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勤

2021-08-04 08:32陈友铭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菜场婆婆

陈友铭

晚上洗过澡,慧勤换了身干净衣服,来堂屋里休息。跨进门,看见邻村夏云朋的母亲也在堂屋里。慧勤跟夏云朋是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平日里就喊她云朋妈,就见云朋妈跟母亲正说着什么。父亲坐在一旁,抽着烟看着两个女人,仿佛在欣赏一般。

慧勤刚要张口招呼,云朋妈已先夸赞起来:“看看,就慧勤这模样,这穿着,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女孩差!”

母亲笑道:“你太抬举她了!”母亲说着转向慧勤,“云朋妈是来保媒的,想把你许给她城里表姐的儿子。上午你在稻场上打麦子,她们路过看见你,对你很满意!”

慧勤羞得脸发烫,愣在那儿不晓得怎么答话,还是云朋妈化解了她的窘迫,云朋妈说:“光她们满意不中,还是要两人见个面,接触接触,双方愿意才中,我表姐的儿子在土杂公司上班,人挺老实的,看到就知道了。”

母亲说:“是啊,见个面,了解了解。慧勤啊,要不妈替你先应下来,让云朋妈约个日子,你们见见!”

于是约了个日子,云朋妈领着慧勤去了那个叫作庞胜的男青年的家。慧勤去的那天,庞胜的爸爸庞玉尧亲自下厨,庞胜妈陪着云朋妈和慧勤说着话。慧勤起初拘谨地坐着,后来拿眼睛四下看了看,庞胜家两间平房,她们坐着的这半间屋里放着碗橱和桌凳,既做餐厅又做客厅,后半间是庞胜的卧室,另一间分隔成前小后大两个房。门前一个院子,院子里搭了间小厨房,砌了个水池,空地上摆放几盆花草。云朋妈说:“城里人家就是清爽干净,哪像我们乡下到处乱糟糟的!慧勤,是吧?”

慧勤笑笑,没有作声。

庞胜妈也笑,说:“那是环境不一样,你搬城里来,肯定比我搞得还好!”说着招呼慧勤:“慧勤,瓜子、糕点自己拿,不要拘束啊!”

慧勤“嗯”了一声,蚊子似的,却没去桌上拿瓜子、糕点。

碗橱顶上的小闹钟快转到十二点了,庞胜的妹妹庞娟哼着歌回来了,她顶父亲职,也在土杂公司上班。看见云朋妈,庞娟喊声表姨,又冲慧勤笑笑,继续哼唱着进了前面的小房间。

庞玉尧已经烧好饭菜,对妻子说:“应彩,再等大家都饿坏了,吃吧!”应彩便起身,与丈夫一道把一盘盘菜端上桌。几个人刚坐下,庞胜回来了。应彩责怪他说:“不是讲好了今天早点回来,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庞胜的岗位在仓库,今天仓库进货,过完磅还要堆码好,下班就迟了点。庞胜说:“我早点回来,人家就要多干,那还不讲我尖头滑脑的!”

慧勤瞄一眼,庞胜个头一般,身材微胖,圆圆黝黑的脸,两眼细长,笑起来眯成一道缝,看样子蛮憨厚老实的。

庞玉尧说:“不讲了,洗洗手吃饭。工作还是要好好干的!”

中秋节的前两天,庞胜由云朋妈领着,第一次来慧勤家。庞胜不仅拎来烟酒、糕点,还给慧勤送来两套新衣服。慧勤的父母也是杀鸡称肉,款待庞胜,还有领庞胜进门的云朋妈。慧勤的哥哥也过来作陪,父母让他为慧勤把把关。当云朋妈带着庞胜告辞离开后,父母的眼光便齐齐地看向儿子。慧勤哥说:“看上去人不算精明,憨厚老实不假。”一家人最后商定,同意慧勤嫁过去。

