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到北安的精神航标

2021-08-06 21:12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1年6期
关键词:北安延安精神黑龙江

主持人: 本刊全媒体记者 赵嘉宾 李逢时

嘉 宾: 中共北安市委书记 冯 云

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一处负责人、一级调研员 崔艳波

北安市文联主席、北安市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牛升海

北安博物馆原副馆长 边 瑾

中共北安市委党校副校长 周 泓

编者按

1945年11月15日,受党中央派遣,奔赴东北的干部团中的195名同志到达北安,并在接下来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完成了建立各级党组织、建立各级民主政权、剿灭土匪、开展土地改革、发动群众支援前线等工作。在开展“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之际,本刊特邀请北安市主要领导及省内党史专家共同回顾那段红色历史,探讨新时期如何继承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主持人:1945年中央派出的干部团中有195人到达北安,将红色火种播撒在北安、绽放在黑龙江,使黑龙江的革命形势和工作局面焕然一新。今天我们如何评价当年干部团成员创建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意义?

牛升海:当年这支干部团成员都是受党培养多年的优秀干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创建黑龙江省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他们不畏艰险,领导全省人民顺利完成建立各级党组织和民主政权、组建根据地部队并剿匪、开展土地改革、发动群众支援前线四大任务,将黑龙江省打造为稳固的后方基地,为前线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仅从1947年年初到1948年年末的兩年时间内,黑龙江省就输送新兵9.5万人、民工1.6万人次、粮食80多万吨、谷草4.7万吨、担架3200多副、马匹5600多匹、大车1200多辆及其他大批物资,为夺取东北乃至全国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

边瑾:前来北安工作的干部政治立场坚定、不怕艰苦、不怕牺牲、服从大局,以火热的革命激情积极投身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工作中,并以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沉着冷静地应对复杂危险的斗争环境。他们让延安精神、延安作风、延安经验在黑龙江落地生根。

周泓:干部团成员通过充分发动群众和大胆探索实践,使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解放区的前列,如最早开展的土地改革工作,被称为“土地改革的试验田”,成功经验得以在全国解放区推广。干部团成员还创办了黑龙江省军政干部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培养了数万名优秀干部和人才,确保了根据地建设的实际需要。

主持人:延安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谈谈北安如何传承延安精神,让延安的红色火种在北安传播并落地生根、绽放光芒的?

冯云:一是深度挖掘。我们抽调专人组成专班,沿着当年干部团的历史足迹,收集整理相关红色史实素材,不断丰富历史资料,让人物和历史事件更加鲜活,梳理形成了“从延安到北安”的红色历史脉络,为延安精神在黑土地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搭建平台。我们重点打造红色博物馆群,建成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旧址陈列馆、黑龙江省政府旧址陈列馆、北安博物馆(黑龙江日报社旧址)、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等16个场馆,形成了全国少有的县级红色博物馆群。目前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200余万人次,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是广泛弘扬。我们首先是通过中共北安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培训、红色展馆现场教学、“五进”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学习,让全市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北安红色历史,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其次是广泛组织全市各党委、社区、基层单位,启动“从延安到北安”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推动形成了“一首红歌万人唱、一本红书万人读、一条红路万人走、一座红城万人来”的良好氛围;最后是创作红色题材原创歌曲、音乐舞蹈史诗、情景表演、音舞诗画、数字电影、连环画等文艺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演绎北安红色历史,助力延安精神在黑土地生根开花。

牛升海:延安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诞生于延安,传播至北安,最终根植龙江大地,成为推动黑龙江人民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的宝贵精神财富。

近年来,北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历史的挖掘、研究与利用,大力打造“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品牌,不断扩大红色北安的影响力,使延安精神在黑土地上薪火相传,闪烁耀眼的光芒。一是成立研究机构。以全市党史工作者、历史专家、红色历史爱好者为成员,以曾在北安工作过、战斗过的革命前辈及其后代为顾问,成立了北安市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东北军政大学研究会,重点围绕“从延安到北安”“东北军政大学在北安”等红色历史,开展红色历史的挖掘、研究和交流,进一步丰富了北安的红色历史内涵,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色历史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与国内20余家红色历史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100余名革命后代建立了联系,开展资料收集和交流研讨活动20余次,出版了一大批红色历史资料专集。二是讲好红色故事。在对红色历史资枓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整理形成红色故事60多个,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让红色历史文化浸润人心、鼓舞斗志,并走出北安,到黑河及所辖各县市区以及哈尔滨、延安等地宣讲,促进了红色历史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三是繁荣红色文化。以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积极开展红色文艺作品创作,已创作各类文艺作品上千篇(幅),在彰显红色文化魅力、发挥思想引领的同时,也使红色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主持人: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离不开扎实深入的史实研究。请结合“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历史的研究现状,谈谈未来如何进一步挖掘、研究“从延安到北安”这段红色历史。

冯云:中央派来的这支干部团将延安精神的火种带到黑土地,书写了辉煌的红色历史,我们要深入挖掘和研究。

一是做好统筹谋划。加强制度设计,探索建立省级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专班,以黑龙江“四大精神”为重点,梳理红色历史资源脉络,深度挖掘史实素材,科学制定红色历史资源开发整体方案、专项方案,推动红色历史资源开发有力、有序进行。

