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苹果褐斑病严重发病的原因与防控建议

2021-08-10 07:44李保华王厚臣郑桂林房中文王巍刘文明
落叶果树 2021年4期
关键词:褐斑病分生孢子杀菌剂

李保华,王厚臣,郑桂林,房中文,王巍,刘文明

(1.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2.烟台大山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3.桓台县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淄博 256400;4.山东省诸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果茶站,山东诸城 262200;5.烟台市福山区气象局,山东烟台 265500)

2020年苹果褐斑病发生是近十余年来最严重的一年,导致富士等品种早期严重落叶。作者于2020年9~10月在山东、陕西、甘肃、河南等苹果产区调查,发现很多果园早期落叶严重,重病园落叶率超过90%(图1)。山东省苹果产区,管理差的果园自7月5日开始落叶,7月底落叶率已超过80%;管理稍好的果园9月上旬开始落叶,10月上旬果实解袋期落叶率达50%~70%;管理较好的果园从9月下旬开始落叶,果实解袋期落叶率也超过30%。苹果早期落叶,不但严重影响当年的产量、果品质量和花芽分化,而且会导致二次开花和树体衰弱,影响来年的结果和果品质量,威胁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根据实地考查所掌握的情况,依据苹果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对导致2020年苹果褐斑病严重发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褐斑病的防控方案。

1 苹果褐斑病的发病规律

苹果褐斑病菌主要以未成熟的子囊盘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季苹果开花后10~20 d,当地表温度超过15 ℃时,遇能使落地病叶湿润36 h以上的降雨,子囊盘便陆续发育成熟。成熟的子囊孢子遇雨后释放,随气流传播,侵染苹果叶片[1]。初侵染病斑经10~60 d的潜育期开始发病并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2]。病叶上的褐斑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需要70%以上的相对湿度和5~30 ℃的温度,最适产孢温度为24.6 ℃。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显著促进病菌产孢,病斑上的分生孢子盘在12 h内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褐斑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侵染需要水分,即需要叶面湿润或结露。只有当叶面持续湿润或结露5 h以上,分生孢子才能完成全部的侵染过程,导致叶片发病。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的温度为5~30 ℃,最适22.6 ℃。当气温超过30 ℃,不利于褐斑病菌的产孢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侵染[3]。

图1 褐斑病发病严重的果园

一般年份,苹果褐斑病菌子囊孢子于5~6月进行初侵染,初侵染病菌于6~8月显症并持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6~7月是病原菌的繁殖、侵染和不断积累的时期。8月中下旬,当病原菌的数量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如病叶率达到或超过3%时,再遇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如超过3 d,可导致病原菌的大量侵染,2~3周后叶片的发病率达到60%~80%,并开始大量落叶(图2)。6~7月的高温不利于褐斑病的发生与发展,其潜育期较长,发病慢,产孢少,侵染量低。而6~7月如果阴雨天多,会促进褐斑病的发生与发展。5月、8月中下旬和9月的温度非常适合褐斑病的发生与发展,侵染病斑的潜育期短,发病速度快,产孢量大,侵染量也大。尤其是8月中下旬,果园内的湿度高,非常有利于病斑的显症与产孢,当果园内的侵染菌源量足够大时,持续3~5 d的降雨,可导致病害的流行。因此,一般年份褐斑病的发病高峰期主要出现在8月下旬和9月。进入10月后,随气温降低和降雨量的减少,褐斑病菌的侵染量明显减少,但叶片上的病菌仍继续生长扩展,并产生小型孢子,为病菌的越冬做准备,直到11月落叶为止。因此,山东产区褐斑病的周年流行动态可以划分为4个时期:①5~6月初侵染期。②7月至8月上旬病原菌累积期。③8中旬至9月底病害流行期。④10~11月病原菌越冬预备期[4]。

图2 苹果叶片褐斑病

9月底以前,落到地上的病叶在入冬前基本腐烂分解,病原菌越冬率很低。然而,10月树上未脱落的病叶,于11月脱落后病原菌可在地面上越冬,并为来年提供初侵染菌源。因此,10月树上褐斑病叶的数量决定了越冬病菌的数量及来年初侵染菌源的数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10月中下旬树上未脱落病叶的数量,预测来年5~6月褐斑病初侵染菌源的数量。

