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2021-08-09 19:55安玉萍
学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有效实施小学语文课堂

安玉萍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和重要学科,也是一门伴随学生终身的学科。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表达能力。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导入生活资源,运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提高生活与语文知识的贴合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语文知识。本文就此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47

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为确保生活化资源充分发挥其价值,教师应重视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将生活化资源融入教学内容,在学习中感受生活

生活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点滴的积累,并以此帮助学生转化思维,为学生构建新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自主地与生活情境进行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应重视将生活化资源融入教学内容当中,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投影仪等为学生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使学生在教室内感受生活情境,并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化的情境有机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的转换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学生挖掘两件事情可能存在的关联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让语文学习突破课堂教学,突破校园,让语文思维能够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进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之外的乐趣。

二、将生活化资源渗透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导课的成功运用,可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到课程学习状态。在导课设计环节,教师应重视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导入情境,可以将生活化资源渗透到课堂导入当中,使得课堂导入充分发挥作用价值。在设计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生活化的资源与教学内容相贴合,便于为学生构建体系化的学习模式。此外,教师也可以拓展生活资源的内容,为学生设定主题性的课程导入,使学生通过课堂导入环节,顺利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情形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题目设定为与生活贴近的一些常见情形,比如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邻里关系、亲子关系等都可以作为故事的素材,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以此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在导课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分配任务,鼓励学生课后在生活中对上述现象留心观察,在常态化的生活中发现一些人们不易察觉的独有的现象,并要求学生将“人人眼中有,但人人心中无”的情形进行文字创作,使人在阅读后产生心理共鸣,然后在下一堂语文课的学习中,将完成的作文在班级内进行共享。这样也可以使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有效提升。

三、合理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再现语文生活画面

教材中的所有课文都取材于生活,生活的外延与课堂教学的外延相等,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饰演的过程中,应将课堂作为生活化教学的起点,并提高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教学与生活内容更加贴切,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更懂生活,并学会适应生活和改造生活。此外,虽然课文源于生活,但一些内容与学生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感,并且学生通常都对这些熟悉的现象缺乏观察性,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观察与之相关的实际生活,以此扩展自身的视野,对课文进行充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角色饰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转换,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及運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并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对教材内容进行角色饰演,以此通过亲力亲为的实践模式,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真正构建学习课文、观察生活、实景演绎三位一体的系统化语文学习模式,使学生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得以提升,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运用生活化资源开展辩论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应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辩论赛的方式进行教学,而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经验有限,容易导致辩论赛的实施效果不佳,因此,在开展辩论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开展辩论赛,这种情况下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以此还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1]。而所谓的辩论是指学生根据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表明思想的倾向性,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辩论这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小学语文知识大部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的边界实际上就是教育的边界,而生活的范围就是教育的范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知识储备量,以便更好地在语文课堂学习环节进行运用。由于生活化资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可以随时找到素材,以此丰富辩论内容,提高辩论效率,也可以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个质的突破,使学生能够通过辩论找到乐趣,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辩论能够激发出灵感的火花,并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获得真理,懂得道理,这相对于以往传统说教教学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有效实施小学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机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培智学校体育课中有效实施分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