在20世纪80年代,乡下女孩嫁到城里还是很风光的,也不会要求人家有多好的条件,何况憨厚老实更让人放心。

吃过早饭,庞胜上班走了,庞娟也上班走了,庞玉尧夹着木制棋盘,拿上装有棋子的木盒,也出门找棋友去了。刚过门的慧勤帮着婆婆收拾碗筷,收拾好,应彩喊上慧勤,二人去菜场买菜。应彩觉得,往后慧勤也是要买菜做饭持家过日子,应该带她去菜场看看。

菜场里人头攒动,声音嘈杂乱哄哄的。慧勤有些不适应,她拎着菜篮子跟紧应彩一步不落,见婆婆在这个菜摊前站站,翻看着菜问问价钱,又去下一个菜摊,重复这样做。慧勤不懂,有菜买了就是,干吗看来看去,问东问西的?婆婆教导她说,菜的成色不一样,价钱有高低,多看多问才不会吃亏。

买菜回家,应彩算着买菜的账,慧勤便动手择菜,才择了几棵小青菜,婆婆就在她择下的菜叶里找出几片青叶。应彩说:“这些菜叶不黄,扔了可惜。”慧勤在家也择过菜,有时青菜只留点菜心,择下的菜叶不是往猪圈一丢,就是抛稻场边让鸡啄,不像婆婆一片青叶也不舍得丢。

每天择好菜,应彩都让慧勤去歇着,自己则在厨房里忙乎。这天,慧勤拿上拖把去水池,拧开龙头冲洗,她想去拖地为婆婆分担点儿家务活。哗哗的流水声把厨房里的婆婆招了出来。应彩关掉水龙头,说:“我马上来洗菜,清洗菜的水一样能洗拖把拖地。”

慧勤感觉城里的生活并不像原来想象的那样,婆婆的言传身教,的确让她学会不少,但她觉得应该想办法多挣钱,而不是在点滴上计较。

一天,婆媳俩刚收拾好早饭后的锅碗,应彩感觉有点头晕,慧勤很紧张,问婆婆要不要去医院?

应彩勉强笑一下:“哪有那么娇气,歇一会儿就好。”

慧勤忙扶婆婆坐下,说:“妈,那你歇着,今天我去买菜!”

应彩就给了慧勤几块钱,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又交代慧勤买什么菜,买多少。

慧勤买菜回来,一样一样报上账,剩余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婆婆,这让应彩很满意。

自此慧勤担负起买菜的活儿,她也喜欢去菜场,有时也跟菜摊主讨价还价,感觉很有趣。有时看到菜贩子口吐莲花般夸着自家的菜好,慧勤在羡慕菜贩子口才的同时也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这天,慧勤买菜回家,听到婆婆在厨房里跟公公说起这家买了洗衣机,那家买了冰箱,末了叹息一声:“你退休的钱都用在吃喝上了,想买个大件也攒不上钱!”

庞玉尧说:“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中了,跟人家比干嗎!”

慧勤跨进厨房,放下菜篮子说:“妈,爸的退休钱用了,庞胜庞娟的工资也能存呀!”

应彩看看慧勤,觉得都是一家人了,也就实话实说:“没让庞娟交工资,她也不小了,要为自己攒点嫁妆钱,庞胜吗,”应彩声音一下小了许多,“他待业混岗,能拿几个钱?每月也还要给他留点零花钱。”

慧勤这才知道,庞胜虽在土杂公司上班,却是单位为解决职工子女就业而办的小集体企业身份,称作混岗,工资待遇比正式工差了一截。当时有职工子女顶替的政策,父母原本希望念了高中的庞娟能考上大学,好让庞胜顶父亲的职。偏偏庞娟差了几分,这让庞玉尧两口子难坏了,手心手背都是肉,让哪个顶?还是庞胜表态说:“我已经上班了,让妹顶吧!”

应彩看着慧勤,有些歉疚地说:“当时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你不会怪爸妈偏心吧?”

