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心和鸣 高奏家校和谐乐章

2021-08-09 11:04肖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家校子女家庭

肖莉

即使现代通信技术再发达,家访还是具有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访健康、访家庭、访心声”,访出教师成长的驱动力,访出文明互助的好风气,奏响师生和乐、家校和谐的华美乐章。

一、问卷先行,用细心奠良基

家访前,开展问卷调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家访方案,对家访的时间、对象、内容、形式等做详尽安排。通过设计表格、建立家访档案,将学生家长分成不同的类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流于形式,这样在进行家访时就能有的放矢,达到最佳效果。周到细致的前期工作,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也真正把“教育”送上门,把“服务”送上门,把“关爱”送上门。

二、真诚相待,用耐心换理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家访中,我们不只是走進孩子的家门,而是力求走进家长和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真心换取真心。家访时教师要做到“两不”,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老师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耐心交流孩子的各种表现。

三、倾情家访,用真心换感动

家访中教师要做到“三必到”:家庭困难学生家必到、特殊家庭必到、学习困难学生家必到。倡导家访“三改变”原则,即从“告状”向“沟通”改变,从“关心”向“指导”改变,从上门服务向自觉反思改变。学生在校的表现、老师能了如指掌,但对学生在家的表现、家庭教育的环境、父母的文化素养和对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我们知之甚少,甚至是不知的,这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大缺损,而家访又恰恰弥补了学校教育的这一缺失。

四、帮困扶贫,用爱心搭桥梁

家访是老师送“爱”上门。因为爱孩子、爱家庭、爱教育,才有了家访。家长们看到老师到自己家来,都非常热情,心里既温暖又兴奋。学生本人也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被遗忘的角落”,老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教师家访不仅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还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责任感,也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如果说爱的教育是贯串于教育的全过程的,那么家访则是爱心传递的重要渠道。

五、共同成长,用诚心换改变

一次家访,“三个成长”,老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在沟通交流时,面对不同的家长,根据不同的家庭类型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对于“民主权威型”的家庭,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对于“骄纵溺爱型”的家庭,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疼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我们的意见。再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对于“放任冷漠型”和“专职粗暴型”的家庭,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专制粗暴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和专制粗暴对孩子的影响,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六、巩固成果,用决心促常态

家访结束后,为巩固家访的成果,我们提倡“三个决心”,家长决心改变,学生决心进步,教师决心坚持。学校对每个班上交的各种家访材料检查评价量化,对家访工作突出的班级给予表彰,同时学校对各班家访情况抽取部分家长进行电话回访,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查看各班是否把家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还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发放评教表,及时了解家长的满意度以及对家访意见和建议,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同时再通过重点再访、个案跟踪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督导回访,以巩固家访效果。

六心和鸣奏华章,一次家访结硕果。科技无法实现真情交融,网络不能拉近心灵距离!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家访犹如一味永不失效的良剂,依然滋润着家校共育的和谐发展,散发着教师职业的永久魅力!

猜你喜欢
家校子女家庭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Tomb-sweeping Day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恋练有词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