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外怎样厚植爱国情怀

2021-08-09 18:58胡善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法治

胡善柱

道德与法治学科属于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因此,树立课程意识,必然要突出课程的德育属性。“为谁育人、育什么人、怎样育人”是德育课程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不能缺少了对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更需要结合当下具体的国家政策进行渗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有时代性与生动性。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爱国教育现状与着力点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过于重视教材知识,不能深入挖掘教材,就目前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堂上,部分教师一直坚持传统的授课模式,重视课本中的知识,却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也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重视起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述,不顾及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此使得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兴趣提不起来。二是教学的方式单一,不能激发学习兴趣。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教师不懈的努力。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当下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一些学校的教师没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重视小学生学习成绩,依旧采取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不利于小学生爱国主义的学习,也不利于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道德与法治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学校要重视起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授课是教师们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知识70%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重视起将爱国主义教育引进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加强小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来达到在小学教学中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衔接。

1.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生应该自己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只有学生自主地掌握了重点、难点,教师们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中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渗透,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爱国元素。教材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在每一个章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教师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当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例子,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们还应该充分地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收集更多的爱国主义的例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进而有效地促进爱国主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3.利用好风景名胜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安兵马俑,有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安徽黄山、山东泰山等,吸引了无数中外旅客来旅游观光。在教学中,应该经常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把一幅幅壮观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祖国山河的雄壮、磅礴、美丽如画。

4.利用灿烂的文化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博大精深,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低年级的小学生应该从吟诵、背诵古诗、《三字经》等入手,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5.利用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传授爱国情感。告诉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缔造了新中国。教育学生一定要对老一辈革命家充满感恩,体会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感,从而激发起孩子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我们伟大祖国的情感。

6.利用好家鄉的变化体会祖国的发展变化,体会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孩子细心观察后,会说出汽车多了、楼房多了、道路宽了、人们的穿着比以前更多样了,等等,切身体会到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7.环保教育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要教育孩子知道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要做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野生动物、不用或者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等。

8.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宣传传统节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开展小学爱国主义传统节日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合作分组和搭配。

爱国教育是永恒的教育,我们要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