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

2021-08-09 02:37赵娜
科技风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赵娜

摘 要:各类各级技能大赛的开展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树立了一个风向标,这也是实现大国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之一。高职教育发展需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做出相应调整,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也应在此背景和要求下进行改革。笔者通过多年技能大赛指导的实践感受和心得提出了一些教改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技能大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背景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为我国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发展必须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做出相应调整,就业导向由“职业导向”向“职业生涯教育”转换;学生能力培养由“专业能力”培养向“复合能力”培养转换;职业教育有“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向“注重综合发展”转换。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恰恰可以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实现推波助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不断推进专业建设改革。本文通过近几年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集训组织、比赛内容、训练方法为研究内容,从课程内容设置、实训课程、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意在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提升教学效果。

(一)技能大赛概述

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在各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火热开展,作为职业类高职院校而言,这些技能大赛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学生,大家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目标性也更加明确。其中,最高级别的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于2017年在阿联酋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拟参加赛项47个,其中新增的14个赛项中包含了园艺赛项。在2016年,黄山市承办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的全国选拔赛,经过层层选拔,由安徽黄山学院园林专业2组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最终取得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赛项第三名的成绩。在2019年,广州市承办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全国选拔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集训基地承担了集训项目。

(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教育是劳动大军的主要“加工厂”,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现状

(1)教学内容方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均以方案设计为主要内容,学生就业面向绝大部分是各地的家装设计公司,以从事设计岗位为主。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很多学生的能力往往更多的是停留在设计方案“纸上谈兵”层面,有很多天马行空的设计想法因对施工材料和构造作法的不了解而无法实现,更多的只是在做设计表现。即便是施工图设计也做的不够深入,同时对于构造做法也缺乏积极的研究探索精神。

(2)师资队伍方面:高职院校的很多老师也是来自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的应届毕业生,缺乏很多实际项目实践的经历、能力和经验,加上还承担大量的学生管理、教辅、科研等工作,工作多年后导致很多老师没有精力和能力去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

(3)实训场地条件方面:基于以上两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训场地通常以满足可以做设计为主,硬件设施以电脑为主,缺少施工训练场地。

(4)校企合作方面:虽一直强调要与企业加强联系共建人才培养体系,但很多工作都还只是浮于表面和形式,深度合作远远不够,体制建立不健全。主要原因如下:一、因多种原因,校方未能经常组织学生到现场见习、观摩或实践;二、企业本身也因为工作忙碌无法安排较为充分的企业师傅到校授课。

三、技能大赛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一直以来,江苏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园林景观设计赛项均面向园林类专业和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在2017年之前,该赛项内容为方案设计,2名参赛选手要在3.5小时内完成命题方案设计,内容包括彩平图、效果图、设计说明、排版等。2018年开始该赛项进行了重大调整,赛项名称改为“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指导老师由之前的1名改为2名,选手由2名改为4名,分别是2名设计选手和2名施工选手,内容为4个小时的小庭院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以及10.5小时的现场照图施工。比赛内容的改变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

(一)专业教学与技能大赛相结合

在多年前刚刚参加此賽项时的做法是:接到比赛通知后,指定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根据比赛内容和要求进行突击式集训。经过两年的这样操作后,发现这种唯比赛成绩的训练好像偏离了技能比赛真实的目的。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遵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作出了课程内容的调整,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了技能比赛的内容和要求,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后,发现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在前期的课程中提早学习关于技能大赛的内容,有比较充分的时间理解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和施工之间的关系,大大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往教学中“纸上谈兵”的弊端,真正的做到“已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

(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技能大赛章程中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需求的内容,指导老师为使得参赛学生获得较好的比赛成绩,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钻研,其中包括查阅资料、专业技能分析、比赛心理研究、参赛战术研究、集训视频拍摄等等,将这些整理汇总归纳都可形成真实的教学资源。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这些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案例和施工过程视频,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小庭院景观施工过程,给了他们更多的启发和灵感。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技能大赛教学改革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