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天南星科一新记录属种△
——石柑属石柑子及其传统药用价值分析

2021-08-05 09:41庄怡雪孟静杨泽森陈怀平安昌杨成梓
中国现代中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药用风湿葫芦

庄怡雪,孟静,杨泽森,陈怀平,安昌*,杨成梓,3

1.福建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漳州市漳浦县中医院,福建 漳州 363200;3.福建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

天南星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有35属206种(含引种栽培)。其中,98种为特有种,南北各省均产,以西南、华南各省区植物资源较为丰富[1]。天南星科植物药用广泛,半夏、天南星、虎掌、石菖蒲、犁头尖等均有悠久的药用历史。2020年4月,笔者在福建省漳浦县进行中药资源普查时,采集到1种天南星科附生攀援藤本植物标本,经查阅数字标本(CVH)等及检索相关文献,确定该植物为石柑属(Pothos)植物石柑子Pothoschinensis(Raf.) Merr.。参阅《中国植物志》[2]1、《Flora of China》[3]、《福建植物志》[4]及相关文献资料,确认该种为福建省分布新记录。石柑子在华南及西南地区广为药用,为经典瑶族药,近年来对其研究日益增加。此次发现对天南星科的种系迁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丰富了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此外,本文对其传统药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

1 石柑属石柑子为福建省新记录属种

石柑子属(PothosLinnaeus,Species Plantarum. 2: 968.1753.)属天南星科石柑族。本属中国产有5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西南各省区。福建省此前尚未有分布记录。该属植物多为附生、攀援灌木或亚灌木;枝披散,芽腋生或穿通叶鞘而为腋下生;叶为单身生复叶状,叶柄叶状、平展,上端呈耳状;花序柄腋生或腋下生,劲直、反折或弯曲,基部苞片3~8枚,革质;佛焰苞卵形,肉穗花序具长梗,球形、卵形或倒卵形,稀圆柱形;花两性,花被6枚,先端拱形向内弯;雄蕊6,花丝短,先端骤狭为药隔,花药短,与花丝近等长,子房卵状长圆形或扁圆形,3室,每室有胚珠1颗,株柄短;无花柱,柱头无柄,脐状突起;浆果椭圆状、倒卵状,红色,有种子1~3;种子扁椭圆形(图1)。

石柑子Pothoschinensis(Raf.) Merr.in Journ. Arn.Arb.19:210.1948;Hook.f.,Fl.Brit.India 6:552(sub.P.cathcartii).1893;Gagnep.in H.Lecomte,Fl.Indo-Chine,6:1086-1087 (sub.P.cathcartii,yunnanensis&balansae).1942;P.C.Boyce,Blumea 45:155.2000.为附生藤本,茎亚木质,近圆柱形,具分枝,分枝下部常具鳞叶1枚;鳞叶线形、锐尖,具多数平行纵脉;叶片纸质,披针状卵形至披针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常有芒状尖头;花序腋生,基部具苞片4~5枚;苞片卵形,上部渐大,纵脉多数;佛焰苞卵状,绿色,锐尖;肉穗花序短,近圆球形,淡黄色。

本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的阴湿密林中,常匍匐于岩石上或附生于树干上,越南、老挝、泰国亦有野生。漳浦县位于福建南部,地处热带与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区,与广西植物区系、华南植物区系具相似地理气候特征,为其发现提供了可能性。

凭证标本: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E117°27′40″,N24°12′50″,553 m);生境:攀附于林下岩石上;采集人:杨泽森、安昌等(标本编号:350623200401001LY);采集时间:2020年4月1日,调查期间处于花、果期。

2 石柑子传统药用价值

石柑子为特色民族药,在华南地区瑶族、壮族、侗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中均作药用,因而在各民族中别名较多,如石蒲藤、藤桔、葫芦钻、柚子枫、巴岩香、爬山虎、青葫芦、上树葫芦等。其茎叶或全草药用,具有祛风解暑、消食止咳、镇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麻木、跌打损伤、骨折、咳嗽、气痈、小儿疳积等[2]19。

2.1 地方典志记载

石柑子首载于清末四川地方草药著作《分类草药性》,记名为石气柑,别名为柑子菌芋,主要用于消食气、治反饱、治风湿麻木[5]。《分类草药性》原书已佚,后有学者将其中记载药物重新考证辑校成书,供后世参阅。由此可知,石柑子早在清朝就已在四川民间药用。在《四川中药志》首次记其正名为石柑子,别名石气柑,在四川地区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食积胀满及风湿骨痛等[6]。《广西中药志》记为巴岩香,别名青浦芦茶、石葫芦,广用于治疗风湿骨痛及耳疮[7]。《贵州药用植物目录》记为藤桔,别名为小毛铜钱菜,全株用于治风湿麻痹[8]。《广西本草选编》记石柑子别名有爬崖香、爬山蜈蚣、石葫芦,其主要作用为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骨折,与四川地区药用稍有不同[9]。《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石柑子为石蒲藤,别名有石山橘、石蜈蚣、石葫芦、上树葫芦、上壁蜈蚣、爬山蜈蚣、爬崖香等,此外,记石柑子全草药用,具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积止咳等功效[10]。《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记石柑子别名为爬石蜈蚣、石葫芦茶、藤桔,全草用于治疗癫狂、跌打损伤、肝硬化腹水、毒蛇咬伤及风湿骨痛等[11]。

