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建筑的弱电设计系统应用研究

2021-08-09 02:23刁帅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弱电系统接地监控

刁帅

【摘要】    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对我国电力行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的弱电设计技术在不断优化完善,使建筑综合应用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文章围绕校园建筑中的弱电设计系统展开研究,首先阐述校园建筑弱电系统的整体设计原则,其次对具体的系统设计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校园建筑弱电系统的全面性与稳定性。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校园建筑    弱电系统    监控    接地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开启了崭新的数字时代。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及智慧校园的建设使弱电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做出功能完备、经济可靠、技术先进、灵活有效的弱电系统,并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功能,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是电力设计工作的首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将校园弱电系统的整体设计原则作为基础,并且从管道、布线、网络建设、安全监控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弱电设计方案,对校园建筑中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建筑弱电系统整体设计原则

在围绕校园建筑的弱电系统展开设计时,要保证整体方案的先进程度、实用性以及简洁程度,同时还要从后期检修维护层面出发,使设计方案更具综合性特点,这样才能为管道、线路以及设备的布置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1先进性

现如今校园建筑的弱电设计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保证传统技术体系的稳定性,还要对主流技术进行调整,使设计方案在短期内都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出初始投资的最大价值[1]。

1.2实用性

在对高新技术进行选择时,要避免系统功能冗余问题,尽量提升各项技术的使用效率,在保证弱电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上,还能够控制工程整体成本。

1.3简洁性

保证弱电系统协议与传输介质的契合性,将多个子系统进行融合,使其转化为通用的传输系统,以此来促进弱电系统的集成化水平,这样不仅可以配合简单有效的运行管控方案,还能够避免系统运行故障,提升检修维护工作的执行效果。

二、校园建筑的弱电系统设计应用

2.1 综合管道系统

校园建筑的弱电系统主要分为室外综合部分与室内综合部分,是智能化校园建设中的关键部分,将弱电设计技术融入到具体的子系统设计工作,可以对传输线缆的敷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能够对线路敷设成本进行合理管控,具体措施如下:

1.对不同区域的综合管道建设需求进行分析,例如对各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校园建筑的整体弱电资源需求量。

2.从工程建筑、装修、水电供配、空调等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要保证设计方案与基建规划方案相契合,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前瞻意识,保证一定的预留空间,对弱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作出保证。

3.在建设初期考虑室外管道系统的使用程度,结合预期拓展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保证弱电系统具有充足的管道,减少后续重复施工与对校园建筑造成的结构影响[2]。

2.2 综合布线系统

在明确校园弱电系统的管道方案后,要针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具体为天线系统、网络系统、多媒体系统以及安保系统等,为信息集成自动化管理系统提供必要的物联链路,使弱电系统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

具体措施如下:

1.结合弱电设计系统进行统一布线,将系统的应用效率作为参考,综合布線方案要同时体现出灵活性与开放性,无论在后期涉及到各种位置移动与设备变迁,都可以满足弱电系统的调整要求[3]。

2.设计多种综合布线设计方案,从材料技术成本、人员费用等方面展开综合分析,选出建设成本低及检修维护费用少的管线设计方案。

3.在对校园建筑的新校区进行布线设计时,要考虑数据、语音、多媒体、图像等方面的线路运行需求,可以采用6类或超6类的布线方式,对传统布线方式进行优化革新。

2.3 网络系统建设

弱电设计系统的网络建设环节,要分为三个层次展开工作。

具体内容如下:

1.以图文信息为核心基础,采用主交换机以单模万兆方式进行连接,强化主交换机与二级交换中心的信息传输效率。如果校园建筑整体面积较大,还要挑选中心点位,设计网络系统汇聚中心。

2.针对各楼宇采用万兆方式进行接入,在进入楼区后,采用双绞线方式将万兆转化为千兆级别,保证所有接入交换机的千兆连接状态,这样可以保证弱电系统中各环节数据信息的一致性。

3.网络系统的传输线路与应用设施要向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不断做出调整,保证中心节点的稳定运行状态[4]。