2 2020年褐斑病严重发病的原因分析

导致2020年苹果褐斑病严重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偏多和未能按病害实际防控需求用药。2020年4~9月,设立在青岛城阳青岛农业大学校内的气象站记录到45个雨量超过1 mm的降雨日,总降水量为703.6 mm;设立在烟台市福山区的气象站记录到46个雨量超过1 mm的降雨日,总降水量560.6 mm。2019年两个气象站记录的降雨日和降雨量分别为25个、234.0 mm和31个、326.4 mm(表1)。由此可见,2020年的降雨日数和降雨量显著高于2019年。

2020年5月的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多,导致褐斑病的初侵染时间提前,使初侵染病斑于6月开始发病并产孢,延长了病害的发生期。6~7月的低温多雨天气,缩短了病斑的潜育期,加速了侵染病斑的显症与产孢,也促进了病斑的产孢与侵染。因此,在防治较差或没有用药的果园内,褐斑病于7月上中旬开始大量发病,并造成落叶。在防治效果较好的果园,虽然前期能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发展,但与常年相比,病叶率仍然偏多,超过8月初的防治指标3%。

8月多雨及没有按病害的实际防控需求增加用药是导致2020年褐斑病严重发病的重要原因。一般年份,山东自8月中旬后降雨明显减少,绝大多数果园自8月中旬停止施用杀菌剂和杀虫剂。2020年,绝大多数果园都按常规方案防治褐斑病,在套袋前和8月都未按褐斑病防控实际需求加喷防治药剂,导致了褐斑病的严重发病。2020年从8月19日始,到8月30日止,出现连续一旬阴雨期。本次降雨对褐斑病的发病、产孢和侵染极为有利,导致大量病菌的侵染,于9月上旬开始显症,9月中下旬大量落叶。作者曾于8月初在一个前期没有褐斑病的果园内用褐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接种了5株苹果树,接种树自8月下旬开始大量发病,出现褐斑病的典型症状,9月中旬5株接种树的落叶率达90%以上。

表1 设在青岛城阳和烟台福山气象站2020和2019年记录的降雨数据(日降雨量超过1 mm)

3 苹果褐斑病防控建议

一般年份山东产区对苹果褐斑病的防控方案为:6月中旬雨季到来前全园喷布1遍波尔多液,以压低病原菌的初侵染量;7月中旬集中降雨期来临前,全园喷施第2遍波尔多液,防止褐斑病大量产孢与侵染;8月上中旬降雨前或降雨后,全园喷布1遍高效的内吸治疗性杀菌剂,以抑制已侵染的病菌发病和已发病的病斑产孢。一般年份,3次用药就能有效控制褐斑病的危害。

然而,在特殊年份需增加用药。①5月雨水特别多的年份,应在6月初苹果套袋前,随套袋前的用药喷施对褐斑病高效的内吸治疗性杀菌剂,抑制5月降雨期间初侵染病斑的发病与产孢。②如果7月初果园内的褐斑病叶超过1%,7月上中旬需加喷1次内吸治疗性杀菌剂。③如果8月初果园内的病叶率超过3%或者8月喷施过内吸性杀菌剂后又遇5个以上的降雨日,需在降雨后加喷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受2020年严重发病的影响,2021年褐斑病菌的初侵染菌量较常年明显偏高。因此,2021年除按上述常规方案防治褐斑病外,无论5月降雨多少,在6月初套袋前所使用药剂中,一定混加对褐斑病高效的内吸治疗剂;另外,特别注意监测6月下旬和7月上中旬果园内褐斑病的发病率,尤其注意已开始产孢但没有明显病状的病斑。当病叶率超过1%时,及时加喷1次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目前,防治苹果褐斑病效果较好且较为经济实用的内吸治疗性杀菌剂为三唑类杀菌剂,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丙环唑等对褐斑病都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5-8]。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如吡唑醚菌酯等,对褐斑病的内吸治疗效果稍差,不建议在褐斑病的防治关键期使用。波尔多液建议使用自行配制的倍量式波尔多液。配比为硫酸铜∶生石灰∶水=1∶2~2.5∶200~260。当温度高或遇长期阴雨,易形成药害时,可将生石灰的用药比例增加至2.5,水的用量比例增加至250。

猜你喜欢
褐斑病分生孢子杀菌剂
应对杀菌剂抗性的金属纳米粒子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分析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
白僵菌Bb38菌株小米培养基与SDAY培养基培养耐热性状差异研究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
墨西哥使用生物杀菌剂提高芒果出口量
农药及其危害