慧勤想,庞胜真要是顶职成了正式工,还不晓得会不会娶自己这个乡下妹子。慧勤自然不会纠结过去的事,却对往后的日子有了隐忧,庞胜拿钱少,以后顶门立户,日子怎么过?一连几天,慧勤满脑子都想着这事。那天买菜,看到一个菜摊前围了许多人,那家的青菜鲜嫩,萝卜又大又光鲜,慧勤挤进去,筐子见底了。摊主让大伙等等,他去库里取了就来。慧勤好奇,跟过去想看看摊主的菜库是啥样,原来摊主是到菜场后面,去那些用货车装菜来的大菜贩那儿批菜,这让慧勤眼睛一亮,几天来那种模模糊糊的想法也清晰起来。出嫁前,母亲给了她二百块钱,一直没舍得用,现在狠狠心,拿出二十块钱买了把杆秤。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慧勤摇醒酣睡的庞胜,告诉他自己有事要出去。“跟爸妈讲一声,菜我会买了带回来。”慧勤交代后轻手轻脚出了门,又去厨房拿上两只竹篮,带上杆秤奔菜市场去。

看看已经八点多钟,应彩很是着急:“这个慧勤,上哪去了?”

庞玉尧也没出去找人下棋,他心里也着急,嘴上却安慰着应彩:“她那么大一个人,丢不了,也许一会儿就回来了!”

二人正念叨着,慧勤回来了,菜也买回家来。

应彩又惊又疑,说:“你一大早出去,不会就为买这些菜吧?”

慧勤说:“我是去菜场批菜卖,卖完就买了菜回来。”

“什么,你去做小菜贩子?”应彩差点惊掉了下巴,“你怎么不跟我们商议一下,就自作主张去卖菜了?”

慧勤说:“我想先干着看看,能干再跟你们讲。今天还不错,赚的钱买了菜还剩下三元多。”

应彩说:“那也不中!你还是先学学怎么持家过日子,有机会再找个班上。你做小菜贩子,我们脸上也没光呀!”

庞玉尧却说:“慧勤想干就让她干,不偷不抢的,丢什么人!”

庞玉尧的态度也让应彩最终改变了态度。慧勤每天便高高兴兴去批菜卖,摸着兜里渐渐鼓起的钱包,她心里美滋滋的。慧勤想不到,没多久,婆婆又变卦了。

那天,她卖完菜刚进门,婆婆很严肃地对她说:“明天不要再去卖菜了!”

公公庞玉尧一旁劝着婆婆:“你呀,吃得下几碗饭,怎么就听不得几句话!”

原来,住他们家后面的曹云,看见慧勤在菜市场卖菜,回来就跟左邻右舍讲,一时间,大家都晓得老庞家的儿媳妇是个小菜贩子。“乡下人没得工作也只能干这事!”曹云说着咂咂嘴,还直摇头。慧勤记得,结婚那天,曹云也来过她家,对婆婆应彩说:“你家儿媳是乡下的?乡下好啊!往后你家吃米吃油,还有芝麻豆谷的不用买了,乡下有啊!”当时应彩就气得直翻白眼又不好发作。现在曹云又这样说她家,应彩哪能不生气?“不中,不能让她老是看贱我们!就她家儿子、女儿工作好,不也就是待业混岗吗?我就不信不能给慧勤找个工作!”

慧勤看出婆婆是真的生气了,也就打消了说服婆婆的打算。

过了段日子,慧勤真就去水泥厂上班了。做临时工,一天不请假,一个月也能挣到三十六块钱,还有夜班补助。这下应彩的脸上洋溢着喜气,慧勤私下里却是不开心。

过年各单位都放假,正月初二,庞胜骑上自行车带着慧勤,二人去乡下给慧勤的父母拜年。回娘家的慧勤很是愉快,她深深呼吸着久违的田野里的空气。路上有三三两两穿着新衣手拎礼盒的行人,路边也有人在田地里劳作。慧勤觉得有自己经营的土地真好,啥时想干就去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像自己和庞胜,上什么班,拿多少钱,都固定在那儿。往后过什么样日子,也是一眼能看到头。她不愿走婆婆的路,想买个大件还要盘算着怎样攒钱。慧勤这样想着突然喊住庞胜:“我们租房单过吧!”