2.4 监控安防系统

对于校园建筑安全系统的弱电设计来说,要从技术防御与人为防御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进行安全工程设计时,拓展摄像机的监控区域,保证闭路电视与报警探测器的联动效果,对报警触发器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核对,与正常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及时确定系统运行故障。另一方面要对安全系统的整体涵盖区域进行完善,例如在弱电设计方案中融入照明控制回路,为摄像机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控制主机时刻处于待机状态,当报警装置发出信号时,监控中心会马上进行跟踪录像,并且利用楼宇内部的光纤传输至安防中心[5]。

2.5 校园消防系统

校园建筑的弱电系统要保证技术的先进程度,在多方面尝试技术革新,这也对消防安全构成一定程度的隐患。对于弱电系统的消防设计,要具备独立控制、分级监控、集中管理等特点。

具体如下:

1.融入分级管控理念,将校园建筑划分为多个消防安全区域,结合电力资源的需求程度制定消防安全设计方案,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2.在校园建筑中选择一个总的控制中心,负责对各独立区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这样可以从系统整体层面发现潜在运行问题。

3.针对电力运行需求较大的特殊区域进行单独设计与管理,使各子系统的与消防报警监控系统的连接效率。

2.6 校园广播系统

在传统的校园建筑弱电设计中,仅将重点放到管消防安全与网络系统方面,未能针对广播系统进行革新设计,由于原来的总线制会受到楼宇整体供电性能的影响,例如当楼宇出现停电故障时,内部广播系统也会失效,这也智能化校园建筑理念相悖。

因此,现代校园建筑的广播系统要采用单独的网络架构,并且采用独立的管道与线路敷设方案,避免综合线路对广播系统造成的运行阻碍。同时,还要加强对广播系统的综合控制,通过广播分站控制各区域的广播与语音信息发布,借助广播分站促进公共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校园建筑弱电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

2.7 信息发布系统

校园建筑的新校区还体现出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特点,便要合理应用LED屏幕与双色大屏等,这会对传统弱电系统造成极大的运行负荷。同时以往的信息发布系统比较单调,不会对电力系统构成运行影响,因此缺乏对具体设计工作的深入探析。在今后的信息发布系统设计时,要兼顾多种技术形式,例如借助LED发布的图文信息、广告以及通知等,同时还要保证各类屏幕的传输信号,这些都需要在综合管道与线路敷设工作中得到保证。此外,还要在体育馆、图书馆以及行政楼等处设置LED大屏幕,保证教学活动信息传达工作的及时性与广泛性,这些都需要弱电设计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2.8 系统电源与接地

最后是弱电系统的电源与接地设计,要保证相邻等电位联结效果。

具体内容如下:

1.在进行综合管路与线路设计时,不要将网线与电源线同槽设计,而且还要保证电源插座与数据插座的距离,装置相应的抗雷设备。

2.校园建筑的弱电系统要尽量体现出实用性,要采用综合防护措施,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程度发挥到极致,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设多根避雷针,并且将线路与设备检修方案编订到弱电系统设计方案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园弱电的设计工作要不断提出全新的发展要求,保证经济、高效、安全作为核心原则,将现代化供电技术与设备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促进资源整合与多元信息传输的融合,这样才能从子系统到整体层面进行全面革新,逐渐提升校园建筑的电力资源管控程度。

本文对校园建筑中的弱电设计系统展开研究,首先阐述校园建筑弱电系统的整体设计原则,其次对系统设计应用进行分析,具体为综合管道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建设,监控安防系统,校园消防系统,校园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系统电源与接地,科学提升校园建筑弱电设计系统的应用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柯嘉.关于校园建筑弱电系统设计的几点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26):442.

[2]叶伟.探讨学校弱电工程系统优化设计与防雷技术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24(052):85.

[3]白雪涛,霍丹阳.某智慧校园智能化设计案例分析[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20,v.14;No.79(01):43-45.

[4]孟鸿飞.学校弱电系统中的安全防护原理及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v.28;No.715(17):64-64.

[5]杨擎,张巨龙.浅谈弱電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05):580.

猜你喜欢
弱电系统接地监控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中弱电系统管理与维护措施
雷达测试机房供配电与防雷设计
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工程弱电系统检测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设计
民用飞机电通路结构网络的设计
试论楼宇智能弱电系统的运用实践
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