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画也讲究透视吗?等

2021-08-03 22:00
艺术启蒙 2021年8期
关键词:绒花酒器谓之

古代山水画也讲究透视吗?

陈凡 广东省广州市文德路小学

答:古代山水画非常讲究章法和布局,最为典型的是北宋画家郭熙在其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曾提出的“三远法”。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透视法,能让你在同一幅画中看到多种透视视角,分别是:高远、平远和深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即仰视;“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即平视;“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即俯視。

能不能帮我鉴定一下这件器物有什么用?

孙晓柔 山东省章丘市汇泉小学

答:恭喜你问对人了!这件器物的全称叫“竹雕回纹活环提梁卣(yǒu)”。在商周时期,卣是一种常见的青铜酒器,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形制丰富,有圆形、椭圆形、鸟兽形等。而这件器物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匠人仿商周青铜卣形制制造的,特点是长颈、鼓腹、矮圈足,颈部雕活环双耳,周身布满纹饰。它不仅可以作为实用的酒器,也能作为精美的装饰摆件。当然,现在的它是博物馆里只可远观的文物了!

绒花只有女性才可以佩戴吗?

王欢欢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小学

答:取“荣华”谐音的绒花深受古代女性的喜爱,连清朝皇后也不例外。据《清史稿》记载,富察皇后常常“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绒花在唐朝是皇家贡品,直到明末清初流入民间,老百姓才能在“花市大街”上买到各式各样的头戴花和装饰花。当时的女性喜欢在发髻上别一朵绒花发簪,而男性也可以在服饰上佩戴绒花作为装饰!

猜你喜欢
绒花酒器谓之
绒花
查酒驾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木鹊和车辖
“扬州绒花”
我的眼中有月亮
雪花
B4RM4N智能调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