庞胜一惊愕,自行车便扭了几扭,差点摔了两人。“单过,干吗要单过?”

慧勤说:“我们总不能在你爸妈那儿过一辈子吧,早晚还不是要单过,不如早点出来练练。”

庞胜想了想,也同意慧勤的说法。

休完年假又要上班了,庞胜开口跟父母说出单过的想法。应彩听后大吃一惊,看看庞胜又看看慧勤,说:“我跟你爸對你们不好?”

庞胜说:“不是,我们……”说着看向慧勤。

慧勤笑着说:“妈,你和爸对我们很好。你们这么大年纪还在为我们操劳,可你们也不想看着我们这么大的人了,还要事事依赖你们,不能独立生活吧!”

庞玉尧起初也很吃惊,听慧勤这样说,就劝起应彩:“孩子们想单过,就放手让他们练练,要是不中,再叫他们回来。”

应彩沉吟半天,艰难地吐出两字:“好吧。”

慧勤和庞胜搬出去那天,应彩塞给慧勤五百元钱:“拿着,才单过不容易,添置些要用的东西。要是难了,就回来。”应彩眼圈有点红,又叮嘱慧勤说,“庞胜老实,凡事你多操点心。”

庞胜和慧勤在城郊的菜队租的房,两间屋连带个院子,价钱比城中心便宜了许多。安顿好,慧勤就辞了水泥厂的工作,重又做起小菜贩。她叮嘱庞胜,暂时不要对爸妈讲。庞胜不讲,事情也还是瞒不住。那天,慧勤卖完菜回家,婆婆已经在门口等她了。

“妈来了!”慧勤赶紧掏出钥匙开了院门,“妈,进屋坐!”

应彩没动,两眼盯着慧勤,说:“慧勤,为给你找这份工作,我花了多少钱,跟人讲了多少好话,赔了多少笑脸。可你,一声不吭就不干了!”

慧勤赔着笑:“妈,进屋坐会儿我慢慢跟你讲。”

“不去!”应彩很是生气,“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妈?”说着,转身就走。

慧勤知道留不住婆婆,喊着:“妈,带点儿菜回去!”

“不要!”应彩走出多远,生硬地丢来两个字。

晚上,慧勤买了水果,喊上庞胜一道去公婆那儿。应彩冷着脸,还在生气。庞玉尧倒是热情,亲自为儿子、儿媳倒了两杯水。慧勤端起茶杯说:“爸,让你给我们倒水,真是折杀我们了!”说着扫一眼屋内又问,“庞娟呢?”

应彩这下开口了:“谈了个男朋友,是个老师,一块看电影去了!”

慧勤听出婆婆口气中的骄傲,心里也是很欣喜:“好事啊!”说着看向应彩,“妈,事先没跟你讲,是我不对,只要你能消消气,骂我几声打我几下都中,只是那个班我不想上了。我算给你听,就这十几天,除去我跟庞胜的吃喝,还净赚一百一十二元八角,都赶上我三个月的工资了。这比每天按时上下班,守着那几个死工资不强吗!”

一旁的庞玉尧很是惊讶,他笑着说:“慧勤,看不出啊,你十几天挣的都顶我一个半月了。好好干!你妈,”庞玉尧瞥一眼应彩又说,“不是怕你折了本钱,日子不好过吗,现在晓得能挣到钱,还不支持你!”

应彩看看慧勤又看看庞玉尧,叹了口气:“我也没讲不让她干,起码得跟我通个气呀!”

慧勤赶紧说:“应该的,是我欠考虑了。”

“算了,现在讲这些有什么用?”应彩口气缓下来又说,“你天天赶早去菜场,要是忙不过来,就跟庞胜回来吃吧。”

慧勤心头一热:“妈,不用!”

