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健康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2021-08-06 01:03林晓莹陈贵松
中国林业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森林公园康养发文

林晓莹,陈贵松

(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福州 350002)

在健康中国提倡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森林健康领域对生态健康及人类健康的研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我国对森林健康的研究不再集中于生态健康概念,而放眼于森林健康所涉及的客体及价值指向[1]。本文讨论的中国森林健康研究是基于中国森林公园建设和现代政策变化背景下对森林健康概念的把握,利用Citespace V 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历年来学者们对森林健康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便更好地了解森林健康概念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及前沿趋势,期望为森林健康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收集来源,勾选SCI、EI、北大核心、CSSCI、CSCD作为文献来源类别,收集与森林健康有关的期刊文献数据。检索方式为主题检索,综合考虑森林健康要求森林资源满足人类合理需求的广义概念[2],在涉及人类健康方面选取“森林康养”“森林养生”“森林疗养”等词作为检索关键词。选用的检索式为:主题“森林健康”OR主题“森林康养”OR主题“森林养生”OR主题“森林疗养”OR 主题“森林保健”OR 主题“森林公园健康”OR 主题“森林公园康养”OR主题“森林公园养生”OR主题“森林公园疗养”OR主题“森林公园保健”,文献检索日期为2020-8-24,共得到文献408篇。

1.2 分析方法

使用Citespace V软件对收集的408篇文献进行科研作者及机构分析、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及高频词分析、基于关键词聚类分析及领域研究主题分析以及基于时区图谱的研究关键词主题演化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森林健康研究文献特征

2.1.1 研究领域发文量情况

选取1990-2020 年时区内共289 篇期刊文献进行发文量研究,在一定程度反映森林健康领域研究在近30年内的发展趋势。结合图1结果分析可知,森林健康研究领域发文量整体是呈现一个波动上升的趋势。结合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对森林健康研究基本分为三个阶段:萌芽起步阶段(1990-2001年),年平均发文量为1.5篇,12年间发文量共18篇,占30 年间总发文量6.23%。由于森林健康概念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逐步引入中国,直到2001 年才统称为森林健康[3],因此在2001 年之前森林健康领域发文量相对较少。在这段期间,发文量在1994年开始攀升到1995 年出现小波峰,由于1993 年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分会成立,各大院校相继设计相关专业[4],对森林健康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增多。初步发展阶段(2002-2012 年),年平均发文量为 14 篇,11 年间发文量共 154 篇,占 30 年间总发文量53.29%。提升发展阶段(2013至今),年平均发文量16.7,近7年发文量共117篇,占30年间总发文量40.48%。在提升发展阶段,学者们对森林健康主题研究重视程度上升到一定高度。

图1 森林健康发文量时间分布

2.1.2 科研作者机构合作情况

列出发文量最多的前十位作者,得出表1 所示研究作者及其机构分布。发文量最多的是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傅伟聪,共发表森林健康相关领域论文共32 篇,占总发文量比例7.84%。其次就是来自湖北民族大学的姚兰以及福建农林大学的何中声,两人关注的领域更多是集中在林业、森林生态健康、生物学等相关研究,其中学者何中声于2020年5月发表的《中国台湾地区森林疗愈发展计划及其内容》一文下载量已达217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从总体上来看,发文量最高的前十位作者的发文总篇数累计占比61.27%,其中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学者共有4位,来自湖北民族大学的学者共有3位,表明福建农林大学以及湖北民族大学对森林健康相关领域研究关注程度较高。

表1 森林健康研究作者及其机构分布

为进一步探究森林健康研究领域的主要科研力量和机构分布情况,对Citespace V 软件生成的作者机构共现网络进行分析(图2)。从合作网络分布图情况来看,主要是形成福建农林大学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机构的合作网络,研究机构分布较为稀疏,机构间的连线较少,说明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合作较少。

图2 森林健康研究作者机构共现网络

2.1.3 期刊发表情况

对森林健康研究文献发表期刊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选取发表量排名前15位的刊物得出表2结果。从表中数据来看,有35.05%的文章是发表在表中15种的期刊当中,其中有13种刊物是核心期刊。其中,《世界林业研究》收录20 篇,占比4.90%;《林业资源管理》收录16 篇,占比3.92%;《西北林学院学报》收录11 篇,占比2.7%;《林业经济问题》收录10 篇,累计占比2.45%。这类刊物是森林健康领域研究文章偏向发表的期刊,也在林业研究领域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表2 期刊发表分布

2.2 森林健康研究热点及主题演化

2.2.1 研究领域热点

通过Citespace V软件对408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由于关键词的频次分析以及词间关系共现可以得出研究内容的结构特征和发展方向[5],由此得出森林健康研究当前热点,选取关键词频数最高的前20位形成表3。从表中可以发现,森林健康、森林康养、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森林公园的关键词中心度值均大于0.1,说明这些关键词是与其他研究领域相关联的重要节点。Citespace V软件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也是明显形成森林健康、森林康养、健康评价、森林公园的四大节点。排除森林健康、森林康养作为搜索的关键词,因此生成节点较大的原因,可以确定健康评价以及森林公园是森林健康研究领域的热点。这里的健康评价是指森林健康评价,森林健康评价是对森林生态系统丧失服务功能和价值的评估[6]。森林健康评价是偏向对森林生态健康的研究,也是国内外森林健康研究领域研究学者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7]。随着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森林公园相关研究逐渐成为业内学者关注的热点,森林公园蕴含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其为主体进行的生态健康、森林康养等研究也是森林健康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特点。

