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外源性脂质性肺炎1例

2021-08-05 04:36吴建兵曹顶贵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外源性性肺炎病史

吴建兵 曹顶贵

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呼吸科 211600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Exogenous lipid pneumonia,ELP)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由于该病例比较少见,许多临床医师对其认识程度尚不够,常被忽视、漏诊、误诊或延误诊断。在2020年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呼吸科收治了1例急性吸入性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者,诊疗过程虽然曲折,但最终成功进行综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6岁,以“进食梗阻、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半天”为主诉于2020年2月18日入院。患者半天前进食蛋黄后出现梗阻,持续数小时后自行好转,并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咳少许白色黏液痰,急诊以“肺部感染”收住我科。入院时,患者时有梗阻感,可进半流质食物。既往史:10年前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5年前有食管癌放疗史,术后出现进食梗阻,在外院多次行“食管狭窄扩张术”。否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流行病学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及家族史无异常。查体:T 38.6℃、P 100次/min、R 21次/min、BP 140/90mmHg(1mmHg=0.133kPa),胸廓无畸形,叩清音,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其余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SpO293%(未吸氧)。血常规:白细胞5.8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1.8%。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无异常。胸部CT(图1):(1)食管术后改变;(2)两肺感染;(3)主动脉硬化。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肢导联低电压。

图1 2020年2月18日胸部CT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肺部感染、食管癌放疗后、胃癌术后。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各项常规检查、痰培养+药敏、血培养+药敏、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检测、4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上消化道造影未见食管气管瘘。先后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热毒宁4d、比阿培南+左氧氟沙星+帕拉米韦5d、莫西沙星等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处理。患者体温始终在36.2~38.2℃波动,复查血常规无异常;血气分析无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 C反应蛋白由90.21mg/L上升至258.34mg/L;血降钙素原升至1.431ng/ml;3次复查胸部CT(图2~4)示病灶持续进展。由于疗效差,经反复多次和家属沟通后得知:患者在住院数小时前曾口服蛋黄,出现梗阻后吞服麻油以润滑食道,并呛咳。综合入院来的各项诊疗措施,老年患者有胃癌手术史,食管癌放疗术后,有胃食管重构史,经查阅相关文献,考虑该患者为吸入性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由于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等检查受限,故调整治疗措施,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 ivgtt qd,患者病情持续改善,咳嗽、咳痰好转,无发热等不适。9d后复查:血常规、降钙素原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降至21.12mg/L;胸部CT(图5)示病灶明显吸收。患者于2020年3月10日出院,出院后1周内继续口服泼尼松10mg qd;嘱1个月后复查胸部CT,呼吸科门诊随访。

图2 2020年2月22日胸部CT复查诊断

图3 2020年2月27日胸部CT复查诊断

图4 2020年3月1日胸部CT复查诊断

图5 2020年3月8日胸部CT治疗后复查诊断

2 讨论

脂质性肺炎是一种由于类脂物质在肺内集聚引起的非常见疾病[1]。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吸入的油或脂肪进入呼吸道后,难以通过纤毛黏液机制清除;动物油在气道内可引起强烈的炎症;植物油和矿物油一般不会引起即时炎症反应,长期吸入会导致异物反应;镜下见含脂物质积聚肺泡内,可见被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吞噬的异物型反应,肺泡和组织间隙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2]。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比较少见,诊断基于以下三个重要因素:(1)接触油或脂肪的病史,有吸入和/或被吸入的风险;(2)放射学特征性发现;(3)痰、肺泡灌洗液、组织病理学标本存在富含脂质的巨噬细胞[3]。吸入的油或脂肪有:凡士林、矿物油泻药、油性滴鼻剂、牛奶、罂粟子油等。含脂物质到达肺泡时发生外源性脂质性肺炎,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类型的肺炎相混淆。根据吸入油或脂肪的类型、数量、频率和时间长短分为两类:急剧、短暂、大量吸入油或脂肪,或因意外误吸而急性引起的急性外源性脂质性肺炎;长期、反复、低剂量吸入油或脂肪可导致慢性外源性脂质性肺炎[4]。急性外源性脂质性肺炎非常罕见,如喷火表演时口含汽油、柴油或液体石蜡,不慎吸入肺内所致。若吸入量少,可表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若短期内大量吸入,或稠厚油性物质吸入气道后可阻塞气道,在短时间内引起发热、咳嗽、咳痰;有报告称,在意外吸入煤油的几个小时后,可出现发热、咳嗽和胸膜炎性胸痛等感染性肺炎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类似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困难症状[5]。胸部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肺部感染等非特异性表现。慢性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则通常是由于长期反复吸入,导致油或脂肪在肺泡内聚集,并引起巨噬细胞吞噬的异物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胸痛、咯血、间歇性发热或白细胞增多,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此外少见的有胸腔积液、气胸等。

在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年人,基于前辈或既往经验,在偶尔发生吞咽困难时,以口服植物油和/或吞服蛋黄以缓解进食不畅。该患者为老年女性,10年前有胃大部切除病史;5年前因进食梗阻被诊断为食管癌,基于年龄、基础疾病、胃大部切除史,手术风险较大,给予食管癌放射治疗以延缓肿瘤进展,延长生命。放射治疗后仍时有进食梗阻,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食管扩张。由于患者曾行胃大部切除术,食管下端解剖结构破坏,抗返流机制受损;食管癌放疗后照射部位可出现瘢痕,进食梗阻未能改善,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患者每次出现进食梗阻时,基于习惯及经验常吞服植物油、蛋黄以缓解梗阻感。该患者本次发病前进食梗阻后曾口服植物油,并出现呛咳,导致发生急性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所以,追踪病史是诊断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重要线索。如患者有引起吸入脂类的病史,在初次就诊时被忽略,可导致漏诊或延误诊断。故在疗效不理想时,医生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迄今为止,外源性脂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未得到很好的研究,未能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现有的治疗经验来源于已发表的病例报告:即避免吸入含脂物质,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肺泡灌洗。外源性脂质性肺炎常合并细菌感染,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 。有病例报道证明,用含有乳化剂的肺泡液行分段肺泡灌洗,不仅可以直接清除脂质,而且能减轻肺泡浸润[6]。肺泡灌洗液中可见炎细胞,巨噬细胞吞噬脂质,故使用糖皮质激素用于外源性脂质性肺炎。但是,糖皮质激素的功效主要取决于炎症反应轻重程度,可静脉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并酌情调整剂量。当患者病情改善时停止抗生素,并口服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持续数周,逐渐减量直至停用。

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容易和肺癌以及各种传染性肺炎临床表现相类似,因此经常被漏诊或延迟诊断。该患者有接触油或脂肪的病史,有吸入和/或被吸入的风险;发病时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进行气管镜检查风险极大,未行肺泡灌洗、肺活检等辅助措施;但最终得到成功的诊治,得益于现病史的追踪。故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特别是基层医院,碰到类似的患者,决不能忽略现病史、既往史,应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病情,务必详尽、准确,及时调整治疗方向。

猜你喜欢
外源性性肺炎病史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有些隐私也要说
1949年以前复旦大学的党组织沿革及特点
高职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