庞胜跨进出租屋,走向正在灶上炒菜的慧勤。慧勤经常挑些新鲜上好的蔬菜,顺带着买点荤腥,叫庞胜给父母送去。庞胜走到慧勤身边,憨憨地笑着:“慧勤,我们什么时候要个孩子?”

慧勤一听便知是公婆的意思,说:“我们不是讲好了,先挣点儿钱,等条件好点儿再要孩子。反正就是一个孩儿,迟几年有什么关系!”

庞胜依然憨笑着:“我也是这么讲的,回头我再跟爸妈好好讲讲。”

其实,慧勤何尝不想早点儿要个孩子?回娘家,父母也催她要个孩子,村里跟她差不多时候出嫁的,有人的孩子都会喊妈了,也有人怀疑她不能生育。现在公婆又提孩子的事,她心里很是难受,觉得对不起庞胜,对不起公婆,对不起父母。当她端起水杯,把避孕药送进嘴里,心头便生出愧疚:孩子,只能委屈你再等几年了!

庞胜想不到有一天会下岗。公司领导解释说,先前他们这个小集体企业实际是公司养着,现在公司状况也不好,拿不出钱了。领导又说,很多单位自办的小集体企业都关停了,人家也是自谋职业、自找出路。

慧勤安抚了庞胜几句,见庞胜仍是沮丧着脸,不由得笑了。庞胜很生气:“我都没班上了,你还高兴!”

其实,慧勤早就想在菜场内租个固定摊位做生意,只是一个人忙不过来,也不敢叫庞胜辞职帮她。她知道,不仅庞胜不愿辞掉工作,婆婆更不会答应庞胜辞职。现在庞胜下岗了,她可以谋划租摊位了。慧勤虽是在菜场卖菜,却时时关注着菜场内各种生意的走向,觉得卖干货、调味品还行,那些东西保质期长,而且家家需要,目前菜场内有两家,生意还不错。

庞胜担心自己没做过生意,慧勤就给他打气,没人生下来就会做生意,慢慢学着做。庞胜又担心没钱做不成生意,慧勤告诉他,这几年她已攒下两万多元。“租个摊位还能剩下一万多元用来进货,再说,有些货也能跟老板赊欠着,卖出钱再付。”

看着信心满满的慧勤,庞胜也打起精神:“你说能做那就做,我听你的!”

庞玉尧和应彩这阵子也在为庞胜下岗而发愁,见慧勤带着庞胜做起生意,也是松了一口气。这天,二人特意赶过来,给慧勤送来三千元钱,庞娟也让父母带来一千元钱给哥嫂。

慧勤先是不收,拗不过,便写下两张借据,应彩说:“你这是什么意思?”

慧勤说:“写下借据,我们才感到有压力,才会督促自己努力去挣钱!”

应彩收起借条见庞玉尧看着她,说:“我又不会当真的。”然后转向慧勤说,“当初妈反对你做生意,不会记恨妈吧?”

慧勤说:“妈,你多虑了,我怎么会记恨你!”

应彩说:“要是依着我,你跟庞胜现在可就受罪了!曹云当年笑话你,乡下丫头只能做小菜贩子,如今她女儿也下岗了,一家子赖在婆家吃喝,弄得婆家也烦,三天两头吵闹。曹云昨天看到我,还夸你呢!这人哪——”

庞玉尧说:“我们不讲人家的事,你跟慧勤要是没话讲,我们就回,别耽误他们做生意!”

应彩笑着,把慧勤拉一边说:“慧勤,等生意做上路,是不是考慮要个孩子了。趁我们还能动,帮你们带着。你看,庞娟的孩子都快学会走路了!”

