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体育科学精神培养教学策略

2021-08-09 20:23萧翠龄
学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高中体育体育教学

萧翠龄

摘 要:核心素养思想指导之下,教师在高中体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科学,高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求真精神。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并且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开展此项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从学科教学的实际出发,将科学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融入日常的学科教学任务之中。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科学精神;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3-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81

在高中阶段,教学对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已经比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已经发展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上,一些习惯也已经养成。那么,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也在发挥着重要而且深远的作用。根据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更要遵循体育学科教学育人的一般规律,给他们创造更好的课堂学习环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体育锻炼,拓展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友谊,放松身心,感受到体育活动给自己带来的积极价值。核心素养的理念已经在教育部所颁布的各项文件当中得到了明确,而在以往的核心素养教育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经常被教师所忽视。

笔者认为,从高中体育学科教学工作来看,科学精神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都给高中体育教师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是前提,在这些前提具备了以后,才能有条不紊地制订适合本学科的科学精神培养计划,从而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并且逐步实施。所以,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之下,逐步推进并且完善科学精神的培养工作,笔者在探索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核心素养指导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科学精神的概述及培养的必要性

科学精神作为核心素养整个体系中的核心部分,需要在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作为我国新课标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核心素养在各个学科当中都有具体的概念内涵。总体而言,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某个学科学习当中逐渐形成的具备该学科特征的知识、技能、人格品质及关键能力,也是该学科自身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所以,具体落实到高中体育这门学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体育课程习得的自主健身能力。自主健身能力包括: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课程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契合。对于高中体育教师来说,培养学生以上的能力是该学科育人的关键,也是育人目标的主要体现,还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

在以往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之下,很多体育教师会忽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然而,实际上,科学精神包含在核心素养的理念当中,具体来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基本概括为批判和怀疑精神,实践和探索精神,平权和团队精神,奉献和人文精神,以及创造和探索精神。从科学精神的内涵上可以看出在体育学科当中,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育完全可行。而且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精神的培育非常必要。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逐步贯彻科学精神的具体理念,特别是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探索精神,人文和奉献精神的培养等在合作以及竞争的体育项目中加以贯彻。随着科学精神的培育,学生不仅增强了体质,掌握了体育的技能,而且能在体育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促进了他们在各个学科学习中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深入研究并且有效實施科学精神的培育非常必要,高中体育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积累个人的优势,提高综合素质,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二、核心素养指导之下,高中体育科学精神培养教学开展的策略建议

在明确了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科学精神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之后,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在实践工作中,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将科学精神的培养工作高效开展下去呢?可以考虑以下的策略建议。

(一)高中体育教师要提高个人的专业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是高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精神理念的融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接纳这一理念,才能在行动上积极推进理念的实行。改革最终是落实在课堂,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教师专业的发展。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体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不在于让学生单纯地获得知识或者掌握某种技能,而是更加有力地运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让他们掌握科学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体育科学精神也给学生提供了解决个人实际问题的思路,学生善于质疑探索和创新,这些既体现了科学精神的特点,实际上也是他们在生活中提高适应和创新能力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如何降低疲劳感,如何锻炼出健康的体魄,这些一般都是学生非常关心的,而体育学科经常会给他们有效的答案,解决问题时,更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让人格品质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与传统教学相比,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因此,要重视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在关于科学精神概念的理解和实践方面的综合素养要提高。

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且也要在教学活动中具备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具备多个学科的知识,从而进一步带动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用多个学科的知识给学生开阔思路,也促进体育学科教学的改革创新,以达到对学生创新创造科学精神培养的目标。实际上,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要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以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面对学科之间的融合,并且积极地促进这种融合,也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成长的机会。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还是要靠教师在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推进,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的职责,要通过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推动改革活动的进行。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高中体育体育教学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