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研究

2021-08-09 06:20段晓云曾涛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期

段晓云 曾涛

摘  要:目的  研究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 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中风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通过临床疗效评价、改良的 Rankin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价两组患者治疗28d后的临床康复疗效。结果  治疗28后两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出现降低,实验组治疗后评分明显地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前后NIHSS积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参与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日常活动水平和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应用。

关键词:改良八段锦序;序贯训练;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65-03

中风是一种可以引发脑组织损伤的心脑血管疾病。调查显示,中风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其中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总数的三分之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愈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 [1-2]。目前对于脑中风患者以常规护理为主,忽略了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表明,急性期脑中風患者尽早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神经和肢体功能障碍[3]。传统的养生功法在急性期脑中风临床治疗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传统健身功法八段锦简便易学,结合现代健身方法可起到强身健体,慢性疾病的后期恢复等作用。若坚持规范的八大锦锻炼可有效改善脑中风患者的功能障碍后遗症。本研究在八段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对中风急性期卧床患者进行序贯训练,观察患者急性期康复效果,评估改良后八段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缺血性急性期中风患者60 例,年龄45~79岁,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9岁,平均(51.38±11.54)岁;病程2~25周,平均病程(9.25±3.31)周。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2.27±10.79)岁;病程1~24周,平均病程(10.62±3.49)周。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实验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和《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的诊断标准。发病6~14h,且生命体征稳定;②缺血性中风轻中度患者,无严重呕吐、吞咽障碍;③患者或家属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肝肾、造血系统及代谢系统疾病者;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③有关节炎、肌肉疾病等影响步态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按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具体方法:①基础护理:在康复治疗师的协助下进行床上关节活动度训练;训练患者在床上侧面、前后方向移动,翻身起坐训练及床上和轮椅间的转移训练,整个训练过程由简入繁,循序渐进。②心理护理:中风患者多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说明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效果以安抚患者焦虑的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具体方法如下:①组织患者及家属观看学习视频,同时向其讲述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的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②由专业护理人员协助进行规范的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整套训练20min/(次·d),每周至少练习5d,以患者可耐受为度。③动作要领:能取端坐位者,双腿盘坐于床,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改良八段锦;不能端坐者,取平卧位,床头抬高30°,双膝屈曲双脚平踩于床或踩于床尾挡板,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改良八段锦。

1.4  疗效评定标准

①参与水平: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有0~5分,评分越低,康复效果越好。②神经功能缺损水平:采用卒中量表(NIHSS),评分范围为0~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③活动水平(残疾):采用巴氏指数(BI),满分100 分。≤40 分,生活不能自理;41~60 分,部分自理;≥61 分,生活自理。④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计算公式:治疗前后的积分改善程度=(疗前评分-疗后评分)/疗前评分×1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为基本痊愈;46%~90%为显效;18%~45%为有效;<18%为无效。

1.5  统计数据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28d后两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出现降低,实验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NIHSS积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动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28d后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患者中风后会引发很多不良症状,如四肢麻木、頭晕、意识不清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缺血性中风能引起脑组织供血障碍,导致神经和运动功能障碍[5]。研究表明,对于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如果能够及早的介入规范康复训练,可有效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改善脑部血流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探究安全有效的健康训练方法,有利于改善中风后遗症,降低伤残率[6]。从中医角度来看,八段锦训练能够有针对性的调节中风患者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平衡,有效增强患者的肌力、反应能力和协调性,减少急性期中风患者肌肉萎缩和神经损伤,加速患者的康复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本研究在八段锦功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经验进行改良,对早期中风急性期卧床患者进行序贯训练,尽早介入规范的康复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的Rankin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0~3分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即实验组能独立行走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和参与水平,减轻患者的伤残程度。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积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治疗28d后实验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可以促使患者活动水平和行走功能显著改善。总而言之,在中医护理方法基础上联合改良八段锦序贯训练,可改善患者参与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日常活动水平和临床疗效,增加患者的协调功能和反应能力,适应性广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一套简单、安全、有效的健身功法。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刘建民,杨弋,等.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02):105-119.

[2]黎远清.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护理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7,25(7):4-6.

[3]谢蓓菁,杨铭,白玉龙.八段锦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 2019,34(05):47-51.

[4]刘立群.十八段锦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9,25(07):111-113.

[5]Shih C C, Yeh C C, Yang J L, et al. Reduced use of emergency care and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Journal of Electron Microscopy,201917(4):415-423.

[6]熊振宇.八段锦运动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