慧勤脸上飞起红云,说:“我会考虑的。”

刚租下固定摊位,慧勤就跑了趟印刷厂,抱回一大抱纸,张张纸上满是小蚕豆一般大的画片,画片上印有“庞记”二字,她和庞胜有了空闲就揭下小画片贴到要卖的货物上。慧勤曾见过顾客买了瓶劣质料酒,而商家不承认是他家卖的,二人闹到派出所去。她想贴个小标记,就好辨认了。

菜场里上午热热闹闹,下午却是冷冷清清。慧勤跟庞胜一商量,二人买了辆脚踏三轮车,下午拉上一车货,走街串巷到处跑。这天,两人刚在城南的芙蓉巷口停稳车,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走过来,将手中一瓶“胡玉美”酱晃了晃,说:“你们是不是也在大菜场卖呀?”

慧勤说:“是的,我们上午就在大菜场卖。”

男子说:“看看,才买不到一星期,就过期三天了,你们真会做生意呀!”

二人吃了一惊,庞胜赶紧拿过“胡玉美”左看右看,说:“这不是我家卖的,我家的货都贴着这样的标记。”说着从车上拿下一瓶让男子看。

男子扫一眼,扭过脸吼道:“你快点呀,看看是不是他们!”在男子的催促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颠颠地跑过来,看一眼,喘着粗气说:“我也记不清了。”

“妈,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做事能不能细心点,要过期的东西你也买,是不是把人吃坏了你才快活!”男子把“胡玉美”往老妇人手里一塞,“去找卖给你的人退换掉!”说着愤愤然离去,留下老妇人像犯错的孩子,失落地站在那儿。

慧勤走过去,对老妇人说:“大妈,我带回去帮你换吧。”说着拿来一瓶“胡玉美”给了老妇人。

老妇人千恩万谢,拿着换过的“胡玉美”回去了,慧勤转手就把那瓶过期的扔进垃圾桶里。

庞胜拉长脸,说:“你不是要带回去找人换吗?”

慧勤说:“我是不忍心大妈回去又要受儿子的气。这么大年纪了,唉——”

“我晓得你换不到!净做好人,像我们进货不要钱似的。”庞胜很不高兴,嘟囔着。

慧勤沒想到,她的这一举动被人看在眼里,又通过口口相传,城南那一大片住户都找上她那儿买自家需要的干货、调味品,那个老妇人也来买过,说是她儿子就让她上他们这儿买,庞胜乐得合不拢嘴。

这几年,县城里变化很大,慧勤和庞胜几乎天天在城里跑,感受颇深。一次,两人把车停在一个叫作“龙门山庄”的新建小区门口,一边等人光顾一边看向小区内那一栋栋新楼房。家家大阳台,户户玻璃大窗,跟他们租住的小瓦房有着天壤之别。看着看着慧勤突然问庞胜:“想不想住上这样的房子?”

庞胜正看得入神,听见问,便说:“你不想啊,想有什么用?”

慧勤说:“好好挣钱呀。有钱了我们就开个店,开了店挣钱会更多,那就能买起房了!”

庞胜憨笑着:“你又在讲故事吧?”

慧勤说:“我是讲真的!”说着看看庞胜又问,“要是我们也住上这样的新房,你在家里喜欢干什么?”

庞胜也认真起来:“擦地,擦窗子,把家里擦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的!”

慧勤看着庞胜憨憨又认真的样子,笑了,笑得开心又幸福。二人推车往回走,走出老远,慧勤忍不住还回头看看。

孩子出生了,这个叫庞欣荣的小男孩给一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孩子满月了,该上户口了,问过居委会,跑过派出所,都说孩子随母,只能去慧勤的村里上户口,这让慧勤很是难过。

有了孩子,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看着看着,欣荣会笑了,看着看着,欣荣会走路了,看着看着,欣荣要上幼儿园了。户口却成了欣荣进公办幼儿园的障碍,好在城里已有了民办幼儿园,尽管收费高出一截,为了儿子,慧勤舍得拿,为了儿子,慧勤也得努力去挣钱。看着欣荣一天天长大,慧勤心里美滋滋的,看着手中存折上面的数字不停地在增长,慧勤也是乐滋滋的。

终于有一天,慧勤跟庞胜商量起买房的事。当慧勤说出要门面住家一块儿买,庞胜惊讶得两眼瞪得滚圆,头也摇得拨浪鼓一样:“别讲疯话了,像是不要钱似的!”

