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21-08-05 09:48李晓爽
学生之友 2021年2期
关键词:有效渗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

李晓爽

摘 要: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历史源远流长,需要后代时刻铭记优良传统文化,而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学习圣地,理应承担起这份传承的重担。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初中语文课堂之中,文章也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化底蕴;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渗透

引言

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也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特性的知识传承,反映了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教材中的内容承载了丰富而多样的传统文化。因此,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职责就是将传统文化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传递出去,让传统文化彻底地渗透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使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

一、创设课堂文化情境

情境教学法适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但是在语文中讲到传统文化的渗透方面效果更显著。因为传统文化意义深远,其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要想学好需要深刻挖掘。它不同于德育教育,直接以德育为目标即可,它是一种引申的德育,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穿越时空和圣者、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伟大、超凡的智慧,从而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的这种意境。

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创设课堂文化情境,重视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要把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为教学创设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环境。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班级里,都应该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让学生时刻都在感受着古人留下的伟大财富。比如可以在班级墙上悬挂古人的名言警句,时刻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如《乐府诗集·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等。也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在語文课堂上播放恰当的音乐,将古人的传统文化氛围让音乐表现出来。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和所讲课时历史背景相结合的视频资料,把教师讲解转变为学生欣赏,让学生经过耳濡目染和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深挖教材内容,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经典故事与传奇人物,这些凝集着人类智慧结晶的故事材料已经足够学生学习和了解了。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出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当中感受最真实的文化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只是在词句理解上给予帮助,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去解读文章中的深意,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碰撞,这样才能更容易地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一篇课文时,学生除了理解基础的文本内容外,还要对陶渊明的个人特点以及精神品质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文章的故事解读,了解陶渊明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这样一个情感,并从中学习陶渊明追求自由平等、安宁和乐的精神品质。此外,通过对文言文的解读以及理解,也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以趣味教学活动推进传统文化的渗透

有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若要渗透传统文化,保障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则更需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可组织以传统文化渗透为主要目的的趣味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教学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使其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比如教师在《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参与到“比一比谁的语录多”这样的竞赛性趣味教学活动中。学生可将孔子的语录灵活地运用到趣味的教学活动中,并在讲出语录时,快速地表达自己对语录内涵的理解。孔子留下的语录非常多,而且每一条语录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学生对孔子语录进行广泛又深入的理解与运用,实际上就是他们对孔子的儒家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表现。

又比如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分别扮演庄子和惠子,进行情景式对话。在这一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可渗透道家辩证思想文化,让扮演庄子和惠子的学生分别从他们的观点出发,去认识同样的事物,努力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活动充满了趣味与活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专注度,有利于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四、重视中国节日,感知传统风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融入中国,比如圣诞节和情人节,就成了当代初中生的最受欢迎的两大节日。而对于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没有多少学生真正喜欢,除了放假天数多的国庆节和春节。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应该将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之结合,让学生体会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以及内在涵义,这也是让学生了解传统习俗最重要的方式。因为传统节日的背后是为了纪念每一位历史人物的自我牺牲与奉献精神,通过对节日的深入了解,才能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名族荣誉感。

例如,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看赛龙舟、插艾蒿、祭屈原,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对屈原背后的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问答,在节日氛围的烘托下,学生的积极性能有效提升,在不断的答题中让屈原的形象更加立体,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精神内核以及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始终秉承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有机渗透传统文化,进而让学生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承担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寻更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有机渗透传统文化,实现新时期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建伟.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20(06).

[2]栗冬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9.

猜你喜欢
有效渗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让“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通过诗歌阅读提升初中生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