互之间没话;若是说话,也是沒话找话,若是笑笑,全是作假。谁知谁怎么想的?老太太的牌局还摆,却打不起劲儿来。一天老太太忽然“哗啦”一声把牌全推倒了,阴沉着脸说:“我气力不济了,打不下去了。”就此停了牌局。牌局一停,齐家冷清了一大半。

谁也不知该怎么把这局面掰回来,反正那金戒指找不回来,事情就过不去。

可是一天晚饭后,老太太趁着全家都没离开饭桌,忽然对大家说:“我要跟你们说一件事。你们听好了!二媳妇那戒指的事你们别再瞎猜,戒指是我拿的!我有急用。你们也甭问我拿去干什么用了。回头我会想办法把这事圆上。”

老太太这话像晴天打雷,全家脸对脸看着,不敢相信。可是,老太太一辈子没说过半句谎,她的话从来不会掺一点假。不论她说什么,大家全信。再说老太太的话也有道理,丢戒指那天,人人都搜了身,没搜身的只有老太太本人。当时谁也不会去搜她呀。如果不是她拿的,好好一个金戒指跑哪儿去了?如果是她拿了,怎么拿的?拿去干嘛用了?

老太太不说,没人敢问,也没人敢议论。可是从此,不知不觉对老太太的感觉就变了,她怎么能偷自己儿媳妇的东西呢?想都不敢想。素来对老太太的敬意,自然少了几分。这一切,老太太嘴里不说,心里有数。

一年多后,老太太过世。

齐家办过丧事,整理正房。当拆掉堂屋一角的软榻清扫地面时,老三忽然发现地砖缝里有个东西亮闪闪,她有点奇怪,蹲下来,从头上拔下簪子把这东西拨出来一看,大声叫喊兄嫂,大家过来一瞧,全都大吃一惊!原来就是那只丢失的金戒指,原来它一直好好地待在这儿!

在丢戒指那天,这地方也都找过,只是因为那时是下晌,屋里没有阳光,自然看不到。现在是晌午,一道阳光射进来,正好照在这砖缝之间,金戒指便灿然夺目地重回齐家。

老三流着泪对着这戒指说:“你干嘛躲在这儿了,你要了我娘的命啊!”

这家人想到老太太,不知不觉全都淌下泪来。

(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

技法提炼

造成悬念的方法,大致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搁置起来,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交“底”。齐老太太爱打牌的爱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则为解闷,更是为聚人气、凝人心,图的是家和万事兴。戒指丢了,齐老太太“好像死了一样”,这表明她明白,一旦找出偷戒指的“贼”,家离“散”不远了。这里用丢戒指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戒指是矛盾冲突的焦点,戒指的丢失牵动着齐老太太一家氛围的变化,促使齐老太太做出“自供”的决定,推动着情节一步一步向前发展,最后齐老太太去世,才在砖缝找到丢失的戒指,终于揭开谜底,收束全文。

设置悬念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设下“谜面”,即提出悬而未觉的问题,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二是发展悬念,即利用“悬”而有“念”的因素,使读者急于求解;三是拨开密布在读者心头的疑云,即揭示“谜底”,让读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艺术上的享受。

设置悬念应特别注意两点:第一,设置悬念贵在巧,巧于藏而不露,即设悬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如果脱离了这些,就会显得突兀虚假。第二,设悬要早,解悬要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叙述事件与表现人物,使文势曲折变化,跌宕起伏。

佳作展示

一条信息

◎一考生

手机屏幕在一片寂静的黑暗中突兀地亮了,清脆的铃声惊醒了在沙发上蜷缩成一团的她。在黑暗中待久了的双眼在强光下不适地眯了眯,但她还是一眼就看完了屏幕上弹出的信息——毕竟它只有短短的一行,六个字,两个标点。

那么短,却让她长长地舒了口气。

她忽然想起多年前拥有第一部手机时的情景。那时她才12岁,父亲在医院的工作越来越忙,经常留她一个人在家吃饭、睡觉、写作业,因为不放心,所以为她买了一部手机。小小的她兴高采烈地捧着手机,父亲在旁边教她添加联系人,其实她没有什么联系人——老一辈只有奶奶一个人健在,母亲在她还未记事时便离她而去——最后她只把早已背得烂熟的父亲的电话号码输了进去,备注为“爸爸”。

她看了一眼时间,凌晨一点三十分。

这几天父亲好像更忙了,她想。20天前,父亲跟随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抗疫,出发前的那天晚上,她与父亲面对面坐着,但他们只是沉默地坐着。母亲的离去让她的性格变得有些执拗和倔强,再加上青春期的到来,她与父亲已经很久没有敞开心扉地谈话了。她知道父亲此行赌上了性命,她不该像现在这样一言不发。但她的喉咙仿佛被堵住了似的,酸涩,发胀,说不出话。

父亲表情平静,一如往常,就好像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差。他缓缓开口:“你自己在家要按时吃饭,认真学习,要出门的话戴好口罩……”父亲的话还没有说完,她的眼泪忽然夺眶而出。她不想哭,她不想让父亲担心,可眼泪却怎么都止不住。父亲迟疑了一下,大手轻轻抚上她的额头,郑重地说:“我会每天给你发信息的,放心吧。”

那天,她彻夜难眠。慢慢地翻着与父亲的聊天记录,父亲发来的都是:“今日无事,平安。”一天一条从未间断,只是时间从下午六七点变成了如今的凌晨。她也总是仿照着父亲的信息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偶尔会把自己做的饭拍张照片发过去。但今天,她一直没有回复,因为父亲一定会担心,為什么这么晚了她还没有睡。

早上,六点十分,她从睡梦中醒来,拿起手机打开与父亲的对话框开始回复。“一切安好,勿念。”六个字,她一个一个地认真按着。按着按着,忽然有一滴滚烫的泪珠砸下,在屏幕上碎成了一片水渍。

清晨柔和明媚的光照过来,那一片水渍在阳光下闪闪的,折射出美丽、梦幻的光点。

◆点评

作文开头写收到的信息是“六个字,两个标点”,至于信息的内容则没有交代,留下了第一个悬念。后面又说信息是凌晨发来的,再次留下悬念。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才知道信息的内容和迟来的原因。全文多次设置悬念,且巧妙运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唐惠忠/供稿】

猜你喜欢
闹鬼金戒指齐家
General -lumps,-breathers,and hybrid solutions to(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DKK equation∗
寝室闹鬼记
接二连三的离奇死亡案
金戒指会被溶化吗
金戒指会被溶化吗
离奇失踪的金戒指
金戒指丢了
闹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