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角度看历史小说《狼厅》的现代意味

2021-08-03 20:28韩小锐王艳荣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叙事

韩小锐 王艳荣

摘 要:希拉里·曼特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对历史小说《狼厅》进行了现代意义探析,二者分别对应叙事理论中不同表达形式的人物话语以及内聚焦和外聚焦,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其创作的历史文本中渗透的深入思考和折射的现代启示有助于读者的进一步认识和学习。

关键词:《狼厅》 叙事 历史小说 现代意味

希拉里·曼特尔凭借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分别摘取了2009年和2012年英国布克文学奖,掀起了国内外历史小说研究热潮。《狼厅》以16世纪新旧交替的都铎王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历史人物主人公克伦威尔从铁匠之子登到权力顶峰的故事,编织出一张反映16世纪初英格兰政治、宗教及经济图景的巨网。我国学者杨金才认为,当代英国“被冠之以优秀的作品大都写的不是当下英国人之事,其中蕴藏了丰富的文本历史感和错位意识”(杨金才:《当代英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3期,第65页)。换言之,当代历史小说家试图在文本意义上打破历史与现代的时空界限,对历史进行反思和重塑,给现代人以启迪。历史小说热在当代英国文坛已然复兴,“都铎系列”就是历史小说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布克奖的评委曾经说过,《狼厅》的伟大之处在于用当代小说的方式讲述了一个16世纪的历史故事。希拉里·曼特尔《狼厅》中的现代意味,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比较明显。虽然讲述的是一段早已过去的历史,曼特尔却悖逆语法规则,采用现在时态,小说也因而变成了对历史的挖掘和翻新。(刘国枝)通过回溯历史尝试给出现有社会问题的答案,体现了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形式创新实现了这部小说在现代的价值,小说内容上也折射出曼特尔的现代观念。

“忘了自己住哪儿了?”他叹了口气。“约克郡那边怎么样?”他耸了耸肩膀。“红衣主教那儿?”他点点头。“吃过了?”“是的。”“累了吧?”“也说不上。”“来一杯?”“好的。”“莱茵白葡萄酒?”“行啊。”(第一部,第三章,第32页)

这段对话出现在1527年的奥斯丁弗莱,是主人公托马斯·克伦威尔从红衣主教那里汇报完工作之后回到家和妻子对话的场景。在大篇幅对于红衣主教和克伦威尔之间严肃的政治话题的描述之后,曼特尔放慢了叙事节奏,采取短且口语化的句子构想了夫妻二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将16世纪的生活搬到了现代人的面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要归功于直接引语的音响力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克伦威尔与妻子力兹之间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从工作到饮食与休息等。最后,妻子向丈夫提议喝一杯葡萄酒作為消遣结束对话,完全符合现代家庭倡导的平等夫妻关系的模式。这或许是曼特尔有意对现代社会生活中频频引发热点的不平等男女关系、尊卑观念给以一定的警示和启迪。由此看出,曼特尔叙事技巧高超,对于古今诸事思考深入,并能够进行巧妙融合和有效表达。

讲故事要用声音,而观察故事则要用眼睛和意识。(申丹)热奈特首先在《叙述话语》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谁看”和“谁说”的区分,之后其观点被广泛接受。申丹教授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视角和叙述”作为一个常用搭配来表示对感知者和叙述者的明确区分——“叙述者”是讲故事的人,“感知者”则是观察事件的人物。本文将从人物话语的灵活切换来研究叙述声音,从内聚焦与外聚焦来研究眼睛的聚焦与感知。

一、灵活切换的人物话语及其效果

人物话语的不同表达方式主要涉及四种类型: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其表达效果和审美功能各有不同。作品中明显的是这几种形式之间的灵活切换,使得叙述效果非常到位。

(1)他一寸一寸地往前挪动。(2)无论他说你是鳝鱼还是爬虫或者是蛇,都不要去管。低下头,别招惹他。(3)他鼻子里堵满了血,只好张开嘴巴呼吸。由于他父亲的注意力一时转移到自己那只被踢坏的好靴子上,从而给了他呕吐之机。(4)“好哇!”沃尔特叫道,“到处乱吐吧。”(5)到处乱吐吧,吐在我这漂亮的鹅卵石上。(6)“行了,小子,快起来。让我们看着你起来。看在爬行的耶稣身上,用你的双脚站起来。”(第一部,第一章,第4页)

