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慈云岭五代造像记碑额新识

2021-08-06 09:22奚珣强
杭州 2021年11期
关键词:禅院云岭摩崖

奚珣强

在西湖慈云岭南坡东侧,尚存有五代吴越国时期的摩崖造像,距今一千余年,被誉为“吴越瑰宝”,与飞来峰、烟霞洞、天龙寺等处造像同列国保单位,是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吴越国佛教史,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在其中体量最大七尊一铺的造像南面,立有一座就自然山体修整而成的摩崖碑,碑额为十二字篆书,古代文献记载为“新建镇国□延遐龄石像之记”或“新建镇国资延遐龄石像之记”。

清·丁敬《武林金石记》卷七《宋仁宗佛牙赞》识为“新建镇国□延遐龄石像之记”。清·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七《宋佛牙赞》识为“新建镇国资延遐龄石像之记”。近两三百年来,各类著述多引用丁敬、阮元等清人访石成果,并未对此碑额释文,提出疑义。直至2020年10月31日,“至微堂西湖访石群”马鹰等六人,访碑至慈云岭,发现碑额上历代所识“遐龄”两字,恐非正确录文。

后经笔者再次实地查勘,比对传世拓本,参考其他两处吴越造像题记,并与姜建清等人探讨后,确证此“遐龄”实为“禅院”之误,碑额原文应为“新建镇国资延禅院石像之记”。以上比对图中,篆书“禅”字右上部之“口”,及篆书“院”字左半部之“阝”,仍清晰可辨。

关于此碑所处地资延寺,在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中有相关记载:“上石龙永寿寺,在慈云岭下,天福七年吴越王建,旧名‘资贤,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寺与石龙相接,山石突出宛如龙首,故名。石崖上刻仁宗皇帝御制‘佛牙赞,咸淳元年改为尼寺。”

以上记载表明,上石龙永寿寺,最初是由吴越国王钱弘佐创建于后晋天福七年(942)。现存慈云岭体量最大的一铺七尊造像,可能就是当时所雕,造像题记碑即为“新建镇国资延禅院石像之记”。

可惜到北宋,此摩崖碑额以下部分,被僧人惟性于绍圣元年(1094)改刻为“佛牙赞”,原碑文信息丢失。到南宋末年,编撰《咸淳临安志》时,或许是由于音近,将“资延”记为“资贤”,其实“资延禅院”才是吴越国时期创寺之初的“官方”名称。

碑额中部凿有的长方形斜槽,清代即存,影响到丁敬、阮元等金石学家的识读。“遐龄”与“资延”意思相近,都有祈福国祚延绵之意。造像所处寺院,或许历史上确有“遐龄”之类的文献记录,所以清人误识为“新建镇国资延遐龄石像之记”。从原石现状看,碑额中部被斜槽深凿后残存的笔迹,与“遐龄”两字的篆书,完全对应不上,却与“禅院”两字吻合。另有两处同为吴越国时期的摩崖,可作为此“禪院”之旁证。

浙江博物馆编《杭州石屋洞吴越国题刻》中的这处“新建瑞像保安禅院记”在石屋洞,按题记内容,刊刻于后晋天福九年(944),为石屋洞造像中主龛的题记,也是吴越国钱弘佐时期所题。

《西湖摩崖萃珍一百品》书中这处“西关净化禅院新建之记”在水乐洞,为摩崖碑,按碑记内容,刊刻于后晋开运三年(946),同样也是吴越国钱弘佐时期所题。

从慈云岭的“镇国资延禅院”(始创于942年),到石屋岭的“瑞像保安禅院”(始创于944年),再到烟霞岭的“西关净化禅院”(始创于946年),这条西湖的佛教禅院之路,短短十多里路而已,却是吴越国崇信佛教,开发西关的千年历史见证。在考释“遐龄”实“禅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此三座禅院,均始创于吴越国第三位国君钱弘佐在位的天福六年(941)到开运四年(947)之间,并依年代及空间远近,逐次分布,而此三处题额的石面,均为横长梯形,似为吴越国时期,较为流行的规制,倒也是意外之获。

猜你喜欢
禅院云岭摩崖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生如夏花之绚烂
观天山
赣州通天岩宋代摩崖书法赏析
摩崖造像
完美
彭士华:云岭展宏图
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