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眉的苔

2021-08-09 01:40张春亚
润·文摘 2021年6期
关键词:图章古意低眉

张春亚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王维的这两句诗,读来颇有禅意,一股幽幽的古意,绿油油的,没来由地泼进你的心田。

苔,是时间之物,它入乎道,近乎禅,点化万物,化腐朽为神奇。破敝的木门,伴以青苔,就有了机趣;呆头呆脑的顽石,覆以青苔,就具有了灵性;庭院深深,青苔染阶,便有了古意,有了荒寂之色。它,卑微渺小,却有浩然之气,撼人心魄。

公元828年,被贬23年的刘禹锡,从“巴山楚水凄凉地”回到長安,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百亩庭院大半被厚厚的青苔覆盖。这触目惊心的苔,这沁人心魄的苍绿,让诗人平添了诸多感慨。于是,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没有阅历,没有经受过苦难的灵魂,怎能感受得到苔的美?眼里只有恋恋红尘的人,怎能看得见低眉的苔?

苔,是大地的毛发和肌肤。幽谷,深涧,古木参天的森林,斗折蛇行的河岸,星罗棋布的湖泊,幽深寂静的古刹,无一不布满了苔的足迹。它为大地穿上青衣,它匍匐着亲吻土地,谦卑而又虔诚。它悄无声息地攻城略地,召唤浮躁不安的尘埃归于泥土,给辽远空旷的大地带来绵延不绝的生机。

瓦楞上的苔,最有风情。在乌镇,在西塘,在周庄,或许在江南某个不知名的村庄屋顶上,粉墙黛瓦,幽幽古巷,间杂些许绿苔,古朴而有灵气,诗意而又典雅,让人恍若隔世,顿生悠远迷蒙之感。

据说屋瓦上的苔叫屋游,又叫无根草,多贴切的名字啊!它们可不就像一群流浪的人,四海为家,没有自己的根,有的只是顽强的生命力。对生活环境不挑剔,对物资的索求极少。几星泥土,几滴春雨,便能发芽滋长,绿遍天涯孤旅。

苔,最能耐得住寂寞。在荒凉的山谷,它慢慢地生长、攀爬,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它静静地守候着内心的一方热爱,坚韧地与时间抗衡。它覆满老松的枝干,遂成仙风道骨之姿。它爬上山崖,绽放苍翠欲滴的活力。它寄身古旧的庭院,与春风、梁燕相伴,与墙角的古梅默然相爱。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温柔了青葱岁月,惊艳了寂寥的时光。

几枚溜圆的鹅卵石,几片茸茸的青苔,置于陶盆,偏安于书桌一角,古朴、典雅,便有一股自然之趣油然而生。若能铺一沓宣纸,饱蘸香墨,笔下的字如绽开的花朵,末了,再印上艳艳的图章。青苔墨绿,宣纸嫩黄,诗句黛青,图章嫣红。润了眼,柔了心,心底只有满满的欢喜。

没有清净心,品味不了苔的美。与一片青苔结缘,本身就是一种暗示和禅意。经过时光的历练,岁月淘洗的苔啊,以它独有的风姿,闪耀着思无邪的清澈。

夜色温柔,星临万户,周遭静谧。村庄睡了,城市睡了,唯有苔在时间和空间里流浪。它卧看牵牛织女,沐浴素月星辉。它悠然于屋顶之上,静观岁月,俯瞰人间烟火。

(张秋伟摘自《参花(下)》)

猜你喜欢
图章古意低眉
寻找古意的配色
光荣图章
蚊子
图章
最美是低眉
低眉尘世,看见花开
古意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