在他们租房的不远处,新建起一个小区,虽然偏了点,按当下发展的势头,不用几年就会成为闹市区。慧勤原本想买个门面房开店,可小区临街的门面房是和上面一套住房捆绑出售,不过价格相对便宜些,门面十七万,住房五万三,最主要的是开发商出面担保,银行给贷一半款,就是房产证要还清贷款才能拿到手。

庞胜说:“想开店,我们去其他的地方找找门面房。”

慧勤摇摇头:“能找到,可没人给你贷款。”

庞胜说:“那就等几年再买吧,一下背上那么多的债,我怕……”

慧勤不想失去这个机会,她劝庞胜说:“你买房,银行为你先垫钱,多好的事!怕什么,只要好好干,还怕挣不到钱还贷款?”

庞胜见慧勤的态度很坚决,又说:“你不是讲家里存有十四万多,那就少贷点儿吧!”

慧勤说:“买了房还要简单地装修一下,还要多进货扩大经营范围,我还愁钱不够用呢!”

不仅庞胜担心贷款多,庞玉尧、应彩也很担忧,万一还不上贷款,会不会让银行扫地出门呀?

“不会!”慧勤胸有成竹,她说,“做了这几年生意,我有把握,只要肯干,不仅能挣钱还贷款,还会把日子过得更好!”慧勤看看公婆仍是忧心忡忡的样子,便又说,“欣荣也是一天天长大,渐渐懂事了,老是让他住出租屋里,你看周围这环境,对他成长也不好呀!”的确,这几年来城郊菜队租房的人不仅多,人员也杂,这也是庞玉尧和应彩所担忧的。

应彩终于松了口,说:“我跟你爸也存了一万多,你们拿去用吧!”

很快,慧勤就办好买房手续。不到一年,“慧勤超市”就在这个新小区门口开张了,一家三口也如愿住上自己的新房。

超市的面积不到三十平方米,里面的商品却很丰富,烟酒、副食品品种多样,日用品种类繁多,还有文具、玩具等。慧勤不怕麻烦不怕累,只想多挣点儿钱。她还去电信局申办了公用电话,当时公用电话很有市场。开张一个月,慧勤清理了一下货物,算算营业额和利润,对一旁伸长脖子看她算账的庞胜说:“猜猜看,这一个月赚了多少?”

庞胜憨笑着,使劲地摇着头。

慧勤憋不住,喜滋滋地说:“加上公用电话的收入,四千多呢!”

庞胜乐得都快结巴了:“这、这……这么多呀!这样干下去,要不了几年,就、就能还清贷款了!”

慧勤说:“那当然!店没开错吧?”

眼看着欣荣到上学的年龄了,这让慧勤是忧愁万分,城里有民办幼儿园,可城里没有民办小学,总不能把欣荣送到乡下去念书吧?随着发展,城里有了新政策,只要在城里买房就可以落户。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慧勤特意穿了身新衣服,早早来到派出所。当她从户籍警手里接过崭新的户口本时,迫不及待地打开看,第一页写着户主庞胜,第二页便是她——魏慧勤,第三页是儿子庞欣荣。慧勤看了一遍又一遍,直看得眼里涌出泪花。突然,她朝那个户籍警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你们!”

走出派出所,慧勤擦了擦眼睛,慢慢抬起头,瓦蓝蓝的天空清澈明净,艳阳高照,慧勤的心里也是一片灿烂。

责任编辑/文媛

猜你喜欢
菜场婆婆
蚜虫婆婆
菜场
“不听话”的婆婆
逛菜场
微妙地共舞
微妙地共舞
如此婆婆
热闹的菜场
菜场“变身”记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