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

2021-08-09 03:23王严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边缘标签服务器

王严

(蜜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1 引言

伴随我国移动通信产品不断的发展及其行业进步,移动通信相关业务逐步趋向于饱和状态,相关运营商间在互联网建设过程存在的差异性也在逐渐变小,相关内容及服务对移动通信业务的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其逐渐成为重要的领域。自动识别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并且在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RFID 技术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自动标志技术,己经被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行业[1]。目前,RFID 技术对于信息和数据的传输要求非常高,对于电子邮件和网络运营商而言。其为重要的商机,同时相比移动运营商,固网运营商可对更为便利的使用方式进行提供,由此我们可看出RFID 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相应融合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性,从而对传统的运营模式进行突破,实现其到新内容及服务的转变。

2 RFID技术与移动通信系统结构

2.1 网络结构

RFID 边缘网络主要由RFID 标签、RFID 读写器、边缘服务器组成。读写器是指用户收集在其所有覆盖区域之内的RFID 标签上所接受到的各种数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再发送到附近的边缘服务器[2]。边缘式服务器主要是对从读写机构上传来的数据信息做出相应地处理,然后经由无线通讯网络向RFID 业务中心传输一些被处理地信息。

2.1.1 读写器

对于仪器的实际性应用来说,在读器和写器上,可发现几个相关重要参数:

(1)标签管理;

(2)对外接口;

(3)内存。

2.1.2 边缘服务器

边缘服务器一般在单独的PC 上进行安装[3]。其可对仓储、发送站、零售店等进行放置,又可使其在小型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安装。

边缘服务器一般利用读写仪对RFID 标签的相关数据及信息进行采集,对相应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实施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边缘服务器需对RFID 读写器进行监控及管理。

2.2 传输结构

2.2.1 永久在线连接方式

一般来说,边缘伺服电机主要的连接方式就是进行拨号及对无线网络进行相应链路的建立,在传输完成对其进行挂断,此连接在对RFID 标签信息被读入的伺服电机系统进行陆续读取极其不便[4]。但当我们运用相应的专网联机进行连接,其易出现相应的资源浪费现象。移动互联网RFID 标签业务可实现对用户的“永久在线”链路以及相应的连接方式的提供,对其流量采用自动计费的方式,当RFID 标签信息在传输过程会出现相应的数据流量,其适合RFID相应标签信息的传输。在电话及运营商方面,当边缘服务器无法对RFID 标签信息进行上传,核心网侧只对PDP 上下文进行保留,缺乏无线数据传输及信道数据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使用过程,进行数据的网络传输,应利用“永久在线”链路来实现传输。

2.2.2 流量分析

对于整体系统的相应网络数据传输量及流量来看,其可对传输进行上下行的划分,上行:基于移动边缘通信服务器实现外部移动通信中心网络的连接,下行:基于外部移动通信中心网络实现在移动边缘网络服务器的连接。

上行流量分析:上行数据传递主要为边缘服务器的相应xml 文件,其相应内容是RFID 标签。下面公式对于边缘伺服机构接受RFID 标签相关信息及数据传输速度进行更方便的计算:

公式:边缘天线相应服务器标签对数据的接收速度=一个标签数据容量*一根边缘天线数据读取器及标签数据速度*一根天线读器及写器对一根天线标签的个数*一根边缘天线服务器携带的天线读器、写器标签个数。

此处的RFID 标签编码格式主要为EPC 96 位编码的相应实际案例,其标签容量依据规范为96 比特。

2.3 RFID业务中心

2.3.1 数据管理中心

RFID 数据管理中心是RFID 的核心业务,对RFID 数据保存、仓储及其访问进行负责。相关读写器可对数据资料信息进行读取,并利用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核心互联网的传输,同时此互联网进行相关管理中心数据的发送,数据管理中心对相应后续数据进行处理。对信息管理及标签管理功能进行设置,EPC 信息管理功能主要在EPC 编码过程RFID 标签进行相关数据的信息管理[5]。此功能模块包含事件库(event repository)与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两部分。

2.3.2 应用服务器

利用服务器和数据管理中心接口对处理数据进行获得,在相关业务逻辑功能完成后,其实现同具体业务的配置。

3 RFID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

3.1 手机支付业务的应用

图1:业务开通流程图

手机支付业务主要为在RFID 技术基础上相应手机支付性业务,通常来说,手机支付业务主要具有三个方面:手机、银行卡和RFID 标签。将RFID 标签相应芯片进行智能手机的直接嵌入,移动通信用户通常情况下只用RFID 标签智能手机实现数字化刷卡方式的交换、缴纳与支付,对现有交易流程进行简化,其相关操作步骤主要包括:

(1)POS 终端主要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手机支付客户RFID 标签资料、业务号及密码进行相应资料的具体消费,其相关的移动通信系统相应的客户消费资料具有客户需要的具体性资料,之后对其进行边缘式服务器的直接传送。

(2)边缘信息服务器对终端信息进行接收后,其主要负责将pos 等相关终端设备的PORFIDE 等标签数据信息、消费者终端业务和电话密码等进行电子文件的发送,对其进行终端数据库信息管理中心的发送。

(3)数据管理和控制中心实现到互联网的接收,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对客户基本资料进行传送,之后分析和处理相关资料,实现资料信息到移动通信支撑系统的传递,实现对其的支付及认证[6]。对用户及商家进行信息的发送,对完成交易进行通知。

3.2 手机支付业务的实现

3.2.1 业务开通

由图1 可知,手机支付业务在进行启动及开通过程,其相关具体操作,则是手机用户进行BOSS 运营管理支撑系统的相应申请,BOSS 系统在对手机用户信息接收之后对大型企业数据服务中心进行申请,大型企业数据服务中心验证个人信息后对大型企业银行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确认,在实施严格完善的审查后通过用户申请,并进行返回确认。

3.2.2 业务支付

一个手机用户对商家进行前端业务平台的交易要求申请,使RFID 标签相关信息和交易业务号码实现对商家业务平台的传递;业务平台将自身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系统进行银行数据中心的发送,此数据中心按照客户信息情况识别扣款申请人,在识别客户信息过程中待其成功后则对银行进行扣款申请的发出,银行收到消息后对其申请进行确认,在完成扣款后通过电话通知数据中心进行扣款的通知,数据中心在对商家及手机用户信息接收完成后对商家及电话用户进行扣款电话发送。

3.3 RFID阅读器与手机结合的应用

当前,在我国市场相关商业经营中,部分商品皆携带RFID标签,此标签主要对商品基本资料进行记录。例如,当相应的手机用户打算对商品制定时,可将手机贴在接近修改商品标签上,手机中的相关阅读器则对物品信息进行自动性的读取[7]。利用阅读器进行短信标签消息的发出,对服务器进行短信请求的发送,服务器客户端的人员对此商品进行确定。

4 RFID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优势

对于我国通信系统来说,其对RFID 技术进行率先的引进,为我国移动通信运营者进行更好服务及切入点的提供,其主要优势包含:

4.1 由通信运营商向业务运营转型

对于国内来说,其相应移动通讯市场具有垄断、完全封闭性。随着我国电信产品及行业融合发展步伐的迅速加快,国外运营商不断加大渗透,移动通讯运营面对这更大的竞争对手[7]。RFID 技术相应发展及引进对传统移动通讯模式进行打破,进一步促进未来业务经营发展。

4.2 由被动运营向主动运营转型

过去对于我国移动通信互联网经营模式来看,其提供更多的用户电话音频及较小的数据量接入,对RFID 技术进行引入,以此对用户需求、消费习惯进行了解与掌握,促进以后实现主动经营模式的转变。

4.3 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本文对RFID 技术引进的常见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为后续移动通信网络及服务类行业发展融合更好的切入点。伴随当前各地服务性业务不断发展,其对我国通信业务及互联网行业结合发展进行有效的带动。

5 结论

在移动通讯及信息化服务中,RFID 面对家族与社会客户家族式网,对医疗及卫生行业真伪进行相应辨认,在移动通信中RFID面向个人及社会客户。其在将来发展中,安装一台双界SIM 机便可对钥匙、钱包进行取代,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伴随无线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其由之前的2G 到3G 又或者到LTE 时代,RFID 在我国整个通信领域发展的前景及空间极为广阔。基于我国移动战略角度来看,本次项目为RFID 在中国移动通信领域极为重要的切入点,我国移动发展在近几年后也会进行RFID 的大力投入,实现中国移动通信相应领域合作及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对相应技术及服务进行引入,以此提供给厂家及服务商,对新的技术及应用模型进行汇集,实现对我国移动产业化发展智能商务模式的探索,进一步促进RFID 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边缘标签服务器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中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出炉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标签化伤害了谁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