二是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建立并完善纪念馆、博物馆、红色旧址等平台,开展系列展示展演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深挖、讲好革命遗址以及红色资源背后故事,让革命历史生动还原、再度呈现。

三是发挥好红色历史研究协会作用。打破地域限制,定期举办“红色历史”主题座谈会,加强沟通、交流,促进红色历史的深度研究、广泛传播。

牛升海:“从延安到北安”这段红色历史,既是北安的,也是黑龙江省的,我们要把它开发利用好。要把眼界放宽、把文章做大、把故事讲好,汇聚起满满的正能量。

要开发利用好北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北安的红色博物馆群为依托,打造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服务全省、面向全国;要创新形式,进一步挖掘北安的红色故事,在全省、在全国宣讲;要以“从延安到北安”红色历史资源为依托,打造红色经典旅游线路,在培育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红色精神的传承,扩大黑龙江省的红色文化影响;要抓好研究成果转化,编印一批红色历史书籍、创作一批红色文艺作品、拍摄一批影视资料,让红色品牌更加鲜明。

周泓: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之时,挖掘和研究红色历史恰逢其时。作为革命老区的北安,除了抓好红色历史资料的挖掘和收集,还要抓好对外合作交流,进而丰富红色历史资料,让红色成为北安乃至黑龙江省更加鲜明的底色。

应依托黑龙江省所拥有的红色资源和平台,积极主动与全国范围内的红色历史文化研究、展览、宣传机构、团体、院校、平台和景区沟通,建立更加广泛密切的联系,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形成良性互动。重点是加强与中央和省黨史研究部门的沟通,对黑龙江省红色历史文化准确定位;与全国的红色历史文化和延安精神研究团体密切联系,经常开展交流互动,提升红色历史文化研究水平;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和红色景区加强沟通,实现双向交流,扩大红色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主持人:黑龙江地处祖国最北方,延安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形成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四大精神”,指引着龙江儿女克服困难、奋勇开拓,创造了黑龙江辉煌的历史。请谈谈黑龙江“四大精神”与延安精神之间有何关系。

冯云:东北抗联将士、北大荒人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大庆石油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谱写出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篇,创造出“四大精神”,这不仅与延安精神的精神内核相通,也是对延安精神的深化和拓展。

黑龙江“四大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的宝贵经验财富,使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龙江儿女在艰苦环境下不断探索创新,更好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

崔艳波:东北抗联将士投身抗日斗争,在极端艰难困苦时期,面对凶残的敌人和恶劣的条件,不畏强暴、勇猛杀敌,浴血奋战、勇赴国难,誓死保卫家园,在东北14年抗战的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铸就了东北抗联精神。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反侵略战争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战斗精神、不怕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与延安精神在思想脉络和精神脉络上是一脉相承的。

牛升海:当年的北大荒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老一代创业者白手起家、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学习和发扬了延安大生产时所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点燃了第一把荒火,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农场,开了农垦事业的先河,助力中国人端中国饭碗成为现实。北大荒精神是延安精神的赓续和传承,是黑龙江人共同创造的,也是黑龙江人共有的精神财富。我们现在需要北大荒精神,将来也需要北大荒精神。它可以点燃我们的创业激情,激发我们的创业豪情,让我们勇往直前,再创龙江辉煌。

周泓: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应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黑龙江“四大精神”,根脉在延安,与伟大的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相互辉映的。

当前,黑龙江省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爬坡上坎、破冰前行的艰难时期,尚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大力倡导黑龙江“四大精神”,将其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各行各业和各个工作岗位上,从而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共谋发展,这样才能抢抓机遇、攻克难关、越过险滩,把黑龙江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让黑龙江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如何传承弘扬延安精神?

冯云:干部团途经8个省、历时70多天,把延安的革命火种带到北安,创建了黑龙江省根据地,并将其打造成巩固的后方基地。这既印证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艰苦的革命精神和为党的伟大事业践行初心使命的崇高精神品质,又彰显出了延安精神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以干部团为榜样,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一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政治意识、锤炼政治本领、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政治立场无偏差、对党忠诚无水分。二是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要增强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脚踏实地、担当作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六个强省”目标任务,加快推动“十个新突破”,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三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实际出发,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具体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崔艳波:一直以来,我们共产党人继承发扬了延安精神,并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与使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共产党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贡献出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力量。

边瑾: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恪守的崇高理想。在充满挑战的新征途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延安精神,这也体现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要求。延安精神在龙江大地已经生根开花,无论是战火硝烟的解放战争年代,还是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的今天,延安精神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周泓:要继承弘扬延安精神,源源不断地汲取前进的力量。首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准确掌握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精髓所在,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其次,要抓好干部团传承延安精神红色故事的挖掘、整理和宣讲, 用延安精神教育人、鼓舞人,使优良革命传统代代相传;最后,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延安精神。?

编辑:薛万博

猜你喜欢
北安延安精神黑龙江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三级延会提出延安精神进国企新举措
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寻
红色文化的“北安现象”
“塞北延安”红色文化建设掠影
羡慕等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
试论北安防护林造林应注意的问题及技术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