表3 森林健康文献关键词分布

2.2.2 研究领域主题

为进一步探究森林健康领域研究主题,利用Citespace V 软件对关键词进行主题词聚类分析,最终得出五大主题:森林健康保护、森林康养效用、森林康养产业开发、森林健康评价与指标、森林健康发展案例经验,如表4 所示。森林健康保护主题与森林健康评价与指标主题研究内容集中于研究森林生态健康问题,前者主要研究树木、土壤、病虫害、微生态环境等的健康情况或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的因素[8],后者主要研究对森林健康问题进行诊断的标准体系、评价方法、尺度等[9]。森林康养效用主题与森林康养产业主题研究内容集中于研究森林对人类健康影响问题,前者主要研究森林环境、森林内空气负氧离子、森林内芳香类物质等对人类的疗养作用[10],后者主要研究森林康养产业、康养旅游、康养产品等的开发情况及发展趋势等。

表4 研究主题聚类

2.3 森林健康研究演进趋势与前沿

结合研究热点趋势时区图谱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2019 年森林健康领域研究关键词为:“森林旅游”“康养类型”“体感舒适度”“休闲旅游”“公共健康”,说明森林康养、森林康养旅游、森林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等都是当前研究前沿主题。2020年森林健康领域的研究关键词为:“森林康养旅游”“森林康养概论”,说明当前领域研究热点还是以森林康养以及森林康养旅游,反映了目前森林健康研究领域以森林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即森林康养,以及与其相关的森林疗养旅游开发作为研究前沿主题。

3 结论与展望

3.1 研究结论

3.1.1 领域研究发文量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基于论文发表时间来看,森林健康领域文章发文量呈现波动,但总体趋势呈现上升状态。领域研究基本分为萌芽起步(1990-2001)、初步发展(2002-2012)、提升发展(2013-)三个阶段。就目前趋势来看,党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健康中国作为发展战略,以及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新突破,将继续贯彻“两山”理论。由此,学者们对森林健康主题研究也将上升到一定高度,森林生态环境健康以及森林康养相关研究也将逐步增加。

3.1.2 领域研究机构网络独立且相对缺乏联系

研究作者机构主要形成了以何中声、傅伟聪为代表的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网络,以陈丽华为代表的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网络,以孙高球为代表的浙江林业相关单位研究网络,以姚兰为代表的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网络。福建农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是林业研究领域研究影响力较高的高校,也是在森林健康研究方面的主要力量。此外,湖北民族大学、浙江省平阳县林业技术总站与文成县石垟林场在森林健康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作者合作机构网络较为独立,分布交广,但不同机构之间缺乏联系。基于文献发表期刊来看,以《世界林业研究》《林业资源管理》《西北林学院学报》等林业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为主。总的来说,文章发表也是主要集中于以林业为主的期刊,学科间交叉研究较少。

图3 研究热点趋势时区图谱

3.1.3 森林康养及森林公园等相关研究成为领域研究热点

当前森林健康的研究热点是森林健康评价、森林康养以及基于森林公园进行的森林健康研究。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森林健康保护、森林康养效用、森林康养产业开发、森林健康评价与指标、森林健康发展案例经验五大研究主题。森林健康研究领域对森林对人体健康研究重视程度较高。在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和森林公园建设背景下,森林康养、康养旅游、森林康养旅游等的研究数量增加,森林公园也将成为森林健康研究的重要载体。

总体来看,国内森林健康研究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拥有一定研究基础并积累一定研究成果,形成稳定的研究主题,为领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森林公园建设发展以及健康中国战略提出,森林康养、森林康养旅游、森林公园、森林健康产业融合新业态与新模式将是未来领域研究趋势。

3.2 研究展望

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的背景下,以森林公园为基础的森林健康研究将逐步提高。但在未来研究发展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①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森林健康本身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林业、医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合作,随着森林旅游,康养旅游的兴起,旅游学科的加入也不可或缺,不能仅从林业发展角度进行研究。

②拓宽研究对象。森林健康除了涉及森林主体健康以外,还涉及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土壤河流等非生物因素健康[8]。因此,森林健康未来研究对象应该拓宽到各相关客体的研究,加强森林健康相关利益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对包括森林动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与森林健康研究、森林健康与城市发展研究、森林与人类健康研究等相关研究主题应加以重视。

③探究森林健康产业高质量经营发展。森林健康产业尤其是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将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大动力,探索森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发挥森林健康产业的带动作用将是未来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研究森林健康产业如何高质量经营发展也将是未来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趋势。

猜你喜欢
森林公园康养发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森林公园游记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那些康养旅游特色小镇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