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牛鼻子”

2021-08-04 02:54山东省莱州市应急管理局孙伟锋
现代职业安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莱州市牛鼻子隐患

山东省莱州市应急管理局 孙伟锋|文、图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实现企业安全发展、持续稳定的必由之路,也是强化安全事故风险管控、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山东省莱州市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针对现阶段部分企业主动履行法律法规意识不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坚持把强化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作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着眼点、立足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在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中的作用,从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监督管理、政策激励约束、应急救援保障等五个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监管机制,着力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牢牢牵住安全生产“牛鼻子”,有力推动了安全防范措施在企业落地生根,促进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预防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为企业“引路子” 开展点面结合的“大培训”

山东省莱州市始终秉承“安全培训不到位是最大安全隐患”的原则,坚持把安全培训作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严格抓好“三项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的基础上,围绕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强化“三级”(厂矿级、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培训,创新安全培训形式、改进培训方式和手段,持续提升安全培训质量,建立常态化的安全培训机制。

为增强安全培训的实效性,山东省莱州市将《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纳入常规安全培训课程,采取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线上教育等方式,组织所有企业员工逐条逐句学习,让每个企业认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强制性和严肃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同时,注重增强安全培训的针对性,突出“不同行业不同重点、不同工种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特别对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和有限空间、检维修、动火、装卸等关键作业岗位,组织制作易理解、易接受、符合参训对象“口味”的培训课程,并在增强培训内容针对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以使每名员工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方法,进而切实提高一线岗位事故防范能力。开展人人参与的“大讨论”

为了使企业提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到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山东省莱州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大讨论活动,动员所有企业打通“思想关”,提升“执行力”,主动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具体来说,该活动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等不同群体,分别确定“安全为了谁?安全靠什么?安全谁负责?”“我的安全职责是什么?在我身上得到落实了吗?如何履行好承担的安全职责?”等不同研讨主题和研讨内容,并通过专题学习、撰写体会、岗位练兵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了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

同时,为了突出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层面的研讨,还通过组织座谈会、辅导讲座等方式,促进各企业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将可借鉴、可复制、可粘贴的安全管理经验辐射到同类行业企业,引导企业负责人依法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自觉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抓安全生产工作。

开展注重实效的“大考试”

山东省莱州市将安全生产考试作为企业安全运转、职工规范作业的前置条件,坚持标准、严把关口,做到考试不合格不准上岗作业。

在严把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入口关”的基础上,山东省莱州市在每年节假日后企业复工复产前,都会由属地镇街和安委会成员单位分别组织本辖区、本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考试,以考试成绩来找差距、补短板,做到以考检学、以考促学、以考促用,提高履职能力。

为了严肃考场纪律,山东省莱州市明确要求在考试时,除身份证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同时,通过考试现场全程网络监控和录音录像,有效杜绝了违规作弊行为,且在考试结束后,会将考试结果全市通报、媒体公开,作为年度安全生产考核、个人晋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另外,为了督促企业抓好全体员工安全生产应知应会考试,山东省莱州市明确要求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允许上岗,并要求企业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会等时间,不定期开展安全操作规程、行为规范等安全基础知识抽查提问,进一步加深员工对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的掌握与应用,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每个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都能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进而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本系统主要电路有单片机控制电路、传送带电路、米阀电路、水阀电路、电源电路等。通过人机设备将用户指令数据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控制传送带电路将电饭煲送到进料区,控制水阀、米阀电路实现进料,控制阀门的打开时间来实现对系统进料量的控制。到达烹饪区后,通过无线模块将指令发送给电饭煲启动烹饪模式,远程控制电饭煲系统图如图2所示。

隐患“大扫除” 逐一“过筛子”

山东省莱州市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组织力量对各领域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大扫除”、逐一“过筛子”,做到了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组织企业自查

山东省莱州市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组织所有企业加大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力度,对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安全隐患逐一列出单子,实施清单销号管理。自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生产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同时,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重点设备和重点场所,要求企业必须严格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检查、反复排查,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由检查人员、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逐级签字确认,层层卡实责任。

聘请专家帮查

针对辖区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问题,为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山东省莱州市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安全管理“参谋长”和隐患排查治理“主力军”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安全技术专家,对企业生产系统、设备设施、现场管理、风险管控、环境条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拉网式、起底式安全生产“大体检”,对安全技术问题进行“把脉会诊”,从更深层次、更专业角度帮助企业查找问题隐患,并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建议,进而充分发挥专家在隐患排查中的技术保障作用。

属地镇街排查

为了强化基层安全监管力量建设,山东省莱州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劳务公司派遣方式,为镇街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协管员,协助镇街对本辖区企业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为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成效,山东省莱州市在市级层面建立了日调度、周通报、月例会制度,每周编发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情况、镇街大排查大整治开展情况和严厉执法处罚情况3个工作通报,及时反映各行业隐患排查和安全整治工作动态,集中推广安全监管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

