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培养气质提升素养

2021-08-09 18:58黄智红毕淑会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诗文教师应素养

黄智红 毕淑会

【摘要】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我国经典书籍进行诵读,以此扩充知识储备,使其拥有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对中华优秀经典文化得以传承及弘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不但能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积累,更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因此,广大教师应根据教育改革,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教学。

【关键字】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前言:无论我国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改革,语文学科时刻都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学生对璀璨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所认知,以便持续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根据小学生实际认知能力,经典诵读是学习和认识传统文化的最有效路径,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言的运用能力等都有着极具深远的作用。优秀诗文不但对小学生拥有教育价值,而且朗朗上口的韵律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同时,也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推动,为其未来学习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一、当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

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依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并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诵读,对于诗文内的理解与分析仍然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该种教学方法看似热闹,学生却未学习到真正的内涵及所蕴藏的意义,无法将经典诵读的真正价值得以体现。还有一些教师对课外延伸的优秀经典置之不理,致使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化的认知面较为狭窄。要想保证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顺利施行,就要有一定的措施,以此增强诵读教学的成效,真正让这些中华经典文化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研究策略

(一)提升教师国学素养,打造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是诵读经典教学的重中之重,其自身的素养决定着于整堂教学成效。教师只有对经典诵读拥有正确认知,才能准确掌握诵读经典教学的特点,将学生引向经典诗文的内容之中,加深其对诵读经典的体验。教师应广泛涉猎我国经典文化书籍,使得素养有所增加,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经典诗文的含义。学校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及认知规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诵读内容与其实际生活、学习、兴趣有效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切入点,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以此产生兴趣。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对诵读的形式加以变化,可采用领读、共读、接龙等多元化的诵读形式,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当中,共同领会诗文中的意境,并对其思想以及精神进行熏陶和升华。

(二)扩张诵读范围,重视诵读评价。语文教师肩负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有责任引导学生对深厚的经典文化有所认知,要将更多优秀篇章展现给学生,拓展其眼界,使文化内涵得以增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内心实际需求,对日常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推荐适合小学生理解的经典篇目。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一种能够激励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评价机制,以便学生能够在该种评价机制影响下,真正沉下心去接近经典文化,从中感悟经典文学中潜藏的智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诵读表现,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通过该方式让学生产生争相诵读的氛围。另外,教师要将同学与家长作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通过相互评价找到学生之间的差距,家长通过查看学生间的评价,发挥监督和鼓励作用,最终形成家校共育机制,使经典诵读的教育意义真正得以实现。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诵读经典产生兴趣,充分体现诵读经典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璀璨得以正确认知,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诵读经典教学得以深入了解,不断探究创新诵读经典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优质的诵读环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以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右苏小丽.“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阶段的实施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08):69-70.

[2]右覃礼欢.传承经典 培养气质  提升素养——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方法研究[J].課外语文,2021(01):104-105.

[3]右王亚芹.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幻画报,2020(12):70.

猜你喜欢
诗文教师应素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走遍万水千山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