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1-08-09 23:58张亚君孙瑾
科技风 2021年21期
关键词:热能动力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张亚君 孙瑾

摘 要: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在不断改革,改革就业为导向,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能力,优化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设置要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针对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发展,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关键词:高职高专;热能动力;教学改革

一、职业教育改革方向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部分,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应用技术型的人才需求增加,职业教育作用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职业教育培养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紧,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专业技能需求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与材料大類热能与发电工程类,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发电厂热力设备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安装、检修、运行、维护基本知识,具备热力设备的安装及 检修、火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现场组织管理和系统经济型性分析的应用能力,从事热力设备安装、检修、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对应的本科专业是工学能源动力类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更加注重热能利用理论基础学习和培养发电系统生产过程的分析能力。

三、专业发展区域社会需求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就业主要方向火力发电厂。目前我国火力发电机组从小容量、中压机组逐渐发展为大容量、亚临界或超临界机组。火力发电厂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也从单一设备操作到锅炉-汽机-发电机一体的高技术复合人才。我国五大电力公司对技术人员基本学历要求是本科,甚至要求研究生,因此高职毕业的学生很难在五大电力集团实现就业。

从近几年的新疆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看,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就业单位主要是大型化工企业的自备电站和城市供热。

新疆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和石油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新疆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在新疆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企业的发展为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提供了就业机会。企业自备电站和五大电力集团火电厂相比,①机组规模相对小,锅炉容量220t/h~420t/h,发电功率50MW~125MW;②机组都是热电联产,系统蒸汽不仅满足发电和机组本身需求,还需要满足化工厂的用汽和用热需求,根据化工厂的用热需求,实现热量的梯级利用。③虽然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就业岗位需求包括力设备安装、检修、维护等工作,由于大型化工企业有着非常专业设备安装和检修队伍,这些岗位招聘岗位大部分是机械修理安装等专业,从目前的就业来看,大部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学生从事的电厂运行的工作。

四、专业标准的改革

(一)专业标准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去完成教学改革目标,专业设置要满足产业需求、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完善专业、课程及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学标准》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泵与风机运行与检修》、《电厂锅炉运行》、《电厂汽轮机安装与检修》、《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热力发电厂系统运行与分析》等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重点在于设备的安装与检修,结合新疆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实际就业岗位需求,专业培养需要更加侧重于机组运行能力及火力发电厂系统分析能力、热电联产供热过程分析、事故处理能力、现场的组织管理和节能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将电力设备安装与检修作为专业拓展课,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中增加《热电联产》、《火电厂集控运行》等课程。《热电联产》课程重点讲解热电冷三联产的基本原理,热电厂的热经济性,热经济性指标,热力设备及热力系统等内容. 《火电厂集控运行》重点讲解多电厂工作过程、火电机组启动运行和故障分析。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整,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符合现场实际岗位的需求。

(二)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时要考虑以下原则:(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2) 根据职业能力目标,突出能力培养,全面、合理地进行教学计划整体优化。 (3)在加强实践训练教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相应的实训课程,做好学校实训课程和企业就业岗位间的衔接。(4)开设相关前沿课程,培养学生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

五、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一)改革方向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主动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职业院校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生在企业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有集控值班员、锅炉运行值班员、汽轮机运行值班员等。因此将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职业资格相关知识体系的培养,根据岗位职责和职业资格相关内容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将能力目标转换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教学方法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以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燃烧学、材料等知识作为基础理论,结合锅炉设备(包括配套辅机)和汽轮机设备(包含配套系统)学习,最终掌握火电机组的运行及分析能力。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专业性非常强,部分公共基础课并不符合专业教学要求。以《工程制图》课为例,火电厂是利用管道将锅炉、汽轮机、配套辅机连接起来的系统。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单一设备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掌握,但是把设备放在系统里,系统运行中出现问题时候,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因此电厂热能专职专业需要加强系统流程的学习。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制图课学习的是工程制图,现有《工程制图》主要面向通用机械类学生,侧重于设备结构的表达。对于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学生,主要涉及的图纸是热力系统的流程。只有具备了热力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和管道布置图的视图能力,学生才能分析火电厂系统,才能完成相应的工程任务。因此《工程制图》授课过程讲解完基本的制图原理和视图方法后,就应当针对流程图的学习。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学习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的学习,组织学生讨论系统介质流向、设备及附件的作用,增加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的热力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热能动力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和燃烧探析
热能动力在锅炉与能源上的发展探析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火电厂热能动力联产系统节能改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