注:A.生境;B.植株;C.叶;D.果实。图1 石柑子照片及生境

综上,对比石柑子原植株形态不难发现,各地区的别称用词中依据其叶的形态命名为“蜈蚣”“葫芦”者居多,再因其攀援的生理特性冠以“上树”“上壁”“爬山”等形容词。同时,各家典籍引用相近,或因成书年代相近,存有借鉴传抄之嫌;地方志中有称其为“桔”“香”,皆因气味而命。后《新华本草纲要》记石柑子别称有风瘫药、伸筋草、六扑风等,以其功效命名[12]。另“巴岩香”一名,“巴”或谐音“爬”,“香”亦为描述其气味。

2.2 民族医药记载

瑶族是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13]。瑶族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居住深山密林中与虫、蚁、鸟、兽及恶劣环境相斗争的实践积累结晶。石柑子被瑶医称作“葫芦钻”,收为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中“十八钻”之一。其全草入药做行气止痛、散瘀消肿药,用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蛇虫咬伤、肝硬化腹水、跌打损伤等,疗效显著[14]。此外,瑶族民众将石柑子煎水外洗用于治疗风湿性骨痛[15]或制成药丸(柚子枫丸)内服,结合药灸、痛区刺血、药酒外擦等医疗手段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6]。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省也有零散分布。壮族是最先迁徙至岭南一带的民族之一,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特色的医药文化,即现壮族医药学[17]。壮族医药称石柑子为石蒲藤、巴岩香、青浦芦茶[18],使用石柑子全草治疗肝硬化腹水[19]。

石柑子在侗族亦有药用,侗族分布于广西、贵州、湖南毗陵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温和、物种丰富,为侗族先民提供了充足的药源。侗族医者行医又采药,所有药物自采、自制、自用,最终形成侗族自成一派的医学理论[20]。侗族医者称石柑子为葫芦石或石葫芦、巴岩香、石蒲藤[21],多以石柑子单味药全草配猪肝煮食,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病[22]。

傣族人民主要生活于云南省西南部,该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傣族医药文化是傣族人民同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临床实践丰富,是其自身文化、古印度医学思想及汉医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3]。傣语中石柑子称为“歪拧”,傣族民众用石柑子全草治疗风湿寒痹、跌打损伤、骨折、咳嗽咽肿、胸腹胀痛、红白下痢、血尿、白尿等多种疑难杂症[24-25],另有单用石柑子的根煎水服用治疗妇人产后血流不止[26]。

佤族以石柑子、通血香、虎杖、龙爪树叶、岩笋、金不换等药材组成验方,将这些药材制成粉末后用砂锅洒抄后包于患处,主治骨质增生[27]。

综上,石柑子在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民间广为药用,尤以地方少数民族多使用,各地用药方向大致相同,将石柑子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活血散瘀、小儿疳积等,可见石柑子药用传承较为统一。

3 结语

石柑子为天南星科石柑子属植物,典籍收载历史较短,首见于清代《分类草药性》石气柑条文。在华南及西南地区常为瑶族、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所用,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食积等多种疑难杂症。地方别名众多,主要以其形态、生理特性及药用功效命名为石蒲藤、藤桔、葫芦钻、柚子枫、巴岩香、爬山虎、青葫芦、上树葫芦、风瘫药、伸筋草等。其药用历史悠久,被收为瑶族医药老班药“十八钻”之一,是专治“肿症”的“打药”。民族药中单方及验方的传承与应用是历代先民亲身实践的经验结晶,多数药物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小,极具开发潜力。随着近年来对华南地区特色民族药的发掘整理,寻找民族药中有效成分、新的活性成分及药物靶点已成为现今中药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亦备受关注。已有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石柑子中可能含有苷、生物碱、黄酮、蒽醌、香豆素、萜类内酯、甾体、三萜、糖、氨基酸、蛋白质、挥发油和油脂等化合物[28],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作用[29-33]。此次发现丰富了福建天南星科植物的药用资源,为福建省药用植物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资源。继续加强药用植物石柑子活性成分的分离与作用靶点的筛选、探究其药理活性及深层次作用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猜你喜欢
药用风湿葫芦
全科住院医师在风湿免疫科轮转时带教模式的探讨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风湿免疫病住院患者的抑郁与自杀风险分析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宝葫芦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风湿宝风湿灵 从三四百元起步开始赚钱
风湿宝风湿灵 从三四百元起步开始赚钱
互帮互助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