这一段话出现在小说开头——1500年的帕特尼,幼年时期的克伦威尔正在遭受酒鬼父亲的毒打。这段话中同时出现了两种形式的人物话语形式:(2)和(5)是自由直接引语;(4)和(6)是直接引语;剩下的(1)和(3)不属于人物话语范畴,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述。由此观之,曼特尔对叙事技巧的运用非常娴熟。总体而言,人物话语和叙述者的叙述声音紧密交融,灵活切换,立体、丰富、多层次的声音使读者感受深刻。具体来看,(2)是对少年克伦威尔的话语的自由直接引用,从(1)中的叙述者声音直接进入人物声音,没有给读者留出准备时间,因此阅读的冲击力和感受性也会增强。(5)是父亲面对被打的儿子呕吐时说出的话,从(4)到(5)是从直接引语到自由直接引语的过渡,人物话语的音响强度降低了,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值得注意的是,从(4)到(5)是从直接引语到自由直接引语的转变,虽然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内容是一致的——都是父亲对于儿子被打后呕吐的评论,可见父亲从内心里对于儿子讨厌的情绪以及这顿毒打的残暴,为后文克伦威尔富有传奇色彩的成长经历埋下伏笔。如果这一段话中没有这两处自由直接引语,不仅形式上层次不够分明,内容上也无法传达人物细腻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二、内外聚焦转换及其效果

热奈特的一大贡献在于廓清了“叙述”(声音)与“聚焦”(眼睛、感知)之间的界限,他在《叙述话语》中将视角分为三大类:“零聚焦(无聚焦)”“内聚焦”“外聚焦”。曼特尔在《狼厅》中时而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旁观故事的进程,时而采取主人公克伦威尔的视角来进行叙述,灵活的视角切换有助于通过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来传递曼特尔的思想观点。

他倒是想解释,如果知道维基斯能理解哪一种解释的话。我不再打架,是因为我住在弗洛伦萨的时候,每天都看壁画?他说:“我找到了一种更容易的生活方式。”(第一部,第一章,第39页)

这段话发生在1527年的奥斯丁弗莱,克伦威尔回忆起自己与老丈人维基斯聊天的场景,维基斯问他从小时候非常“野”到现在这个样子发生变化的原因。此时,叙述话语由人物接管,人物的话语就是叙述话语。克伦威尔将自己不再打架的原因归咎于“弗洛伦萨”的“壁画”对自己的熏陶,这是曼特尔的创造性书写。因为历史上对于克伦威尔如何从卑微的铁匠之子一步步成长为权倾朝野的臣子并没有确切定论,同时影响成长的因子微妙且复杂,在被父亲暴打无奈离家出走之后,克伦威尔游历了许多地方。曼特尔按照自己的理解以一种泛而化之的方式邀请读者对这一历史未解之疑进行了参与和思考。另外,文中除了常见的四类人物话语表达方式,还有引导句“某某说”,却没有使用引号。

红衣主教说,有时候,国王谈起自己的母亲伊丽莎白·金雀花,会眼含泪光。你知道,她是一位绝代佳人,非常冷静,面对上帝降临的不幸,表现得那么隐忍。她和老国王有幸生育了很多孩子,也有些没有活下来。(第二部,第二章,第78页)

这一段话出现在1521—1529年间讲述不列颠秘史的部分,包括克伦威尔对于红衣主教的转述,也包括红衣主教对于国王的转述,二者采取的形式都是加了引导句“某某说”而省去了双引号。加引导句是为了表意明确,而去掉双引号则增加了神秘色彩,符合宫廷秘史的定位。如果用双引号,音响强度变大使得可信度增强,不符合传言的秘密性特征。因此,曼特尔在此处采用的灵活处理方式是对历史小说创作真实与虚构这一维度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其敏锐的思维和高超的叙事技巧。

文中多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交代故事的发展,即从外部聚焦故事的发展。涉及上述例子時,曼特尔运用内聚焦的手法,借人物之口表达观点。这种观点附着在人物身上,不仅使得人物更加立体,同时会使得传达的观点非常可信。借由老丈人维基斯之口问这一问题,读者的疑惑豁然开朗,即使是同时代的人对于克伦威尔的成长也不禁会发问和感叹,加强了其身世的传奇色彩。

历史小说作为文学和历史、真实和虚构的统一体是戴着脚镣跳舞的艺术,其创作目的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读者启迪。不能违背历史事实又不失小说体裁的可读性,这对叙事技法的要求极高。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分别解释了“谁说”和“谁看”的问题,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粗浅分析。历史小说要善于让人物活起来,尤其是通过语言塑造,将生动的画面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而展示的技法就可以通过结合多种人物话语表达方式,如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以及透过人物视角对故事内聚焦。曼特尔将对现代世界的思考和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追问巧妙镶嵌在文本中,引起读者的注视和思考。曼特尔大胆对这一宏大历史进行复数式书写,从克伦威尔的视角看待这一阶段的历史进程,书写了16世纪宫廷内部“狼性”和“人性”交织的环境,使得现代人能够对其艰难的生活环境感同身受,并产生关于如何看待历史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罗晨.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发展与嬗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 热拉尔·热奈特.叙述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 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吴礼权.历史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其修辞境界[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24-35.

[5] 希拉里·曼特尔.狼厅[M].刘国枝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10.

[6] 严春妹.《狼厅》与《提堂》内聚焦视角的伦理意义研究[J].校园英语,2016(15):249-250.

作 者: 韩小锐、王艳荣,均系山西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欢
叙事
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美学分析
《叫我第一名》的叙事风格探析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