另外,山东省莱州市每月都会召开例会,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任务。

执法部门巡查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离不开严格执法。山东省莱州市充分发挥执法监察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拳头”和“尖刀”作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组织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工信、自然资源等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将所有监管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以“查责任落实、查制度执行、查现场管理、查教育培训、查事故隐患、查应急能力”为主要内容,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巡查力度,将执法检查范围覆盖到每个企业、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台设备,从严整治各类隐患苗头。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严格坚持“五个一律”:即,凡是发现企业不开展隐患自查自纠的,一律依法关闭;凡是发现企业存在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的,一律顶格处罚;凡是发现企业自查自改后仍存在重大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的,一律停产整顿;凡是经停产整顿到期仍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长期处于停产状态的企业,一律关闭并依法吊销企业相关证照。总之,通过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倒逼企业提高依法依规生产经营水平。

莱州市组织企业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和法律法规考试

强化监督 为企业安全生产“开方子”

安全生产既连着企业效益、政府形象,也连着成千上万个家庭。山东省莱州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意识,坚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发力,充分发挥企业职工和广大群众力量,全方位、多角度查找安全问题隐患和管理漏洞,着力为企业安全生产“开方子”,形成了群防群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山东省莱州市利用钉钉办公系统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管信息平台,设置了基础信息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四项内容,所有信息实行倒计时预警,并与上级部门现有信息平台有效衔接,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共用共通。其中,在安全隐患排查项目中,设置了安全隐患“随手拍”窗口,企业职工可通过平台直接进行安全隐患上报,随时发现、随时拍照、随时上传。信息提交后,会由相关人员对问题隐患进行分类,并在第一时间派发至相关负责人,督促其抓好整改,同时系统还会对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流程跟踪管控。

设立有奖举报电话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山东省莱州市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发布了关于安全生产隐患有奖举报的公告,向全社会公开25个重点部门和17个镇街的安全生产隐患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同时,要求受理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信息保密制度,并对举报属实的给予现金奖励,以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山东省莱州市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电视、报纸等媒体途径,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以及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典型经验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并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向企业、群众发布灾害性天气和用电、用火、用气、消防、交通等方面安全知识,确保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全社会安全防范意识。

政策激励 为企业安全生产“树样子”

针对部分企业抓安全生产不积极、不主动问题,山东省莱州市积极采取反向约束和正向激励“双重措施”,树好安全生产的“风向标”,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一方面,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出重拳、严惩处,做到罚得心痛。莱州市安委办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办法》,明确了9条硬性惩治措施,对违反操作规程、超出许可范围进行作业活动、隐患问题整改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等不同情形,采取媒体曝光、挂牌督办约谈、强化培训、顶格处罚、暂扣或吊销证照、责令停产停业、列入“黑名单”、追究刑事责任、严格资格禁入等措施进行惩治。其中,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实施联合惩戒,对企业在资质资格评定、工程招投标、荣誉授予等方面予以限制,对个人在个人贷款、高消费、乘坐交通工具等方面予以限制,真正让企业和员工承受不起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成本”和“代价”。

另一方面,对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坚持重激励、重奖励,做到奖得心动。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力度,每年年初组织所有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和责任状,年底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与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优惠扶持、评先评优等直接挂钩。

强化应急保障 为企业安全生产“架梯子”

完善应急预案

山东省莱州市按照“上下对应,内外衔接”的原则,督导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使用范围、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等内容,并做到与政府综合预案、部门专项预案有效衔接。

建好应急队伍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防范各类灾害事故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山东省莱州市大力整合各种资源,组建了矿山、危化品、地质灾害救援、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24支专业救援队伍以及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持续加大人员、装备、经费等方面投入力度,保证了队伍活力,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反应灵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同时,针对辖区矿山企业较多的情况,在组建市级矿山专业救护队、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的基础上,山东省莱州市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原则,指导矿山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建立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救援器材和装备,建成了以企业员工为主体,由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和协调,全市矿山企业共建共享的3支应急救援队伍,兼顾防汛减灾、地质灾害等救援任务,有效提高了辖区应急保障能力。

加强应急演练

为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应急救援效果,山东省莱州市针对季节和行业特点,定期组织重点企业及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预案、应急技能等方面培训,并在安全风险程度高、危险因素多的高危企业、重点场所和重点班组(岗位)推行“一周一小练、一月一大练、一季度一检验”工作机制。

通过广泛开展应急演练,不仅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和应急机制的协调性,也使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岗位安全风险点和危险源,熟悉掌握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增强了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效提高了快速响应和高效联动处置能力水平。安

猜你喜欢
莱州市牛鼻子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酒心糖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奇怪的牛鼻子
隐患随手拍
我和我的家乡
山东莱州市加快推进石材产业整合
莱州市郭家店镇采叶苗木园艺场
这次也许牵住了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