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2021-08-09 08:42董瑞丰
科学导报 2021年47期
关键词:量子疫苗总书记

董瑞丰

“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我国科技创新的这一重大成果,令全国人民倍感自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全面小康靠什么?必须靠创新。

“如果走粗放经营的老路,能源资源无法支撑。必须走出一条新路,依靠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说。

科技创新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

中国免疫“长城”正在加快形成!

20余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我国新冠疫苗研发速度和数量始终处于世界第一方阵;疫苗产能加速释放,日接种量可达2000万剂次以上……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为14亿多人民生命健康织起更严密的“安全网”,也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

历史的时针回到一年多前。2020年3月2日,北京。

前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展板和实物,了解疫苗和抗体研制等进展情况。他指出,要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同时密切跟踪国外研发进展,加强合作,争取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提速,再提速!汇集了全国多个领域、多个学科优势力量的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团队一刻不停歇。

2020年的除夕刚过,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就出发了,首支疫苗研发团队进驻浙江省疾控中心P3实验室。

对于这项重大而紧迫任务,政府部门迅速行动,给予巨大支持。第一笔科研项目资金到位了,一座5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迅速获批。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争分夺秒……

如今,我国正在推进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中国的新冠疫苗已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宣示。

将手臂置于仪器下方,能清晰照出血管——一台被誉为“扎针神器”的医疗设备,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他饶有兴致地把手伸到仪器底下体验了一番。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调研。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仔细了解产业化的成果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

自2013年创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平台——中科创星以来,西安光机所通过“拆除围墙、开放办所、专业孵化、创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让一批拥有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科研人员走上成果转化之路。

截至目前,这里先后孵化近400家硬科技公司,培育了一批“独角兽”企业,为区域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活水。6年前摆放在展厅里的“扎针神器”,今天已经远销至海外十多个国家。

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4%;科技进步贡献率估计超过60%。

随处可见的“扫一扫”、层出不穷的“无人”新业态、科创板启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十三五”时期,我国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科技创新正深度浸入亿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

当年,周围的老百姓说起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在“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的基础上,还有什么更高的境界?他们的回答是——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呐!

“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

对农民扶一把,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现代高效农业是致富的好路子。

浙江淳安,下姜村。群山环抱,人均不足一亩耕地。

缺资金、缺人才,村民们对种地务农没啥信心:“这样的地里能长出‘金疙瘩?”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村里,详细询问情况,一起商量对策:“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俞旭平来了,在村里驻了一个月,转遍沟沟坎坎,用手一指:中药材黄栀子,适合本地土壤。

长杂草、灌木的低坑坞,种上了500亩黄栀子。两年后,下姜村每户农民通过药材种植能收入4000多元。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从福建南平的“星星之火”,到全国推广的“创新之花”。党的十八大以來,约29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实现了对全国近10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

稻浪滚滚,满眼金黄。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10多台大型收割机一字排开。

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情况。

科技创新“解锁”黑土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密码。在太空,高分一号卫星定期“光顾”农场,将采集的数据下传给信息中心。在田间,传感器实时监测和提取各类环境要素信息,对万亩田畴实现精准管理。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过70%,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382公斤/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倍多。

今天,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正在插上科技的翅膀。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猜你喜欢
量子疫苗总书记
高保真度三量子位原生量子门首次实验演示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用半导体量子环构建量子计算机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新型量子位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